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富集培养法,从农药厂的工业废水中分离到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SG1菌株,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产碱杆菌(Alcalegenes sp.).Alcalegenes sp.SG1能以葡萄搪、果糖、蔗糖、麦芽糖、丙酮酸钠或柠檬酸钠为碳源,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生长,将阿特拉津完全矿化.PCR分析表明,SG1菌株含有阿特拉津降解基因atzA、atzB、atzC和trzD.生物降解实验表明,与模式菌株Pseudomonas sp.ADP不同,额外加入氮源NH4Cl或KNO3,并不影响SG1菌株对阿特拉津的降解,30℃震荡培养16 h后阿特拉津降解率在98%以上,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应用于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优良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2.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的定点诱变和酶活力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特拉津氯水解酶(AtzA)是一种对除草剂的生物降解和环境净化有重要意义的酶.采用定点诱变方法将假单胞菌ADP株的atzA基因第832位碱基(鸟嘌呤)诱变成腺嘌吟,然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1b(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的蛋白特性研究表明:AtzA或AtzA—NK融合蛋白系水溶性蛋白,很容易通过Ni—NTA Magnetic Agarose Beads分离纯化.采用阿特拉津脱氯反应产生HCl而引起pH指示剂颜色改变的测定方法能方便地对其酶活力进行定量.酶活力结果表明,突变酶的比活力与假单胞菌ADP菌株的AtzA相比没有明显改变,暗示突变位点(第278位缬氨酸突变成甲硫氨酸)不是酶的活性中心或底物结合部位。  相似文献   

3.
筛选并分析生物降解菌Enterobacter sp.在阿特拉津作用下的差异基因。以Enterobacter sp.BIDMC 29基因组为参考,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阿特拉津降解菌株和对照菌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共有368个基因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上调基因231个,下调基因137个。在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的前30个条目中,尿嘧啶分解代谢、氮利用、硝酸盐同化、硫化氢生物合成、裂解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相关基因表现富集。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涉及70条代谢途径,与氮代谢、氨基酸合成和代谢、ABC转运蛋白、丙酮酸代谢等过程有关。菌株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提高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能力,为进一步解析阿特拉津的代谢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农药厂地下管道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阿特拉津降解菌株y-2,可以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生长.,在加入乳酸的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8g/L)的基本培养基中,y-2菌能在36h内使阿特拉津降解90%以上.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找出该菌降解阿特拉津的最佳降解条件为pH7.4,乳酸浓度6g/L,温度30℃.  相似文献   

5.
阿特拉津降解细菌的直接检测及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改良的 SM固体培养基,对受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菌进行了检测、计数及分离。研究发现,在工业污染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菌群成为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在农业土壤中仅占次要地位。用多重PCR分析了靶向基因trzN 和 atzABC,表明含trzN-atzBC基因组合的降解菌在山东省工业及农业土壤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富集偏差的消除,直接分离方法更利于阿特拉津降解菌多样性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产脲节杆菌 DnL1-1与植物联合对阿特拉津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沙-土试管试验评价了产脲节杆菌Dn L1-1分别与小麦及苜蓿协同作用下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结果表明,菌株接种植物种子后能保护植物免受阿特拉津药害。该菌分别与小麦及苜蓿联合作用,30 d内对施加的阿特拉津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7%~99.8%和70.2%~75.8%。试验结果表明,产脲节杆菌Dn L1-1与植物联合对阿特拉津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该菌通过拌种的方式施加到污染土壤中,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老化前后微塑料对土壤中阿特拉津消减的影响,选取了新制和老化聚乙烯(PE和APE)微塑料,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有无蚯蚓情况下土壤和孔隙水中阿特拉津浓度以及菌群结构对微塑料添加(0.2%和2%,质量比)的响应.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这两种微塑料对土壤中阿特拉津消减的影响与机制.结果表明:(1)这两种微塑料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6~0.97);APE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能力(lgKf=1.29)略高于PE(lgKf=1.27),与老化前后PE表面极性的变化有关;(2)蚯蚓是影响土壤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而且蚯蚓存在时微塑料对菌群结构的影响更显著;添加蚯蚓使土壤中阿特拉津优势降解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了8%~171%,并且优势降解菌相对丰度的增幅与微塑料老化和添加量有关;(3)这两种微塑料通过吸附抑制土壤中阿特拉津释放到孔隙水中,从而降低了阿特拉津的消减率(降幅在10%~67%之间);相反,蚯蚓通过提高土壤降解菌的相对丰度,促进了阿特拉津的消减(消减率的增幅...  相似文献   

8.
 阿特拉津因其普遍性、高污染性和难降解性一直是历年来的研究热点.其降解方法很多,其中基于阿特拉津降解菌、生物固定化和一些无机材料的生物降解是最有效的.本文利用磷酸交联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改性,以珍珠岩作为添加介质,对阿特拉津降解菌——Pseudomonas W4包埋固定,制备出一种新型珍珠岩-磷酸化聚乙烯醇(PPVA)生物活性材料(简称珍珠岩-PPVA),并对其最佳制备条件以及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该材料降解阿特拉津的效果进行探讨.该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珍珠岩(粒径为0.60~2.00mm)/10% PVA(V/V)=35/65,Pseudomonas W4包埋量1.0g/L,磷酸盐浓度1.25mol/L;外加碳源、磷源能够促进其降解阿特拉津;珍珠岩-PPVA在pH值为5.99~9.03时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抗酸碱能力优于游离W4菌.说明珍珠岩-PPVA可有效去除阿特拉津,可以作为新型材料加以深入研究应用于废水或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  相似文献   

9.
通过 CsCl- EB( 溴化乙锭) 密度梯度离心, 从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假单胞菌 AD1 菌株中分离并纯化出质粒pATZ- 1. 该质粒经 EcoRI消化产生 14 个限制片段, 以DNA 的 Hind片段为分子大小的标准,用作图法测出上述14 个片段的大小之和即pATZ-1 的分子大小为125 kb.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处理农业径流中的阿特拉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阿特拉津降解途径;重点分析了阿特拉津在人工湿地中通过光解反应、植物吸收和填料吸附并进一步生化降解的3种迁移转化过程;提出了有效控制扩散的设计参数并总结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阿特拉津在人工湿地复杂环境下的迁移降解规律应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该文记述捷蝽科 (Velocipedidae) 3新种 ,即杜斯捷蝽 ,新种 Scotomedesdoesburgi sp.nov.、广西斯捷蝽 ,新种 Scotomedes guangxiensis sp.nov.、云南斯捷蝽 Scotomedes yunn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南海海域采集的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 sp.中分离了3个化合物.经IR,FABMS,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为:(24S)-麦角甾-5-烯-3β,7α-二醇,Δ4,5(E), Δ8,9(E)-鞘胺醇-正十六碳酰胺,(2S,3R,4E,8E)-1-(β-D-吡喃葡萄糖甙)-N-[(R)-2′-羟基-二十碳酰基] -9-甲基-4,8-二烯-1,3-二醇-2-氨基-十八烷,其中第3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首次对广东九节属植物Psychotri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从其甲醇总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解部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得到四个多酚类成分。应用物理常数对照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结构研究,确定其为:11-O-丁香酰矮地茶素(1)、岩白菜素(2)、没食子酸(3)和没食子酸甲酯(4)。化合物1,2,3,4均首次在此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来自印度喜马偕尔邦的两种松树根际线虫新种。线虫新种Ogma varispinosum sp.n., 分离自喜马拉雅长叶松(Pinus roxburghii Sarg.),雌虫特征:L(体长)=0.41~0.46 mm;a(体长/最 大体宽)=10.5~12.7;b(体长/体前端至食道与肠连接处的距离)=3.2~3.5;c(体长/尾长)=11.0~13.4;c ′(尾长/肛门处体宽)=1.3~2.3;V(阴门至头顶距离×100/体长)=83.9 %~85.7 %;Stylet(口针长)为 86~88 μm;R(体环数)为77~81;Res(唇盘与贲门瓣之间的体环数)为23~25;RV(阴门与尾端之间的体环 数)=12~13;RV-an(肛门与阴门之间的体环数)=4~6;8~9纵行的鳞片,第1行为环纹形状。另一线虫新 种O.ornamentum sp.n,分离自乔松(P.wallichiana A.B.Jacks)。雌虫特征:L=0.31~037 mm;a=8.2~11.6;b=3.2~3.8;c=6.8~8.5;V=82.0 %~84.9 %;Stylet为69.9~72.0 μm;R=59~62;Res=16~18;Rex=20;RV=11~12;RV-an=1~2;具有特殊的表皮结构。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描述采自湖北省武当山的漏斗蛛科隙蛛属二新种:双刃隙蛛、多曲隙蛛。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降解菌-Rhodococcus sp.RHA1的功能基因研究,包括bphACB基因、etbAC基因、ebdA基因和bphDEF基因的结构和在降解途径中的作用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蓝藻 Synechococcus sp.PCC7942 HCO3 - 高亲和转运蛋白操纵子基因 cmpABCD 是其CO2浓缩机制中的调控基因之一.本研究用携带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hygromycin B pho transferase, hpt) 筛选标记的同源双臂整合载体pUC-HATH转化蓝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以潮霉素B作为筛选试剂筛选出具潮霉素B抗性的转化藻,运用引物PCR方法证实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表达盒通过质粒pUC-HATH的介导已定点插入蓝藻 Synechococcus sp.PCC7942 基因组中,成功地构建了具有潮霉素B抗性的cmpBCD 基因插入失活突变藻株.并最终通过比较野生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 和突变藻Synechococcus sp.PCC7942 在不同 Na2CO3浓度的改良BG-11培养基中生长特性,探讨了HCO3 -高亲和转运蛋白操纵子 cmpABCD 基因失活对藻体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周昕  周文豹 《武夷科学》2005,21(1):13-15
记述采自贵州省丝(虫忽)科1新种:贵州赭丝(虫忽)Indolestes guizhouensissp.nov。模式标体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