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中部地区及6省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成长规律、特征和发展类型态势演化,对其入境旅游实现量与质的同步发展提供参考.根据1998—2015年中部地区及6省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考查流量与流质指数、首位度、绝对集中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并基于旅游流"量"与"质"综合评价视角,构建旅游流二维四象限发展类型矩阵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998—2015年中部地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呈现反向演化特征;入境旅游流流量的首位度整体上呈现合理结构,绝对集中度指数表现空间集聚类型性低度垄断型,入境旅游流流量的绝对差异相对平稳,入境旅游流流量相对差异较为稳定;入境旅游流流量成长演化分别表现出整体上升型、整体降低型和波动起伏型3种态势;中部地区入境旅游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与层次性特征,演变态势历经了"不平衡型—量质皆弱型—量质皆优型"的转变过程;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匹配态势演化正逐步呈现出向合理的空间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入境旅游流流质的概念并对中国近20年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占世界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5.3%;中国入境旅游流流质总体偏低,但在逐年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其增长速度超过流量的环比增速.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及流质在个别年份受特殊事件影响呈现负增长,但很快便反弹,不会改变其持续增长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3.
以2001-2015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入境旅游流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绝对集中指数、首位度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动态演化及空间一致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入境旅游流流质和流量整体上表现为上升的趋势,演化特征以2007年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在入境旅游流流量方面,新疆各地、州、市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在入境旅游流流质方面,仅乌鲁木齐市始终为优质旅游流,其他各地、州、市均存在波动现象,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新疆各地、州、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的空间一致性结构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但入境旅游发展的类型和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探讨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成长规律及时空演化过程,为云南省入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与游客密度优势指数的匹配度演化模型,分析云南省及各地州市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成长过程及匹配度的时空演化。结果表明: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和流质的成长过程大致以2004年为截点,分为前期质优量弱,后期质弱量优的2个阶段;其成长演变特征可以概括为整体降低演变型、整体增长演变型和轻微波动演变型;入境旅游流游客密度优势指数与流质的匹配度整体上正逐步向良性转化,偏离型或双低型发展的地州市演化为同步双高型成为未来区域旅游客流成长演化的理想趋势和重点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入境旅游流的流量份额与流质指数双重指标,提出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流量-流质(Q-Q)分析模型,把反映流量的市场份额数量指标和反映流质的质量指标结合,用两个指标组合从两个维度综合地反映一个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质量状态。将入境旅游流流量、流质研究与市场结构分析相结合,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把我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瘦狗市场"和"问题市场"。以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利用Q-Q模型对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入境旅游的"明星市场"集中于经济发达、交通区位优越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不均衡,优质市场较少,整体质量偏低;中国省域入境旅游市场结构正在不断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甘肃省2006-2017年入境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统计数据,提出了甘肃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的特征;将甘肃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演变进行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量指数整体增加,但部分时间点或时间段内有所下降;下降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二是甘肃省旅游产品存在缺少创新,旅游魅力下降;甘肃省整体上旅游流质量欠佳,流质指数趋于下降,原因在于入境旅游开发理念上重视规模忽视效益,开发举措上新型的休闲度假类、专题类产品和项目不足,观光类产品过剩,产业消费链条狭窄,旅游供需不匹配,导致经济效益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其入境旅游流一直呈平稳增长态势.本文基于2005-2010年青岛市入境旅游流的统计数据,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季节强度指数,分析了青岛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季节分布.研究发现,GM(1,1)模型对数据的预测主要反映一种趋势,不排除突发事件对数据精确度的干扰;从季节强度指数可知,青岛市的入境旅游流淡季为Ⅰ季度,旺季为Ⅱ季度、Ⅲ季度和Ⅳ季度,其中,季节强度指数最高为第Ⅱ季度,其值为105.37%,高出年平均值5.37%,季节强度指数最低为第Ⅰ季度,其值为89.55%,低于年平均值10.45%.但是,总体上,青岛市入境旅游流的淡旺季分布不太明显,受气候影响较小,全年的入境旅游流人数较为平稳.所以,两项指标对入境旅游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其入境旅游流一直呈平稳增长态势。本文基于2005—2010年青岛市入境旅游流的统计数据,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季节强度指数,分析了青岛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季节分布。研究发现,GM(1,1)模型对数据的预测主要反映一种趋势,不排除突发事件对数据精确度的干扰;从季节强度指数可知,青岛市的入境旅游流淡季为Ⅰ季度,旺季为Ⅱ季度、Ⅲ季度和Ⅳ季度,其中,季度强度指数最高为第Ⅱ季度,其值为105.37%,高出年平均值5.37%,季节强度指数最低为第Ⅰ季度,其值为89.55%,低于年平均值10.45%。但是,总体上,青岛市入境旅游流的淡旺季分布不太明显,受气候影响较小,全年的入境旅游流人数较为平稳。所以,两项指标对入境旅游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其入境旅游流一直呈平稳增长态势。本文基于2005—2010年青岛市入境旅游流的统计数据,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季节强度指数,分析了青岛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季节分布。研究发现,GM(1,1)模型对数据的预测主要反映一种趋势,不排除突发事件对数据精确度的干扰;从季节强度指数可知,青岛市的入境旅游流淡季为Ⅰ季度,旺季为Ⅱ季度、Ⅲ季度和Ⅳ季度,其中,季节强度指数最高为第Ⅱ季度,其值为105.37%,高出年平均值5.37%,季节强度指数最低为第Ⅰ季度,其值为89.55%,低于年平均值10.45%。但是,总体上,青岛市入境旅游流的淡旺季分布不太明显,受气候影响较小,全年的入境旅游流人数较为平稳。所以,两项指标对入境旅游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旅游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以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的20个典型旅游省市,借助SPSS、Excel等统计软件,从流量变化、流入指数等方面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上海、陕西、广东、辽宁、天津和山东等经济发达或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省市,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经济导向性、距离导向性和交通导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旅游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来源,以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的20个典型旅游省市,借助SPSS、Excel等统计软件,从流量变化、流入指数等方面对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进行数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入境旅游流主要流向上海、陕西、广东、辽宁、天津和山东等经济发达或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省市,北京入境旅游流外向扩散具有很强的资源导向性、经济导向性、距离导向性和交通导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矩阵模型,选取旅游资源丰度指数和入境旅游流流质指数作为空间错位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质量之间存在的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①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流质量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个重心错位2.13个经度,1.09个纬度。②新疆旅游资源与入境旅游流质量未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地州市成块状分布;发生明显空间错位的区域位于东部和南部;未发生空间错位的分布在中部。③空间错位可分成五种类型,其中双高区数量最少,正逆向区数量最多,双低区和正逆向区数量相当,缺少中等区。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测算河南省2000-2008年入境旅游流等级规模的zipf维数和huasdorff维数.结果表明,入境旅游流规模的等级分布具有极核群式结构特征;游客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优越的郑州、开封、洛阳等城市;入境旅游流规模的分形出现中间层次的弱缺,存在旅游流规模等级结构的断层;入境旅游流差异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最后分析认为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旅游市场营销、城市职能定位等是影响河南省入境旅游流规模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1991—2015年大陆游客为样本,从年度周期、月度季节的视角分析澳门入境旅游流的波动特征,并运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揭示澳门博彩业、第三产业及大陆经济发展等8个因素对入境旅游周期波动的分解和驱动效应.结果表明,澳门入境旅游流波动共经历6个周期,自2003年后周期波动频率逐渐增加,由2次增加至4次;波动长度逐渐缩短,由6.5a缩短至2.8a;2006年后的波动则均表现出稳定的扩张和收缩态势.入境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呈现"强—弱—强"的"H型"波动演变形态,具体有4—5,7—8及10—11月为扩张期,6,9及12月为收缩期;特别是2004年起季节波动发生变异,每年11月的波峰及4—5月的扩张期消失.使用HP滤波分离后的循环序列分析周期波动的动态分解效应,发现澳门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旅游人力资本和博彩业发展对周期波动的冲击力和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重力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浙江省及11个地级市近10 a来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10 a来,从宏观上看:1)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重心均集中在绍兴市;2)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指数均不高于0.4,空间错位程度不明显,其中星级酒店-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匹配性最好,旅游景区-入境旅游流匹配性最弱;3)2007年是旅游景区与入境旅游流的空间错位指数转折点,2007年之后其匹配程度逐渐趋良好.从微观上看:1)整体而言,湖州的入境旅游流、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空间匹配性最好,而杭州最弱;2)2007年是部分地市在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和旅游景区-入境旅游流匹配度上的转折点,2007年之后这些地市的数值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匹配逐渐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10):1771-1776
基于浙江省1990—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对其近25年来入境旅游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选取入境旅游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两个主要指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二者之间的"推拉作用".结果显示:1浙江省的入境旅游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浙江省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经济每增长1%,推动入境旅游收入增加1.30%;入境旅游收入每增加1%,拉动地区经济增长0.76%.3浙江省经济增长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但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很好地显现.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锡尔熵指数(Theil)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了山东省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①山东入境旅游总体差异主要是由沿海和内陆两大地带的地带内差异引起的,地带内差异高于地带间差异,但是沿海和内陆两大地带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相互分离的态势;②对于山东省来说,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入境旅游和第三产业增长之间并没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基础欠发达的内陆地带的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在任何区域,第三产业增长是入境旅游经济增长的显著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入境旅游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区位条件的改善等所引发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灰色系统理沦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人境旅游产业系统的各部门因索与旅游外汇收入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为今后山东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指明基本方向和发展重心,进一步提高山尔省入境旅游创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山东省2002年~2011年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关统计数据,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分析了山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结构特征,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山东省未来5年入境游客规模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入境旅游流和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耦合评价模型,以广西为例分析入境旅游流和区域经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表明:广西入境旅游流和区域经济系统2001—2012年总体态势趋于良好,两者的耦合程度由低度耦合向高度耦合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从极度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如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来加快广西入境旅游的发展是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