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80年代后期PCR技术问世以来,探寻化石中保存的遗传信息成为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热点.人们从动植物化石、木乃伊及封存于琥珀内的昆虫内提取到痕迹量DNA这些古老的DNA通过PCR技术得以迅速和高效的扩增.在此基础上进行序列分析,并与现有类群的DNA一级结构作比较后构建系统树.分子进化学家可根据这些差异追朔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化石富勒烯与考古学--关于恐龙蛋化石中的富勒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对恐龙蛋中富勒烯(碳-60,碳-70;C60,C70)的研究,以及自然界其他含富勒烯样品的实验结果,在本文中建议把"化石富勒烯(fossil-fullerene)"研究作为一项考古学新方法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一段时期以来,有关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令人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丰富的恐龙蛋(胚胎)化石的新发现为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证据。研究表明:恐龙的繁殖行为有些方面类似于鳄类,有些方面又类似于鸟类,但又不失其自身显著的特征。通过对恐龙产蛋、筑巢和孵蛋行为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认识了恐龙繁殖行为的演化历史,同时也阐述了恐龙蛋的形态特征和体温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1984年夏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东部石化林(Petrified Forest)国立公园内一处山崖上发现了至少两堆被认为是世界最古的恐龙化石.裸露出的部分已运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生物博物馆进行研究;并决定于1986年6月,再把含有其余化石的四周岩石从高160米的崖壁切开,用直升飞机卸到地面,然后运往上述博物馆.根据对花粉、孢子等的分析,大体可以确定:发现该恐龙化石的地层年代在22500万年以前.据说属于同一时期的恐龙化石,过去在巴西和阿根廷也有报道,但对其年代最近已有人表示怀疑,所以此次新发现的才确实是世界最古老的恐龙化石.而且,前者只不过是些碎 相似文献
6.
7.
8.
9.
山东省东部地区上白垩统王氏群恐龙蛋化石记录表明,以长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从晚白垩世中期一直生存到晚期,但是以网形蛋类和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在晚白垩世中期灭绝了,以椭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新恐龙种群则在晚白垩世晚期出现.计算这些类型蛋壳的水蒸气传导率,发现圆形蛋类和网形蛋类的水蒸气传导率比长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的高4~115倍,说明前者必须在更为潮湿环境中进行孵化.根据蛋壳的δ18O记录,从晚白垩世中期到晚期,气候的变化是由湿润变为较干燥的气候环境.可以认为,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引起这一恐龙多样性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12.
河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南坡,是秦岭的东延。由原河南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和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组合而成,包括伏牛山景区,宝天曼景区和西峡等地的恐龙蛋景区。秦岭造山带是我国的中央造山带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3.
14.
17.
18.
1980年第四季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古猿化石地点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发掘工作,在发掘的过程中,采集了比较丰富的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和其它动物化石。这些材料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对我国华南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的性质增加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2017,(23)
安徽黄山地区上白垩统徽州组中发现了恐龙蛋一新类型.根据蛋化石呈椭圆形,在蛋窝中沿长轴定向排列,不在同一层面,长径平均为13.86 cm,赤道直径平均为10.43 cm,形状指数为75.25;蛋壳外表面无纹饰,厚度平均为0.75 mm;壳单元整体呈降落伞形、三角形或锥形,排列疏密不均,锥体呈半球形,锥体层非常薄,平均厚度为0.12 mm,约为蛋壳厚度的1/6,柱状层近内表面和近外表面分别发育伞形结构;气孔道不规则等特征,区别于已发现的其他恐龙蛋类型,建立一新蛋属新蛋种——休宁伞形蛋(新蛋属,新蛋种)Umbellaoolithus xiuningensis oogen.et oosp.nov.;并建立一新蛋科——伞形蛋科(新蛋科)Umbellaoolithidae oofam.nov.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恐龙蛋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皖南地区晚白垩世红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证据.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家习惯于走极端,但以前从没有人发现过这种现象:两颗超密恒星相距只有80,000哩,约束在同一个引力场内,一个统另一个转一周只需11 1/2分钟,温度达5千万华氏度,发着X射线。西德达木土塔欧洲太空研究所EXOSAT天文台的尼科拉斯·怀特说,“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恒星系统,假设你能把它放在地球和月亮之间,它发出的光会比太阳强10万倍”。这种光主要是看不见的X射线,而不是可见光。这种X射线每11 1/2分钟增强一次,就象时钟一样准。就是这种强大的X射线,才使得EXOSAT,一颗欧洲X射线探测卫星,发现了这一双星。这一双星用普通望远镜看不到。它们藏在许多远离地球两万光年的球状星群之中。这两颗新星周围是比它们更亮的星群。据怀特和他的同事们说,这奇怪的双星中的一个是中子星——一颗巨大恒星燃烧完后剩下的残骸。这颗星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分解,而后爆炸,于是就剩下这一旋转的、结构极密的中子球。这颗星的直径只有十哩左右,而其质量却比太阳还要重,其密度之大,每立方时在地球上就有一千亿吨,这些听起来似乎难以令人相信。它的伴星是一颗白色矮星,一颗正在熄灭的恒星。原来这颗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和太阳相当,现在其燃料已耗完,于是体积就缩小到三个地球那么大。但这颗矮星仍象一堆余烬一样,慢慢地散发着自己的余热。另外,尽管它远远没有中子星压缩的那样紧,但其密度仍要比太阳的密度大千万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