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蓄冰空调的几种运行工况及取冷工况下的几种控制模式,认为在蓄冰槽优先模式下利用中央计算机技术,对全于的冷负荷进行实时外温预测及负荷预测,通过计算机模拟将蓄冰量进行合理分布及优化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变频及自控技术应用于制冰及送冷系统中,合理控制泵及风机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冰球式封装蓄冰槽蓄冷时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数值传热方程,对蓄冷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蓄冰槽蓄冷过程中乙二醇溶液出口温度及蓄冰球温度的变化趋势.同时,设计搭建了冰球式封装蓄冷空调系统实验台,分析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蓄冰槽和蓄冰球的结构与性能,对蓄冷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优化冰球式蓄冷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新型立式蓄冰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立式封装板蓄冰设备的优化研究中,冰板结构尺寸的确定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通过建立二维立式蓄冰板的相变传热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对蓄冷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不同结构立式蓄冰板内的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蓄冰板的蓄冷、释冷性能,从而确定蓄冰板的优化结构,得出蓄冰板的厚度对完全结冰所需蓄冷时间、平均蓄冷速率等的影响较大.为充分利用8h的波谷电价时间段,确定立式蓄冷板的最优结构为600mm×320mm×50mm.  相似文献   

4.
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制冰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制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这些结果是蓄冷空调系统中冰蓄冷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融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这些结果是蓄冷空调系统中冰蓄冷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央空调冷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伟  李玉霞 《河南科学》2005,23(6):932-934
讨论了中央空调系统冷源的三种配置模型,设计了常规冷水机组运行、部分蓄冷运行和全部蓄冷运行的方案,分析了部分蓄冷运行和全部蓄冷运行的使用条件.中央空调系统采用蓄冷方式运行,可以转移电网负荷,减小机组容量,降低运行电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二元相变材料蓄冷球蓄冷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摄动分析方法,对一种新型二元相变低共溶蓄冷介质的蓄冷球的蓄冷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蓄冷球蓄冷时间、蓄冷球传热、蓄冷球大小、壁厚和材料等影响蓄冷过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可以指导蓄冷球的设计和系统的蓄冷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冰球和蓄冰槽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结冰融冰过程和蓄冷释冷特性,通过对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的分析,得出它具有削峰填谷、调荷节能和节省设备初投资的优点;将盘管式和冰球式系统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冰球蓄冷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准确的掌握冰蓄冷空调系统中封装式蓄冰单元蓄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便有效地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将灰色控制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冰蓄冷空调蓄冰时间的预测,建立了GM(1,1)基础模型,修正模型,建立拓扑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牛成数列和拓扑模型生成数列准确性较高,利用其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对达到某蓄冰厚度所需时间的预测,从而为有效控制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新型蓄冷系统-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进行了Yong分析,并通过与常见的盘管式冰蓄冷系统进行对比,发现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的Yong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从而表明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通过对系统各部位Yong损失的分析,表明提高系统Yong效率的有效措施是系统中采用高效的与制冷剂相匹配的压缩机。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直接接触固液相变制冰、强化制冰的方法及冰蓄冷系统的研究进展,考虑到目前对蓄冰技术相关的固液相变传热问题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场冰激振动监测资料,论述了抗冰导管架平台进行动力失效评估的必要性,分析了在动冰荷载作用下抗冰导管架平台的动力失效模式,指出动力失效模式主要包括振动失效模式和疲劳失效模式,并介绍了基于现场实测冰力数据建立的直立结构冰力谱的计算方法.作为应用实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Jz9—3GCP平台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结构特性,并对其进行动力结构安全评估. 此方法对于抗冰平台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一新型板式蓄冰设备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数值模型,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模型模拟分析了相变融冰与蓄冰规律,结果表明融冰与蓄冰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且靠近板内壁面处水或冰的温度比其余各点变化更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间歇蓄冰方式,并与连续蓄冰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间歇蓄冰方式可减少冷水机组和泵的实际运行时间,降低纯蓄冰过程的能耗.  相似文献   

14.
水蓄冷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空调系统的蓄冷方式,论述了水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设备配置的形式和工作模式,举例说明了水蓄冷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串联冰蓄冷系统设计中的泵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串联冰蓄冷系统设计中泵能耗的3种节能方法:串联泵,变频泵和制冷机旁通,通过对某工程实例的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这3种方式的节能效果,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季节、不同规模及不同的开机方式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开机控制和减少能源耗费。结果表明,系统冷量的产生时间与冷剂水泵的运行控制有关,燃烧器点火和溶液循环泵的开启顺序及开启时间对系统开机工况下的动态特性有较大影响。不同高、低压发生器筒体尺寸及溶液量的吸收式制冷机可采用不同的开机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冰蓄冷技术的应用——以某大型酒店制冷方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亚某大型酒店制冷系统的冰蓄冷设计方案,对比了其与常规空调方式在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差异,指出了冰蓄冷技术应用于区域制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