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文东 《科技信息》2007,(24):349-350
本文从建设社会法治的角度出发,解读我国的法律制度与图书馆法和立法的渊源,明确图书馆法出台的重大意义和图书馆立法原则与程序,指出图书馆法在进入立法程序之前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
从图书馆立法的作用出发,介绍和比较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图书馆法律法规的制订与更新背景,结合我国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探讨了当前我国制订图书馆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邻的日本、韩国的图书馆立法已基本成熟,对我国尚在进行中的图书馆立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介绍了日本、韩国图书馆立法的历程,结合我国的实际际情况,阐述了日韩两国图书馆立法对当前我国图书馆立法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图书馆立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图书馆立法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图书馆法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图书馆立法应注意的问题,图书馆法的制定必将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全国统一适用的图书馆法。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相关立法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图书馆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何力 《科技资讯》2008,(3):244-245
本文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的现状,阐明了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紧迫性,论述了尽快加强我国图书馆立法制度的建设和积极规范我国图书馆立法的法律条款,对于确立和巩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业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蓝超英 《河池师专学报》2002,22(1):100-101,104
读者与图书馆发生联系中客观存在着法律关系,图书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法律的规范。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读者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相对于读者法律意识较强,图书馆立法呈现滞后状态。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实践呼吁图书馆立法。图书馆的立法应包括三个方面:图书馆及其从业者、读者的法律地位以及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利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立法应有的对策及图书馆立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图书馆法的立法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图书馆的法律体系、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图书馆的经费来源、版权保护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图书馆法与学校图书馆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学校图书馆法产生的背景,考察了我国学校图书馆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学校图书馆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对我国学校图书馆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将传统借书证与金卡软件制作的PVC借书证进行了比较,论证了利用Datacard证件制作系统制作借书证的可行性,并且详细说明了其使用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清末与民国时期图书馆法令法规的概况,探讨了近代图书馆法规对制定中国图书馆法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高校数字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便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遇到了著作权法在资源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方面对图书馆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面临的著作权问题,阐述了国外著作权法的立法经验,提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CNKI学术文献总库为检索源,检索1980—2009年间有关图书馆法方面的论文,通过对其分析和整理,探讨了图书馆法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图书馆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法的调整对象、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和图书馆的立法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中外图书馆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中、美、日等国图书馆法概况,从图书馆法的主体、内容、客体等方面论述了中外图书馆法的共性特征,并从图书馆法的性质、图书馆经费以及图书馆网络模式等方面比较了.中美日图书馆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传统型图书馆与数字型图书馆长期共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型图书馆与数字型图书馆优势与劣势的分析,指出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互为依存的。同时指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型图书馆与数字型图书馆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某些高校任命非专业出身者为图书馆馆长的做法阐述了不同的看法,简述了存在问题的弊端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提出了制定相关图书馆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同合作,是现阶段社会资源整合、优化、共享的新模式。针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建过程中存在的读者问题,对读者整合管理方案进行了探讨,使两者整合的资源更高效率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