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筑陶瓷成型与烧成过程导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彩釉砖成型与烧成过程中导热系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对于化学组成近似的彩釉砖坯体,其室温时导热系数随着成型压力和含湿量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增大;在其烧成过程中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气孔率的降低而增大,却随着玻璃相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烧结温度范围内随着气孔率出现最小值时,导热系数出现最大值。据此,导热性能的测试方法可作为优化烧成制度的一种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再生混凝土因掺入再生骨料使其内部微观结构、力学与热力学性能均与普通混凝土有所区别.目前,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其热力学性能的关注则相对较少.针对影响再生混凝土导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再生骨料性质与取代率、再生微粉、环境温度等,分析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归纳分析现有试验数据,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导热...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和预测全级配煤矸石混凝土的导热性能,以五种不同的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0、25%、40%、70%、100%)和四种煤矸石细骨料替代率(25%、50%、75%、100%)设计9组试验,对煤矸石混凝土导热性能进行试验.结果 表明: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越高,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就越低;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为100%情况下,随着煤矸石细骨料替代率增加,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继续降低,其中全级配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最低,相比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的下降幅度为52.56%;定义了煤矸石骨料影响系数M,M值越大,混凝土导热系数越低;对Hasselman-Johnson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的修正计算模型,修正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9)
为强化界面传热,研制了一种以铜颗粒为填充材料、Ga62.5In21.5Sn16液态金属为基体的新型复合热界面材料,并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将所制备的热界面材料放置在两片铜片之间,制备3层结构试样,然后利用激光导热仪测量所制备试样的导热性能,并计算相应试样的接触热阻。实验结果表明:铜颗粒填充型液态金属可以大大提高氧化后液态金属作为热界面材料的性能,利用铜粉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的液态金属所制备的试样,导热系数和接触热阻分别为(200.33±15.66)、(233.08±18.07)W/(m·K)和(7.955±0.627)、(5.621±0.437)mm2·K/W,较利用氧化后液态金属所制备试样的导热系数分别约提高了68%和96%,接触热阻分别约降低了57%和70%,并可以有效降低液态金属的流动性,从而减少液态金属在使用过程中溢出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原理,建立预测泡沫混凝土性能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期望通过输入配合比主要参数,得到泡沫混凝土强度及导热性能的预测结果。将实验数据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对训练组进行非线性拟合,若拟合结果满足误差精度则模型建立完毕;通过拟合结果与对照组的比较,可验证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拟合实验数据,利用其泛化能力进行预测的结果与对照组的误差小于8%,该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7.
为了制备具有保温储热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强度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对不同活性炭储能骨料掺量的相变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导热系数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活性炭储能骨料降低了相变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强度,活性炭储能骨料掺量在15%以内,相变混凝土的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0%。相变材料为液态时相变混凝土的导热系数略大于相变材料为固态时的导热系数,增加幅度低于5%。随着活性炭储能骨料掺量的增加,相变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增大明显,满足保温要求,活性炭储能骨料的掺量应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8.
岩石导热系数在地热开发、地下工程、盆地演化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获取深部连续地层的导热系数进行精确定量化的研究是必然趋势。本文对岩石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对目前深部地层导热系数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有组成成份、孔隙度、密度、温度等;导热系数一般沉积岩大于岩浆岩、砂岩大于泥岩;孔隙度在10%以下时其变化对导热系数影响较大,后随着孔隙度增大,对导热系数的减弱效果变弱;导热系数与密度呈线性正相关;岩石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大于150℃时,温度升高对砂岩导热性能的影响效果逐渐减弱。深部连续地层导热系数预测方法主要有地球物理测井预测、分布式光纤监测预测。地球物理测井预测具有数据获取简单、测井技术成熟等优点但预测精度不高且地区差异大;光纤监测预测具有数据精度高、实时监测等优点但数据量大且深井设备安装困难,两种预测方法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梯度功能材料的热应力分析及热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龚良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Z1):136-139
梯度功能材料的热应力性能随其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缓慢变化,因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中首先建立有效的梯度功能材料的分析模型,如成分分布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并计算梯度功能材料在稳态热传导下的热应力.然后讨论了梯度功能材料的热性能评价,并对梯度功能材料热应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烟草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堆密度的综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了本课题组长期对烟草导热系数的研究成果,推导出了烟叶和烟丝堆积床等效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及堆密度的关系式,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吻合,并给出了根据一般含湿状态的实验数据得到的若干种不同产地不同级别烟草导热系数基准参数.这一工作为建立烟草热物性数据库奠定了的基础,并推进了对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研究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5组组合试件,测试了不同含湿状态下混凝土的导温系数,并采用原理部分的公式对实测结果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后的混凝土热物性参数,计算了试验条件下主测点与加热面上的温度变化过程。试验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在6%以内。由本实验方法得到的饱和混凝土试件的导温系数为干燥试件导温系的1.6倍。 相似文献
13.
阎琳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
人体的热舒适是人体舒适感觉中的重要部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很多,以夏季上海气候区为例,着重分析了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对人体热感觉的敏感性问题,得出人体对这4个因素敏感性大小,把人们定性的感觉提高到定量的分析,从而为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提供一种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导热系数作为温度场应用中的一个主要参数,对其的研究与预测尤为重要;且目前对季冻区粉土导热系数研究较少。采用ISOMET热特性分析仪来测定在不同含水率、干密度及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土体的导热系数;并分析导热系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再分别使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及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最后进行比较以选出最优预测方法。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粉土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减少。通过分析发现,含水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相对最大;因此在工程中,对含水率的检测与控制很重要。两种方法的拟合效果都较好,BP神经网络效果更突出;若在温度场预测时,对导热系数精度要求不高,那么采用操作相对简便的SPSS软件就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恒温条件下,使用由程序控制的量热器测量液体混合物的热导率.这种方法不仅可测低热导率的有机溶液,而且可测高热导率的水溶液.实验中测了八个双元体系,五个三元体系.同时提出了一个计算液体混合物热导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Hot Disk方法测量热导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otdisk方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时,探头热容及时间延迟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热导率测量的准确度.为了有效地评估这种影响的程度,本文基于探头表面平均温升理想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热容补偿及时间补偿的修正模型,并利用hotdisk热物性分析仪的数据采集系统分别搭载两个不同半径的探头对Pyroceram9606标准材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测试时间比较短的情况,对理想模型进行探头热容补偿及时间补偿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热导率的测量准确度,并且与hotdisk热物性分析仪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探头四线电阻散热的影响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玻璃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将废旧玻璃破碎成1.18和2.36mm的玻璃集料替代矿质集料,制备而成玻璃沥青混合料。基于平板法和傅里叶热传导原理,研究设计了室内平板导热试验装置,用于检验玻璃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玻璃集料掺量的增大,玻璃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降低;玻璃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阻热效果更明显。通过模型计算发现使用玻璃沥青混凝土可降低路表温度,因此,玻璃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热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实际工程中由于高温导致的车辙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单向稳定热流法测定纯度为99.95%的石英玻璃的导热系数,其温度范围的50-500℃,准确度估计到5%,发现石英玻璃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9.
推算有机卤代烃导热系数的新方法——修正Viswanath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推算饱和液体导热系数的Viswanath方法的基础上,参考了Latini修正式的思想,对Viswanath方程的原形作了进一步修正,使推算范围从液态扩展到低压下的气态.在提高原方程精度的基础上,改善了预测性和外推性,使其计算平均偏差小于6%.该修正式可用于甲烷系卤代烃、乙烷系卤代烃(氟里昂)在上述范围内的导热系数的推算. 相似文献
20.
采用传热学的相关理论,对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方法的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