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旅游开发热潮给丽江东巴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政策、纳西民众、旅游市场、知识分子等因素是东巴文化再生产场域中的主要作用力,而对于曾经与纳西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丰富内涵、多种形式的东巴文化来说,围绕它进行的所有行动也许并不能改变这一文化在未来越来越渺茫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16世纪初期的欧洲,罗马教会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已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触动下悄然变化,宗教和世俗政治都面临着是因循守旧还是积极改革的艰难抉择。马丁·路德通过不断向宗教和世俗政治阐述他的神学主张,积极推动宗教改革。在1528年的“预防性战争”危机中,他亦积极充当事件和争论的调停人。路德在履行宗教天职过程中与世俗政治之间的冲突与让步,显示出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与世俗政治变革相互纠结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针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关系议题,以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偏重于静态分析与数理模型建构,因而有必要兼采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突显行动者在旅游地空间竞争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笔者将徽村视为一个典型的旅游场域。在徽村场域中,各类行动者在空间关系上存在激烈的竞争与冲突。研究表明,造成上徽村和下徽村旅游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有古村落规划的约束、村级权力结构的不平衡、旅行社及导游的理性选择、村落文化的差异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关注海口骑楼老街游客消费水平和结构这一经济现象的实证研究角度切入,尝试从社会地理学以及旅游体验理论角度对海南旅游消费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因果解释,从而将旅游消费纳入旅游体验的理论范式之下。从现象层面上看,海口骑楼老街片区中山路景观街区内的游客量以及游客的消费水平偏低。游客的消费行为在特定场域存在着差别,受消费空间的动态影响很大,形成突出的场域效应。为此,该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借助于建立景区消费恐惧、旅游飞地效应等理论概念,对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景观街区场域空间内旅游消费所存在的业态和肌理失宜以及情境消费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旅游飞地效应在解释旅游地消费现象的空间非均衡规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串联该文理论脉络的核心范畴和主线。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的旅游消费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基于游客在场体验而形成的综合现象。中山路骑楼老街作为一个在意象认知和功能感知上被旅游体验为具有功能性矛盾的"旅游飞地",由于与周边毗邻街区之间在业态上存在雷同性而产生显著的替代效应,伴随而来的则是"景区消费恐惧"现象,从而显现出中山路骑楼老街业态失宜的现实局面。这种情况仅存于旅游目的地消费场域,因此这种"飞地替代效应"具有理论上的独特性,可以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消费规律。此外,通过识别旅游消费场域中的物质消费空间与精神消费空间的二元对立统一性,探讨了游客在不同消费空间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认知差异以及所形成的消费恐惧和消费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元代爱情剧中的宗教观念有着鲜明的世俗化特征。其中形神二元的宗教观念被借为实现世俗现世愿望的工具,当中的神灵形象带有明显的世俗化色彩,而宗教圣地和佛寺长老等也被揭下了神圣的面纱,烙下了世俗的印记。剧作这一特点映照出当时的文人被迫远离权力中心,接近下层普通大众,因而具有独立文化品格的生存状态和直面世俗欲望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当代景颇族基督教具有提升信仰层次、开展文化教育、倡导文明生活、进行道德教化、凝聚社会人心等方面的功能。但同时,也出现了教牧人员严重不足、发展层次提升慢、社会功能逐渐萎缩、受境外宗教势力的影响、干扰等问题,进一步地发展遇到了困难。作者在客观地分析了景颇族基督教的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后指出,从神圣向世俗、从神学宗教向道德宗教转型,与所在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是当代景颇族基督教的根本出路或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场域视角出发,以新闻媒体对“李一事件”的报道为例,通过对该事件所呈现的新闻场域和宗教场域的关系分析,揭示出媒体的传播逻辑,即新闻场的商业化逻辑、宗教场的大众化逻辑、媒体借力构建新闻场的营销逻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技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对高校学术产出重视力度日益加大,高校科研生产对政府和市场的资源依赖性不断增强,其组织场域呈现外部基于学术性标准的分层和内部学术与行政权力分权的双重特质。作为高校外部组织场域和内部科研生产的中间变量,学术治理机制集中体现了组织场域位置与组织内部技术要素的互动。学术-行政权力耦合是我国高校学术治理机制的主要构型,与外部行政化的场域特征相契合。学术治理机制存在层间异质性和层内同质性,处于场域位置顶层的院校学术权力主导及专业化分工的治理特征明显,师均科研产出较高;处于场域位置底层的院校行政权力主导或学术-行政融合治理的特征鲜明,师均科研产出较低。学术治理机制从结构层面的学术决策权力配置模式、关系层面的学术-行政部门非正式关系以及文化层面的学术氛围3个维度作用于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高校场域位置优势既可直接也可间接通过影响大学学术治理机制,进而影响院校科研产出。应通过高校分类定位、错位发展、多元评价,松动固化的高校组织场域布局,构建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学术治理机制、校内学术与行政部门的专业化-支持性关系,优化高等教育场域的组织生态,激发多样化的学术生产活力。  相似文献   

9.
在《探险家沃斯》中,怀特将人之本质属性诠释为"人是斩了首的上帝",即人兼有神圣与世俗双重属性。人是上帝,喻示人具有内在神圣性;人会被"斩首",意味着人具有现实的世俗性。怀特强调,世俗性是立身之基,但若为之所困,便会在物欲狂潮中失落对神圣与无限性的信仰和追求;现实生活需要神性的升华,但不应以逃避乃至牺牲现实生活为代价。现代人只有经由受难,正确体认双重属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可能超越单维度生存困境,走向曼荼罗式的圆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崇高范畴是一个美学的经典范畴,受到传统文化等级秩序中深度意义的规范,其核心内涵为认同神圣价值的纵向超越,超越性的维度建构在从感性到理性、从此岸到彼岸、从世俗世界到神圣世界的纵深线路中。在当代社会中,经典崇高转而确立了以日常生活为主体地位的核心内涵,建构了面向世俗世界进行价值认同的"此在—此在"、"有限—有限"的横向超越方式。崇高由此成为了世俗世界的价值认同符号。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的连续性文明,其文明演进是建立在对一项或几项战略性资源及其空间的控制基础上的.从编码理论角度,玉器时代的纪念碑性编码由玉钺—玉璧—玉琮来完成,它们既是世俗财富的象征性资产,又是大传统编码中的纪念碑性玉器,同时也是先民祭祀时圣都神圣地理空间的替代物.典籍中零碎的玉石神话叙事蕴含了“玉石之路”战略性资产转变为纪念碑性玉器和拜玉教信仰的扩散和神圣地理空间之间的互动生发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世俗社会中,宗教以神圣的方式维系世界,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佛教一贯秉持"出世不离入世"的原则,其社会控制表现出强烈的人本精神、内化理念和包容意识。在当代中国,人间佛教通过有效的社会控制,在社会伦理、群体整合、个人心理等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伦理渗透到信众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道德建设和人际关系和谐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文化的"神圣"品质并没有在"世俗化"的浪潮中消失,与此相应,以基督教为样板的宗教及其信仰似乎以更为亲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上帝无处不在"、"上帝无时不有"真实的反映着神圣的信仰深深的根植于社会民众之心.相比于西方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把信仰置放于伦理的崇高之中.当承载着信仰的终极关怀由"士大夫"承担逐步消解在脱离民众生活的伦理性崇高之后,民众的信仰便只有一条出路:历经千难万险,到深山老林的庙堂顶礼膜拜,求得内心的修炼与安宁;信仰真正的成为了"难于人说"的神秘之举,世俗的芸芸大众没有真正的信仰.现在,是让信仰从崇高的伦理和高远的庙堂走向乡间田野深入民众之心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云南壮剧与壮族民间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壮剧剧目主要由壮族民间的宗教祭祀活动衍化而来。壮族巫师“魔公”在壮剧演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戏班演出要由魔公择算吉日,念咒迎神,驱鬼除邪,有“魔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许多壮剧戏班甚至由魔公掌班。演壮剧是壮族农村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经济之间始终呈现一定的张力,二者过于紧张,会使人类的现世福祉受到影响,也会使宗教显得孤芳自赏;二者过于亲密,又会使人类的终极关切大打折扣,也会使经济只剩下物欲和贪婪。“神圣”与“世俗”的适当分工,“出世”与“入世”的适度契合,才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改进,精神生活有所依凭,故需寻求宗教与经济间的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16.
“工”看上去无论是字形构造还是意义与意思,都值得考究;它似乎都极其简单平凡;然而,追其远,索其古,却发现其极其不简单平凡,形成了中华文明完整体系中独特的“工业”形制;它既神圣又世俗,既抽象又具体,既深邃又平易。其中“工-贡”之间的特殊关联,产生了我国古代一种登记制度,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值得引起遗产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对藏族的洁净观念进行了初步的文化解读,认为宗教的神圣原则和内外有别的原则是藏族社会,特别是藏族农村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关于洁净的两个基本原则,把握这两个原则将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藏族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国独立后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推行“世俗主义“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走向了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伊斯兰教最终成为了孟加拉国的国教.孟加拉国政治文化中的世俗化具有反复性、平等性、法制性、外来性、政治性和大众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真诰》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经典,记载有不少学道求仙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想象丰富,而且具有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小说的要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儒、释、道”的鼎立对峙及其互动发展是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主流倾向。早在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宗教就孕育了中国宗教和哲学的基本主题和思维模式;三代以来神道观念逐渐向世俗社会和人文理性过渡,宗法性国家宗教的建立更深刻影响了秦汉以后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的发展演化。中国思想史上宗教与哲学的互动,源远流长,合流归一,共同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