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博柠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4):87-90
通过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项目成绩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及中国女子竞技体操的现状.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美国位居女子体操团体第一集团,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位居第二集团.中国还缺少真正有实力的全能型选手,在单项上仍具有强大的实力,但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存在的发挥不稳定的问题和差距.最后,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子体操前景进行了展望,明确其优势,预计中国将有实力在女子团体、平衡木、跳马、自由体操和高低杠等项目上获得奖牌和金牌. 相似文献
3.
5.
王韶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高校跆拳道运动队存在缺乏专业教练、科学化管理、场地建设不足等问题,为了高校跆拳道更好地发展,建议外聘高水平的跆拳道教练、积极地与地方训练机构合作、各省市积极组织跆拳道的比赛、增强基础配套设施,以更好地促进高校跆拳道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守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77-18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法对历届奥运会(2000-2012年共4届)跆拳道比赛的奖牌进行统计,其中韩国队表现最为突出.在分析历届奥运会跆拳道比赛竞争格局与比赛变化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奥运会瘦身计划对跆拳道项目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奥运会跆拳道项目的健康发展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8.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第9届至第28届女子田径项目决赛成绩进行了整理、统计,并以我国学者任海教授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阶段的划分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现代奥运世界女子田径竞争格局的动态演变历程及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竞争格局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第38、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2006年体操世界杯总决赛的各项成绩及完成情况为资料,对2008年奥运会世界女子体操发展的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子体操队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新评分规则,在团体、跳马、自由体操等多个项目上实力突出.继续钻研规则、狠抓训练、巩固优势项目、提高弱项成绩是中国女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李全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50-5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41、42、43届世锦赛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全能决赛前8名和各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比赛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伦敦奥运周期世界女子体操竞争格局。结果表明:女团奖牌仍然是美、俄、中三国角逐,美国全能型人才储备充足,实力雄厚,已成为女团的"领头羊";俄罗斯凭借穆斯塔菲娜和科莫娃两名高手使团体实力大增,堪可"争金夺银";中国女队的跳马和自由体操仍然整体弱势,传统优势项目高低杠的编排已经不适应国际评分的潮流,整体离女团冠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女子全能奖牌的竞争还在俄、美、中之间展开,穆斯塔菲娜是金牌的最有力竞争者。跳马金牌最有可能被美国获得;特维德尔和穆斯塔菲娜将是与我国争夺高低杠金牌的强劲对手;平衡木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是较有把握的夺金点;眭禄的自由体操具备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有望与姚金男联手冲击奖牌。 相似文献
14.
刘莉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1-44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新疆师范大学跆拳道队队员为例,对跆拳道竞赛成绩男女各八个级别的前三名运动员身体素质、体能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对运动员的一些测试来分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从而对跆拳道运动员竞赛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运用体育统计学,对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水球八支参赛队伍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特征和各支参赛队伍进球丢球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世界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年龄在24-28岁左右;中国女子水球队员的竞技能力全面发育成熟期应该在2012-2016年;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对比赛名次的影响已经达到了统计学上显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北京开关厂建立的产品发展的竞争情报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供应、销售、市场、用户、市场开拓、行业政策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定性与定量处理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建立过程如下: 一、建立北开竞争实力评价模型我们通过对大量各类企业实力评估模型的研究,并通过开关行业的专家调查,确立了"企业及产品竞争实力评价层次模型结构",并在专家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关行业较通用的"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总目标为对开关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共包含3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