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国内外精轧螺纹钢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与国内余热处理钢筋相比 ,国外精轧螺纹钢筋的强度、塑性高 ,硬化层深 ,晶粒显著细小·通过调整合金成分 ,添加微合金元素 ,改进热处理工艺 ,使鞍钢精轧螺纹钢筋的晶粒显著细化 ,其强度、塑性大幅度提高 ,σ0 2 /σb 达到了 1 0 80MPa/1 2 3 0MPa级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新工艺处理钢筋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与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2.
以V2O5为原料,采用熔融水淬法制备V2O5干凝胶,经氨气程序升温还原V2O5得到VN粉体.通过XRD,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V2O5原料、干凝胶和VN的物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研究VN的制备条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V2O5原料经过熔融水淬处理后,晶体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空速为300 h-1、升温速率为2℃·min-1下,氨气还原V2O5制得的VN在1 mol·L-1的KOH碱性电解液中电化学反应电阻最小.当放电电流密度为0.25 A·g-1时,VN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达到74.2 F·g-1,且恒流充放电曲线对称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法(USPP)并选择GGA-PW91交换关联势对V掺杂、(VN)共掺杂和(VAl)共掺杂ZnO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及最稳定结构的电子结构和差分电子密度计算.V掺杂、(VN)共掺杂和(VAl)共掺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ZnO晶格常数,V掺杂ZnO表现铁磁性,(VN)共掺杂对体系铁磁稳定性没有改善作用,而(VAl)共掺杂由于电子载流子在双交换机制中起到了媒介作用使基体的铁磁性更稳定.  相似文献   

4.
螺纹钢筋PSB830是一种特殊形状带有不连续的外螺纹的直条钢筋。该钢筋在任意截面处,均可以用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或锚具进行连接或锚固。本文论述了PSB830热轧带肋钢筋的产品标准和生产工艺,对微合金生产的PSB830热轧带肋钢筋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检验,并且进行了金相组织以及析出相扫描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HRB500E抗震钢筋生产成本,更好地促进其生产及推广应用,国内某钢厂采用钒氮微合金化控冷工艺试制HRB500E抗震钢筋。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闪光焊接、材料试验机及力学性能测试,对该工艺析出强化和晶粒细化强化机理及效果,控冷终止温度和钢筋力学性能匹配关系,钢筋金相组织、焊接、时效及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加入适量钒氮合金,V(CN)析出量占总钒量的66.67%,微合金析出强化效果明显;控冷后终止温度控制在680~710 ℃,钢筋强度具有25 MP  相似文献   

6.
钢筋捆扎为钢筋计量、运输和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是钢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文章从经典碰撞动力学模型入手,基于ADAMS宏命令建立小捆螺纹钢筋打捆机送丝、绕丝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实验.获得弯丝嘴导槽在不同曲率半径和中心位置的送丝绕丝效果.并根据仿真结果试制了小捆螺纹钢筋钢丝打捆机样机,进行了打捆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效果一致.研究成果为小捆螺纹钢筋钢丝类打捆机送丝绕丝通道、尤其是弯丝嘴结构设计和样机调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3种螺纹钢筋和1种光圆钢筋在经受0、15、30和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变化,得到了冻融循环作用后拔出荷载与钢筋滑移量的关系曲线,分析了4种钢筋遭受冻融循环作用后的粘结性能变化规律.结合拔出试验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别探讨了光圆钢筋和螺纹钢筋与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粘结性能的退化机理.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下降,峰值荷载减小,钢筋的峰值滑移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傅民安  张立龙 《江西科学》2006,24(4):226-229
对螺纹钢筋轧制过程中余能利用的原理和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进行技术分析,指出通过轧后穿水冷却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合金的用量而保证钢筋的综合性能符合标准要求,预期这一工艺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相似文献   

9.
对V2O5自还原氮化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并以工业级V2O5和炭黑为原料,经过混料、研磨、压制成块后进行烧结和还原氮化,制得含氮量较高的钒氮合金。结果表明,为了避免V2O5在还原过程中挥发,预还原温度应控制在V2O5熔点(678℃)以下;经过650℃预还原4h,试样中的V2O5才能全部转化为低价态的钒氧化物;V2O5在N2气氛下自还原时,还原终温低于1 271℃时,还原产物优先生成VN,还原终温高于1 271℃时,还原产物中才会出现大量VC;为保证还原产物的高氮和低碳含量,应将还原氮化最终温度控制在1 200~1 300℃。  相似文献   

10.
用数理统计方法,就提高20MnSi 螺纹钢筋的质量问题,说明了钢筋的 C,Si,Mn 含量和规格及加工中的冷却方式对钢筋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对钢筋的规模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贵阳长乐钢铁有限公司小电炉生产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工艺实践,分析各项强化技术对钢筋性能的影响。发现: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生产中,通过对微合金强化、夹杂物控制强化、热轧与冷却控制强化,不仅能生产出满足国标要求的且性能稳定的HRB400热轧带肋钢筋,还可将微合金的使用量降到0.286kg/t钢。  相似文献   

12.
快速穿水冷却装置对热轧带肋钢筋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种新型热轧带肋钢筋轧后快速穿水冷却装置进行了应用.快速冷却后,可以大幅度降低热轧带肋钢筋上冷床温度,同时细化铁素体晶粒直径,抑制晶粒长大,从而提高钢筋的力学性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含钒螺纹钢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钒在细化晶粒方面效果较好。由各种强化机制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计算结果不难发现钒能够加强析出强化的作用。文章对HRB400螺纹钢中钒的析出情况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钒含量对析出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热轧试样的组织性能测试,研究了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铁素体和马氏体强度是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C-Si-Mn系热轧双相钢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热轧双相钢基本力学性能参数预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冷轧带肋钢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轧带肋钢筋是近几年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建筑用钢材,它具有强度高,塑性好,与混凝土握裹力强等优点。将冷轧带肋钢筋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在技术上,经济上都有很大价值。文中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矿藏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多源多工序是现代制造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针对该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Elman网络的机械产品质量建模的方法。通过对样本数据空间的主成分分析,能够保证在信息损失最少的情况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减少样本数据间的相关性。应用典型的动态回归Elman神经网络,实现复杂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和预测;还将其应用于冷轧带肋钢筋的机械性能预测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制备的铌钒微合金化C-Mn-Si系热轧TRIP钢的显微组织及相组成,并分析了与其对应的力学性能.奥氏体轧制过程中的热变形及随后的冷却工艺对最终各相组织的形貌、大小和分布都有直接影响,并决定TRIP钢最终的力学性能.对TRIP钢卷取温度的模拟结果显示,与450和350℃模拟卷取温度相比,400℃模拟卷取温度能使该钢获得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在冷弯检验时,发生断裂。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和生产工艺分析等方法对产生冷弯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查找。结果显示:在连铸时,保护渣侵入,导致局部碳含量增加,使其局部力学性能变化,是导致冷弯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冷轧带肋钢筋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变形规律 ,提出了其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修正公式 ,修正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有利于冷轧带肋钢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表 3,参 6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铁素体区热轧压下量和终轧温度下一种Ti-IF钢的冷轧和退火后性能和织构的特点.结果表明,较低的铁素体轧制温度和较高的铁素体区压下量时,IF钢具有更高的深冲性能、相对较高的强度、延伸率以及织构强度.IF钢的冷轧织构类型为典型的部分〈110〉∥RD纤维和〈111〉∥ND纤维;再结晶退火后,〈110〉∥RD纤维织构强度明显降低,转变为〈111〉∥ND再结晶纤维织构,因此〈111〉∥ND织构强度大幅度增加.其中终轧温度为750℃,热轧压下率为80%的试样的〈111〉∥ND再结晶纤维织构的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