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汉文化特色新词语的归化异化翻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汉文化特色新词语的文化内涵,并借助异化归化翻译理论,提出了汉文化特色新词语的汉英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汉语特色新词语的概念界定、主要特点和分类构成,梳理并探析了国内外在汉语特色新词语英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汉语特色新词语准确英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和实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语,而大部分新词语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此相对应的词语翻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打破逐词翻译和单纯语言的对等束缚,通过运用相对零翻译理论不断探寻英语新词翻译的新路径。基于此点,该文对相对零翻译在当前英语新出现词语中的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新词语生成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旨在证实在新闻报道语篇中对隐喻性新词语的翻译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并探讨了我国对外新闻报道中,对隐喻性新词语采用显异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夸张时间指示语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传统中国文化特色;其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许渊冲先生运用了大量的异化翻译技巧来翻译这些夸张时间指示语。达到了传播传统中国文化的目的。这是归化翻译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邹星 《科技信息》2009,(6):114-114
本文阐述了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新词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汉文化特色词语的汉英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晚清美国新教传教士似乎已经淡出中国译史学者的视线,他们在澳粤传教萌芽期的翻译活动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事实上,晚清美国传教士在澳粤的西学翻译是他们在华百年西学翻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翻译具有相当的异域特色,并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后人探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翻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文化内涵,结合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菜谱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对翻译教学和研究中国特色菜谱的翻译以及宴会口译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氏翻译理论虽在学界见仁见智,但却毫无疑问地已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鉴赏解读许氏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以许渊冲先生“三美”“三化”“去粗存精”及再创论和优化论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其《江城子·记梦》的英译本进行鉴赏和辨析。与此同时,结合诗词翻译的特殊性,就其“粗”与“精”的判断标准是否具有普适性、有时难免为了追求押韵而因韵害意及过度“深化”的问题,即对翻译的技术处理的细节问题进行辨析,并提出改良译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倪爱霞  陈殿兵 《科技信息》2009,(9):213-213,226
中国独特的文化孕育出中国特色的词汇短语,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民族风俗。翻译此类特有语言,怎样阐述才能这到既传播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又能不产生歧义,让世界各国的汉语言学习者可以接受和深刻的了解中国的特色,是摆在广大教师和翻译人士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笔者拟从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着手,即直译法,英语同意套用和意译法,以接受者的反应为主要着眼点,试图找出最能贴切传达中国文化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1.
短语与合成词是两种大小不同的语法单位,大多数短语和词的界限是清楚的。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有些短语逐渐向合成词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就产生了某些短语和某些合成词的区分问题。本文对有争议的短语和合成词进行区分,以达到正确区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说话、文章里。自由四字词组不同于固 定词组,它们是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的。翻译自由四字词组有多种方法,有时英语中有基本对应的表达法, 有时必须减译,有时必须增补词语,多个四字词组连用时则常用综合法。  相似文献   

13.
《花间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共收录了晚唐五代18位词人的500首词作。《花间集》中有大量的描写妇女身体发肤、容貌情态的词语,姑且名之为体貌词。就形式来说,《花间集》体貌词包括词、短语两类。依据短语层次的不同,体貌短语可以分为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两种类型,又可以从结构类型、文学修辞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研究西周末年汉语特征的重要语料。其中的复音词已经呈现出比较成熟的特征,其构成有单纯复音词与合成复音词。合成复音词中,偏正与联合是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其词类涵盖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从中我们可以探知上古汉语复音词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语分界的难点之一就是双音节中补型词语。从某个角度看,人们习惯于把此类短语划归在词的界限内,使这种分界具有不平衡性。事实上,从语音形式、意义内容、结构关系和功能特点上看,中补型复合词在总量上是比较少的,不仅当然少于此类短语,也少于主谓型、动宾型、偏正型和联合型复合词。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汉语词汇中英源音译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改改 《山西科技》2009,(4):43-44,4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汉语从英语中借用的词语数量也不断增加,大量新词新语也应运而生。音译词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现象,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语词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补证这些滞后的书证,对于词语溯源和辞书编撰均有裨益。“二程语录”语词颇具特色,然辞书对其重视不够。通过对“二程语录”语词的考察发现,《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滞后的多义词义项共170例。  相似文献   

18.
在英汉语对比研究中,并列结构的研究既是个薄弱环节,又是个难点。本文从词法构成和句法功能的角度对英语中由两具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和汉语中由两个字组成的双音词之间的异同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基于序列数据挖掘的中文网页特征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数据挖掘的中文网页候选特征的选择方法,并用于中文网页分类模型. 该方法运用改进的PAT树结构挖掘频繁出现在同一类中文网页中的字符串,通过净频率计算,挖掘出中文网页中频繁出现的有意义的词、短语、英文单词等,并结合CHI算法得到文本特征. 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挖掘出传统方法所选择出的绝大部分特征,还能挖掘出一些有意义的、切词系统词库中没有的、能反映分类特点的人名,地名,新词、常用语、外文单词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的疏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权威性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达到了较高的质量。该书所涉古词语占全书相当比重,但其释义问题较多,可以说古词语是其释义的盲区。这也是该词典研究的冷角。今选明显失误的若干条进行辨正,按致误的主要特征分为四个小类:一、不明古名物而误;二、混淆近似事物而误;三、不解词素义而误;四、不辨旧注,未利用文物考古资料而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促进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