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周恩来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其他无产阶级领袖一样,他也经历了一个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思想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就在五四运动前后,周恩来的世界观发生了转变,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由一个进化论的信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一生几经重大转折,“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民主主义斗士”,最根本的转折是在什么时间实现的?本文从世界观的转变、“救国救民”道路及其主义(理论)和革命组织方式的转变入手,论述了冯玉祥在泰山“隐居”期间,通过读书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了他一生中的根本转变,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的双重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而,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盟体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正是没有认清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山东省的沂山、蒙山以及鲁山构成的沂蒙山区,因其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出现了旧民主主义文化。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沂蒙山区传播,随之出现了共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新文化的萌芽亦初露头角。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山东创建起根据地,沂蒙山区成为根据地的中心区。随着大批人员的广泛流动,沂蒙中心区的文化与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发生了六次大融合。这期间的1940年,山东抗日根据地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新山东的任务,沂蒙中心区的新文化建设有了鲜明的目标——新民主主义文化。到1943年8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已经建成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其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质——“沂蒙精神”也正式形成。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新四军北进山东,南北两个方面的红色文化经历了一次大融合和大发展,“沂蒙精神”得到提升;又随着八路军山东部队北上东北,解放军山东部队南下江南,“沂蒙精神”得以传播到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沂蒙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背景下得到新发展。“沂蒙精神”内涵的提炼和面世,是从1990年4月开始的。前后历时32年,几经变化,于2022年形成...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金融立法,内容涉及货币体系、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等方面,极大地促进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的发展,以自己的财政金融力量有效抵制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和金融掠夺,确保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发行和币制的统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但是,在金融立法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不足,导致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金融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6.
由傅尚文,张泽主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史》,是近年相继出版的高等学校专科政治理论基础课教材之一。这是一部贯彻政治理论课改革方针、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这部教材,文字简练,全书二十六、七万余字;体系严整,系统叙述了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及其经验教训;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不但适于大学专科教学时数少、不易选用大部头教材的情况,而且因其叙事(?)中,线条清晰,也是用于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使用。  相似文献   

7.
象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象一枝迎风沐雨的素馨,象一只展翅冲天的金凤,象一朵高标挺秀的红莲。她就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民族的精英,时代的英雄,人民的女儿——宋庆龄。宋庆龄是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受到陶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特殊身份作出了独特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建树了光辉业绩的杰出历史人物。她在九十年的漫长生涯中,完成了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战士到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的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积极活动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空前觉醒、斗争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在这个大转变时期,他站在历史的前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领导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积极创建革命统一战线,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革命先锋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幼年时期就注意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在中国革命的各条战线上,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卓越  相似文献   

9.
宋教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和反袁斗争骆顺森宋教仁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在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政治、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本文着重探讨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政治见解及社...  相似文献   

10.
从陈独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创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构想的思想发展轨迹中 ,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树的丰功伟绩。除去历史的尘埃 ,揭开历史的面纱 ,以正面人物解读陈独秀 ,恢复陈独秀的本来面目 ,这是《陈独秀思想发展轨迹》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转变的枢纽,它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对于这一次席卷全国、震惊世界、意义深远的运动,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彭雨田 《安徽科技》2001,(12):42-43
在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只上,安庆的科技发展曾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早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就在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开创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先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云集安庆,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和第一部电话机,历史名城安庆鸣响了我国近代科技文明的汽笛.  相似文献   

1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五四运动时期文化变革的发生,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新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的历史经历,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变革相结合的体现。研究民主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关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聪  梁宏志 《科技信息》2013,(22):151-151
建国初期,新国家对文艺工作进行了改人、改制和改戏的革新与改造,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改造旧中国的文化艺术,同时创作出适应新中国发展需要的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新文艺。建国初期的文艺是改造传统和开创新局的复合体,新与旧水乳交融,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囿于时代条件,存在着重政治,轻艺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戴季陶主义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为适应资产阶级右翼和国民党右派反苏、反共的需要而出现的一股反动政治思潮。它是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续和发展。它实质上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专制主义。戴季陶主义出现后,立即遭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决反击。过去,史学界很少有人谈及陈独秀在这场政治思想斗争中所作的贡献。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有平 《科技信息》2010,(10):I0070-I0071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宝库,对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柳亚子的诗词面向现实,追逐时代,其艺术形式多样,表现方法含蓄,语言清新朴实,曾被人赠以“今屈原”之美名。他的诗词反映了前清末年到新中国成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长时期的历史风貌,称其为史诗当是无愧的。  相似文献   

18.
韦拔群以少年时代亲民、怜悯穷人、救难济贫的正直"拔哥"形象深得民众的喜爱;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植根于民,胸怀革命理想,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生为民众谋福祉,积极探索革命真理,实践了从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者,再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转变;他锲而不舍地坚持发展右江农民运动,艰苦卓绝,以民为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农民运动规模和武装斗争,最终为著名的百色起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群众基础,也为右江红色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革命斗争实践表明,中国革命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实践革命斗争,必须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最终获得成功。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要发展地方经济,建构文明社会、和谐社区,同样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借鉴这些经验。这些成功的革命理论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与终结。青年陈独秀参加了这场革命从准备到失败的全过程,特别对安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图就陈独秀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作一概括的介绍与评述,以求教于识者。一、东渡日本,参加“青年会”,从改良主义转变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1879—1942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早岁读书有声”,曾以县试第一名考取秀才。但,陈独秀从小就是一个封建主义的叛逆者,十八岁,他为了了却母亲的心愿,曾违心地赴南京应江南乡试。沿途,他亲眼目击了清政府统治下形形色色的怪现状,特别是腐败透顶的科举制度,终于使他从梦中惊醒过来,“觉昨非而今是”,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在东北工作时期,认真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