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亚杰和维果蒋基在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自我中心以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上具有较大的分歧。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儿童的言语都具有自我中心性质;语言源于思维,语言对思维不起作用。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自我中心开始的,而是现实性和社会性;语言在思维中起重要作用。两们大师分歧的实质是否为发展找一个基本的原因,皮亚杰主要从个体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与探讨,维果茨基努力想要将个体乃至人类的发展都归因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我们应该以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形式看待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有关知识论的讨论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即是“如何看待外物”、“我们能否达到对外物的认识”。作为知识论讨论的前提,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成为构建知识论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熊十力和金岳霖对于外物及认识与外物的关系的看法着手,从熊十力否定外物实有,认为对真理的认识应该反观内心,从而导致的是知识论的无法完成,到金岳霖肯定外物实有,认为人的认识可以达到外在事物,然而也并未解决知识论的困境,来反思知识论的相关探索,并从中看到知识论困境的解决将是一段长远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事物是一切哲学的根本前提和核心。近代西方哲学的主旋律就是探讨有关事物的诸问题。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可知论的前提下探讨了辩证事物观,认为事物是作为关系存在的。黑格尔“关系”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观点,我们应该从辩证事物观角度理解列宁的物质观。  相似文献   

4.
论人类困境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困境又称为“全球性问题”,它是人类面临的除核战争威胁之外的最重大的问题。造成人类困境的思想根源并非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并不能使人类走出困境,产生人类困境的思想基础是形成于近代的个人主义思想,当今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大思想障碍也在于个人主义。要走出人类困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在全球范围批判个人主义,高扬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笔者从事文物保护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文物保护中的困境和难题,进而从“全面落实五纳入,完善法律法规”、“理顺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解决办法与对策,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对象及其关系的表示是推理、求解的基础 ,而对象的感觉特征的抽取可归结为一个定性映射 .本文以此为基础并将群体中的研究对象统称为“事物”,给出了群体中事物属性的数学表达及基于属性的事物关系的数学表达模型 ;由此引出了一般事物的属性及属性值的判定规则和“归约”“细化”的推理方法 ,将其用在 KDD中的概念提升中显得自然而方便 ,并得到基于属性的事物分类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可以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学直觉思维则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及其关系)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用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原理,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是最真实的存在,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并坚持从现实事物内部寻找事物运动的原因。他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区分运动形态并给予分类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论上反对柏拉图的回忆说,肯定客观物质世界是人们认识的对象,重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对理性的力量抱着天真的信仰。但他的哲学充满着矛盾与混乱,无力挣脱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羁绊。  相似文献   

9.
内隐自我中心的概念由Pelham等提出,指人们偏爱与自我有联系的对象的倾向,它建立在自我积极联系基础上。这种偏好不仅影响人们事物的喜好,还会影响到人们的重大生活决策。内隐自我中心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内隐自尊的本质。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内隐自我中心概念、机制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美是具体感性的形象”说提出质疑,认为事物是不是美,关键在它实际上能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体验;抽象事物是从客观世界中具体感性事物抽象、概括而来,是客观世界中具体感性事物的公共形式;根据形式对客观世界中具体感性事物和主体心理能力的关系,将形式划分为三个级别,从而确立抽象事物的美的地位;最后论证抽象事物引起美感体验的心理机制和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人地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人地物质关系与人地精神关系。“世界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事物,在人地关系方面以人地精神关系为主体,这明显不同于以人地物质关系为主的一般地理事物。对“世界遗产”人地关系的这一认识既促进了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也对“世界遗产”项目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泰山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自然一文化遗产”项目,人地精神关系的重要地位在泰山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反思“纯文学”的问题中,不能仅仅以文学为中心来讨论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纯文学”的观念,或者通过揭示文学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并不能面对“纯文学”所带来的“去政治化”的逻辑。本文通过对瞿秋白临终遗言《多余的话》的细读,认为在瞿秋白看来,认为“文学”比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更能把握现实,这种对“文学”的理解并不是说文学相比政治更“自由”,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出现了问题,所以,这里的“文学”不过是在“政治与文学”的二元结构中凸显政治困境的他者,或者说文学比政治更“政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形式和内容的传统理论,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仅就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什么是一事物的内容?把认识的对象区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是人类认识的重要成果。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决定着形式。那么,什么是一事物的内容呢?按通常的理解,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组成事物的各种成份的总和。形式则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  相似文献   

14.
论文作者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原理和方法,如“套语”、“自我”与“他者”等,通过文本材料的考辩与分析,从中国学者的角度,来考察作为形象的制造者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如何认识和看待佛教的以及他与中国佛教关系,探讨“蜕化为国有”的中国佛教与作为“他者”的基督教在流传中国的过程中的异同规律。  相似文献   

15.
柯利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2-15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康德认识论的总问题,也是康德认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康德在寻求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时,既不是从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上想办法,也不是从外部经验方面来找出路,而是从主体的先天条件着手,他认为这对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德在逻辑学、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找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不同认识能力本身固有的先天知识形式和知识原理,从而确定人类认识能力在某一范围内可以构成科学知识,超出这一范围便会产生假知识、伪科学,进而表明“先天综合判断”这一命题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地位及意义。对康德这一总问题的再认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康德哲学。  相似文献   

16.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他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经历了由强调“使某物显现”到强调“对象构造”的发展过程,这是意向性构成理论本身的自我完善,实质是方法论的创新。它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即本质的、描述的现象学向发生现象学即构造的、解释的现象学转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7.
王妍 《科技信息》2009,(10):126-126,129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人们对“翻译”这一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主要体现于人们给翻译所下的定义,因为“定义”是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它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地说明。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学习和发展的关系、自我中心以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上具有较大 的分歧。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 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性质;语言源于思维,语言对思维不起作用。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先于发展并 促进发展;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自我中心思维开始的,而是现实性和社会性的;语言在思维中起重要 作用。两位大师分歧的实质在于是否为发展找一个基本的原因,皮亚杰主要从个体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与探 讨,维果茨基努力想要将个体乃至人类的发展都归因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我们应该以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 形式看待任何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春秋末期社会大变动,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应运而生。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内容相当丰富,集中反映在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上。他发现了事物中的矛盾对立,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二章,以下引自《道德经》的引文,只注章节。)矛盾双方是对立的统一,一方以另一方为存在前提。同时,他还指出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四十章)他明显地看到了任何事物都无不向它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着的双方互相转化,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相似文献   

20.
规律问题是辩证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规律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其他问题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规律观认为,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在人与规律的关系上,传统的规律观认为,人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规律。我们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观点应该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