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一 <中国时报>1945年12月1日创刊于开封,1948年6月停刊.<中国时报>是在河南省省会开封创办的一家有影响的民办报纸,由郭海长任发行人、总经理,河南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学人梁建堂任总编辑,诗人苏金伞、塞风(李根红)等任兼职编辑.  相似文献   

2.
<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邹韬奋主编的一份著名杂志.对于<生活>周刊,邹韬奋倾注了其全部心血和智慧,充分融入了其独立人格精神.这一独立人格精神在其<生活>周刊报刊活动中凝结成为他的"报格"思想.言论自由、精神独立是"报格"的核心内涵;立于民众立场、维护民众利益是"报格"的立足点与动力源泉;经济自立是"报格"的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邹韬奋的"报格"思想及其实践对<生活>周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随着平津及上海等地的陷落,作家们星流云散.当时主要的文化机构损失惨重,整个文坛显得异常寥落.能及时发出抗战声音的除了茅盾、巴金主编的<呐喊>(第2期起改名为<烽火>)外,其他文学刊物寥寥无几.但在沉寂的中原大地开封却有<风雨>周刊(以下简称<周刊>)异军突起,同上海的<烽火>、<七月>等抗战期刊遥相呼应,为抗战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抗战初期文坛上除<烽火>之外最重要的抗战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河南》杂志是晚清时期留学于日本的河南籍学生创办的一种综合性期刊,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其上相继发表了六篇作品。鲁迅当时发表文章为何选择了《河南》杂志,鲁迅与《河南》杂志有何渊源,已成为研究者所期待廓清的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5.
乾隆救修<四库全书>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件盛事,伴随进行的禁毁书查缴运动使我国古代典籍遭到了一次巨大浩劫.河南一直与这场运动相始终,共查缴书籍约为5496部;共有38个豫人的65种著作被禁鲠.以河南为个案分析,以此揭示乾隆帝借编纂<四库全书>之名给中国古代典籍造成之灾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整理晚清体育科学在中国体育学校中的整体传播,分析期刊传播体育科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近代中国体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军队编练和新式学堂的体育教育;戊戌维新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力倡学校体育;体育文章和赛事报道首见于清光绪六年(1880)的<万国公报>,继见于<知新报>、<杭州白话报>、<广益丛报>、<教育杂志>等刊.<体育界>是最早的中文体育专业期刊.结论 西方体育引入中国学校教育和中文体育专业期刊的创办,是近代中国体育学科生成的社会化标志.  相似文献   

7.
《河南》杂志是河南籍留日学生于1907年12月20日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是一份政论性期刊。它重视对河南教育的报道,而且重点抨击了河南教育界的专制、腐败现象,揭露了一大批办学务者的卑劣行径和丑恶嘴脸。它为河南教育之独立、自由鼓与呼,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志向,它努力为河南教育探索发展出路,在近代河南教育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林白水是20世纪初中国著名的报人.<杭州白话报>是林白水报刊生涯的开始,他是该报第一任主笔.但不少相关论著都有差错.林白水在<杭州白话报>所用笔名应为"宣樊子",而非"白话道人".林慰君认为还有其他笔名与文章,非是.林白水在<杭州白话报>时期致力于维新变法、自强自立以及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杭州白话报>在"开民智"、"鼓民气"的努力中有独特的贡献,其中有林白水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西闻见录>和<万国公报>最早刊载了<推农务之会><英国农器><英国农政><农事要策>等文,后来以<格致汇编><时务报><知新报>3份期刊的农学报道最为集中.结论 西方传教士与中士所办综合性期刊对西方农学的报道,先于<农学报>59年即有单篇文章,后有"农事"专栏,并间接催生了之后<农学报>专业期刊的诞生,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媒作为文学传播的手段和载体,其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随之影响文学的内变.现代传媒与文学结盟,把文学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晚清时期,中国小说借助于以期刊杂志为主体的现代传播媒介,堂堂正正地步入了文学殿堂,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角.申报馆的一报一刊--<申报>和<瀛寰琐记>,开创了我国报刊文学的先河.<新小说>的问世,促成了二十世纪初期报章小说繁盛一时的新局面,也引发了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的彻底变革.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现代传媒对中国小说发展的影响意义之大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河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中植物的整理与鉴定,查阅了<中国植物志>、<河南植物志>、河南省周边省份地方植物志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确认<河南植物志>中被子植物未记录的植物共7种,隶属于5科6属,为河南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晚清民初时期<亚泉杂志>对近代西方物理化学中气体液化理论的传播.方法 采用原始文献考证法.结果 <亚泉杂志>对气体液化的定义、发展及其应用作了较为清晰的介绍.结论 <亚泉杂志>首次对近代低温物理中的气体液化这一重要部分在中国进行了传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曾经在科普圈混了好几年的人,提到科普这个词,很自然想到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书,<中国国家地理>、Scientific American这样的科普杂志,<狂野周末>、Discovery这样的电视节目,也会想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听的某次讲座,当然还有新语丝、三思科学这样的网站……接触到科学松鼠会之后,发现自己是严重落伍了.  相似文献   

14.
<正>杂志介绍《河南科技》杂志是由河南省科技厅主管、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主办、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河南科技》杂志知识产权专栏在河南科技知识产权界享有盛名。《河南科技》杂志为河南省自然科学期刊,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2-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有关<生态学杂志>各项计量评价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对<生态学杂志>2002-2006年的发展态势加以分析. 结果表明,5年来<生态学杂志>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其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均有较大提升,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日益扩大. 今后,应注重建设特色学科栏目,强化新兴的边缘生态学学科及交叉学科稿件的组织,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提高论文质量,不断提高期刊的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正>杂志介绍《河南科技》杂志是由河南省科技厅主管、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主办、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河南科技》杂志知识产权专栏在河南科技知识产权界享有盛名。《河南科技》杂志为河南省自然科学期刊,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相似文献   

17.
《农学报》与其农业基础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重新认识晚清<农学报>传播农业基础科学的重大意义,论证中西两大农学知识体系碰撞融合过程中,西方自然科学对中国传统农学知识体系的革命性改造.方法 采用传播统计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结果 <农学报>传入的西方农业基础科学,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其中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经济学是其他期刊所没有的新知识.结论 <农学报>经由日本系统引进现代自然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现代农学知识体系.注入中国传统农学体系全新的知识元素,从而形成了古代与近代中国农学的分水岭.这不仅在媒介形态的特殊样式上,而且在农学知识的传播总量和体系的完整性上,实现了空前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整理晚清无线电报技术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特殊途径,分析期刊传播无线电报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详细列出了晚清期刊中有关无线电报技术的文献,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作重点分析.以3份期刊为例,介绍早期在中国通过期刊传播的无线电报技术.<时务报>最早出现"无线电报"以及"电浪"(电磁波)一词;<知新报>最早报道传真电报知识;<东方杂志>较为深入地传播了无线电报技术的广泛应用.结论 晚清期刊传播无线电报技术完全不同于图书和报纸的传播渠道,这对信息交流、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奠定了无线电技术专业期刊产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丰要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欧阳修和宋祁两人编撰,但吕夏卿等史学家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吕夏卿在整个修史的过程中,在搜集史料、制订义例、创立<新唐书>世系诸表等方面发挥出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独创的<新唐书>世系诸表,不仅丰富了<新唐书>的内容,而且对我国史学体例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贞献和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道周与《孝经》的历史遇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的影响在明朝达到一个高峰,明朝历代皇帝皆重视<孝经>,并自上而下地推广孝道,表彰孝行,明代<孝经>研究亦取得一定成就.明末大儒黄道周与<孝经>有着特殊的渊源,他一生践行<孝经>,大力揭扬<孝经>的教化功用,学术以<孝经>为重,撰有<孝经集传>等多种<孝经>学著作,而身处囹圄仍带血书写<孝经>一事尤具象征意义.黄道周用自己的行为、学识乃至生命对<孝经>作了深刻的注解,而<孝经>也在其身上得到了绝佳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