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直接观察法和陷阱法取样,分析比较了节肢动物的功能群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参数,并对转化体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度进行了计算,从而研究转基因双抗草甘膦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DBN9868与非转基因受体玉米DBN318和常规玉米先玉335相比,大田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及其他各项参数在调查时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趋势仍然随时间动态的变化趋于一致,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表明转基因玉米DBN9868在小规模种植的情况下,对于田间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网格法在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主城区内设置了86个1 km×1 km的样地,全面调查了杂草物种组成,并分析和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杂草物种组成特征及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如下:①共记录杂草69科223属301种,包含物种最多的科为菊科和禾本科;②一年生杂草和矮生长型杂草占优势;③以本地杂草为主,外来杂草和外来入侵杂草分别有31种和11种;④高、中和低城市化区杂草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并且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⑤高城市化区样方杂草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中城市化区和低城市化区(p 0.01);⑥样方杂草物种数随着样地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波动,呈"波浪形"模式.综上,城市化对山地多中心城市的杂草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均具有明显影响,但导致的城市化梯度变化格局有异于平原单中心城市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试验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高寒地区初步修复的草地进行放牧试验,调查统计草地杂草的密度、盖度、高度及盖度,分析不同措施下杂草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探讨其抗牧能力.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植物总密度为405.78株/m~2,低于对照的总密度545.78株/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总盖度为39.56%,是对照的1.41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总生物量12.08 g/m~2,为对照的1.67倍,差异并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Pielou均匀度指数是CK的85.3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是CK的1.33倍,Simpaon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均无明显差异(P0.05;n=9).因此退化草地经移栽封育短期恢复后,其抗牧能力并没有改观,西藏高寒地区重度退化草地应采取长期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对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有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趋势.在垂直结构上,从上到下,种类数和个体数呈增加之势.在不同层次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乔木层和草本层。整个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5.
地面节肢动物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为加深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认识,采用陷阱法分别于夏(7月)、秋(9月)两季开展野外调查,对白云鄂博矿区外围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主要类群的季节变异进行初步探索。结果如下:(1)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6203头,隶属2纲7目33科,优势类群为蚁科、步甲科和长奇盲蛛科。(2)夏、秋两季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夏季地面节肢动物密度(density)和类群丰富度(richness)显著高于秋季,而均匀度指数(Pielou index)的规律刚好相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两季节差异不显著。(3)不同类群的季节变异模式存在差异,蚁科、虎甲科、叶甲科等类群的密度夏季显著高于秋季,但象甲科、长奇盲蛛科等类群密度秋季高于夏季。研究结果为探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南川3年生药用栀子为材料,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栀子田间杂草的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栀子与薄荷、大豆、射干、金钱草间作系统中,栀子/薄荷间作在栀子整个生长期能较好地抑制田间杂草的发生,株数防效为60.26%~85.59%,鲜质量防效为80.59%~92.65%.而栀子/大豆间作在栀子生长后期能极显著抑制田间杂草的发生,8月与10月的株数防效分别为85.93%和77.05%,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6.08%和91.18%.在栀子产量方面,栀子与射干或薄荷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其单株产量,增产率分别为37.61%和31.58%,二者差异不显著.综合杂草防控和产量两方面,栀子与薄荷间作,既能抑制田间杂草的发生,又能提高栀子的产量,在生产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转crylAb/cryl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汕优63/Bt水稻)为材料,亲本汕优63(以下简称汕优63/CK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汕优63/Bt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bler为汕优63/Bt水稻上优势种.在整个调查期间,汕优63/Bt水稻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都高于汕优63/CK,而群落优势集中性低于汕优63/CK,但差异都不显著.汕优63/Bt水稻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消长动态变化均较汕优63/CK水稻平缓.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汕优63/Bt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高于常规稻田,利于发挥自然天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于2009年至2011年在浙江衢州市对有、无白三叶草入侵的马尼拉草坪(两种类型的草坪立地生态条件一致)中杂草的种类、高度、密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有、无白三叶草入侵的两种类型的马尼拉草坪中: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杂草种类分别为35、29、22种和47、51、52种; Shannon多样性指数(H/)、Shannon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G)平均值分别为4.97、1.30、0.42和10.17、2.38、0.83。数据分析可知,两种类型草坪杂草的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表明,白三叶草对马尼拉草坪杂草群落多样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因此尽量不选用白三叶草作为观赏草坪的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9.
稻田与非稻田生境越冬节肢动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对清新县双季稻田的冬闲田WF、田埂FR、周围杂草WH以及黑麦草田LL等4种不同生境下的节肢动物越冬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如下:鉴定出包括昆虫纲8目22科和蛛形纲1目6科共33种节肢动物。其中,植食性昆虫16种,捕食性昆虫4种,寄生性昆虫3种,中性昆虫3种,蜘蛛类7种。闲田和杂草均以蜘蛛类为主要优势种类,而田埂和黑麦草田分别以半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最优势类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以田埂的最高,黑麦草田最低;优势度指数(C)以黑麦草田高,田埂最低。杂草地与黑麦草田Jaccard相似性指数(q)最高,而冬闲田与田埂的相似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0.
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按季度共4次对湘江上游区桂北江段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共采集鱼类81种,隶属于5目16科55属,其中鲤形目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2.96%;研究区域内的优势物种为宽鳍鸇Zacco platypus、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分别占总个体数的25.76%和18.57%。鱼类个体数无显著季节变化,但鱼类物种数存在显著季节变化:如夏季和秋季鱼类多样性高,物种比较丰富,而春季和冬季的多样性相对较低,鱼类物种相对少;春季优势度指数相对较高,秋季优势种较明显。此外,鱼类群落无度量多维排序图(NMDS)结果显示,湘江上游区桂北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变化显著,但季节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开封地区5种土地利用形式(草坪、小麦地、苗圃、梨园、荒地)下春季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垂直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调查了020cm土层中杂草种子库的萌发发芽数,分析了杂草种子库的相似度.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形式下土壤(020cm土层中杂草种子库的萌发发芽数,分析了杂草种子库的相似度.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形式下土壤(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共有杂草种类9科13种,其中禾本科、桑科和菊科杂草种类最多,草坪中禾本科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33.54%))为优势物种;桑科葎草(Humulus scandens)在麦地、荒地和苗圃中是优势物种(87.16%、81.23%和62.20%);梨园中菊科的鳢肠(Eclipta prostrata)最多(57.97%).功能群分析表明:双子叶多年生杂草种子D2为主要类群,双子叶一年生植物D1主要分布在草坪、梨园和苗圃地,单子叶一年生植物M1主要分布在草坪.垂直分布格局:多度平均值1.5(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共有杂草种类9科13种,其中禾本科、桑科和菊科杂草种类最多,草坪中禾本科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33.54%))为优势物种;桑科葎草(Humulus scandens)在麦地、荒地和苗圃中是优势物种(87.16%、81.23%和62.20%);梨园中菊科的鳢肠(Eclipta prostrata)最多(57.97%).功能群分析表明:双子叶多年生杂草种子D2为主要类群,双子叶一年生植物D1主要分布在草坪、梨园和苗圃地,单子叶一年生植物M1主要分布在草坪.垂直分布格局:多度平均值1.5(05cm)>1.23(55cm)>1.23(510cm)>1.07(1010cm)>1.07(1015cm)>0.85(1515cm)>0.85(1520cm);杂草物种丰度平均值3.36>2.96>2.68>2.04.多样性指数(F=9.23,P=0.00)和优势集中度指数(F=6.89,P=0.00)在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下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苗圃和草坪相似度最高,梨园和荒地相似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
沙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分,它主要反映群落中物种间功能的差异程度,它是独立的,与传统生物多样性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探讨沙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调查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化封禁区37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定分析了每一个群落中各植物的C、N、P含量,计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功能均匀度和功能多样性Rao's二次熵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功能均匀度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增大,物种多样性呈幂函数形式增大,但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分歧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功能多样性能够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基于卫星平台的油菜菌核病遥感监测方法,于2011-2012年在新疆伊犁第四师77团油菜生长季节,对选定的健康、病害油菜地块叶面积指数(LAD、花面积指数(FAI)和角果面积指数(PAI)及光谱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油菜与病害油菜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和差值植被指数(DVI)在发病前无明显著差异,但在发病之后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基于显著差异性光谱指数采用的4种病害与非病害油菜分类方法中,以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最接近,其kappa系数为0.72,达到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利用NDVI、RVI和DVI可区分病害油菜与健康油菜,最大似然法是病害油菜与健康油菜分类的最佳方法,利用环境卫星多光谱数据进行油菜病害监测是可行的,精度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陕北玉米田杂草种子库基本特征,探索不同立地类型杂草种子库的差异,采用种子萌发法,选取坪地、坡地、台地3种样地,研究其种子库的组成、密度、垂直分布及多样性等特征。结果显示:共萌发杂草10科24种,以菊科、藜科和禾本科为主,一年生杂草大于多年生杂草;3种立地杂草种子库密度差异显著(P<0.05),坪地>坡地>台地;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垂直结构明显,坪地总体呈递减趋势,坡地和台地先递减后有回升趋势;3种样地杂草物种中度相似,多样性指数与立地类型没有明显关联。研究明确了陕北玉米田春季杂草种子库基本特征及不同立地类型的差异,为不同立地杂草的精准防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群落封育样方、施肥样方、放牧样方中群落组分种的随时间变化研究,以此,探讨高寒草甸不同生境中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封育样方和放牧样方中返青后物种数逐渐增加,从花期到结实期物种数达到最高值,施肥样方中从返青到开花、结实期之间物种数增加不显著。在封育样方和放牧样方之间多样性变化差异不显著,样方之间群落相似性高;施肥样方中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P0.05)降低,群落相似性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实验生境中从6月到8月初群落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处于高峰期,到8月中旬后群落指数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研究(Ⅲ)——访花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5年6—9月对长白山北坡各垂直带访花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并用各种多样性指数对访花昆虫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访花昆虫有251种,分别隶属于9目、62科、179属.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群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变化顺序是:针阔混交林群落>针叶林群落>岳桦林群落>苔原带群落;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的变化顺序是:7月末>7月中旬>6月末>6月中旬>8月中旬>9月初;在4个不同群落中,针阔混交林群落访花昆虫的物种数、个体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群落;群落的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各不同群落访花昆虫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显著,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2001-2004 年采用系统调查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庆合川对板栗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共记录节肢动物12 目63 科136 种,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20 种,占88%;制作了136 个种的名录;分析了节肢动物群落的构成,讨论了主要种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此外,分析了板栗园树冠主要类群的季节数量消长动态,整个群落和害虫及天敌亚群落个体数量和Shannon-Wiener 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本研究建立了板栗园节肢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框架,对了解板栗园生态系统和板栗园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科学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种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2010年8月,以浙江省乐清湾茅埏岛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秋茄(Kandeliacandel)红树林、光滩和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草滩为样地,开展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组成的研究,以探讨红树林在恢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方面的作用.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7种,隶属5门9纲14科,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甲壳类4种,环节动物门的沙蚕类、星虫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各1种,分别为总物种数的58.82%,23.53%,5.88%,5.88%和5.88%,根据其食性类型可划分为5个功能群.通过对红树林滩涂、光滩和互花米草草滩及不同种植年限红树林的密度、物种数和各生境不同季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Shannon—Weiner,Pielou和Simpson进行生境一季节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聚类、排序和功能群划分,结果表明:光滩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的复杂性都高于互花米草草滩,红树林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群的复杂性都高于互花米草草滩,光滩和红树林样地间的差异不显著;随着红树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下降,生物量提高.说明红树林植被演替对滩涂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栓皮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TWINSPAN将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栓皮栎群落分为8个群丛,然后分别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栓皮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并用方差分析对各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栓皮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主要受灌木层影响,然而不同层次的物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不同;2)由于相似的适应特征、物种相似的生境条件和资源利用方式,因此8个群丛各多样性指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3)在坡度比较平缓、土层较厚和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中,栓皮栎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在干扰较强、贫瘠的生境中,多样性指数则较低.  相似文献   

20.
对密云水库6个代表性生境的浮游动物做了每月一次的采样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106种(新记录39种),其中清洁水和贫营养指示种增多.春季的螺形龟甲轮虫、夏季的长额象鼻溞优势明显,秋、冬季无明显优势种.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夏季高而冬春季低的规律.单月物种数最高58种(8月),最低16种(5月).个体密度变动于21.93~149.53 ind/L,年均74.88 ind/L±39.97(S.D.).物种多样性(H)变动于0.97~2.91,年均2.06±0.74;均匀度(J)变动于0.30~0.74之间,年均0.60±0.16.各月份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都以浅水区最高、河口区次之、深水区最低,但位点间差异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受水温和溶解氧影响显著(F=72.94,P=0.001),与其它水环境参数相关不大.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演替趋势表明水库水质状况良好,富营养化因子未对水库生态系统产生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