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思成  徐春园  王建梅 《甘肃科技》2006,22(2):72-73,85
对热型连续定向凝固工艺生产的铜合金,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并且对该材料与耐磨性较好的单晶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讨论载荷、滑动速度等因素对该材料磨损率及磨损表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动距离、滑动速度对铜合金的磨损有较大的影响,而且铜合金的抗磨性能明显优于耐磨性较好的单晶铜。因此,通过热型连续定向凝固技术生产的铜银合金是一种高耐磨性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滑动速度,硬度匹配对4Cr9Si2-中CuCrMo摩擦副在300 ̄500℃环境温度下磨损的影响,滑动速度对磨损的影响与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摩擦副的硬度匹配有一最佳值,即中CuCrMo硬度略低于4Cr9Si2。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电接触导线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自行研制了一台新型电接触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本试验机既可测电接触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也可测电接触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数据准确,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电压、电流、载荷、速度的单、多因素控制,可有效地对不同的电接触材料进行摩擦学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4.
电车线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园  张思成  陈卫华 《甘肃科技》2005,21(5):98-98,104
由于电车线材料要求有高强度、高导电性以及好的耐磨性、耐蚀性。因此对电车线材料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为开发、生产、应用新材料提供基础的理论和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5.
表面接触分形模型对滑动摩擦副磨损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滑动摩擦学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特点,利用具有单向粗糙度表面接触的分形模型,推导出滑动摩擦副的粘着磨损分形方程式,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副粘着磨损的变化规律,为分析滑动摩擦学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磨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铝铜合金激光熔敷层高载荷干摩擦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高铝铜合金涂层,对涂层进行较高载荷下的干摩擦磨损实验研究,测定不同载荷下涂层的摩擦系数,观察涂层的磨损形貌,测量涂层不同载荷下的磨损失重量,探讨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外加载荷的增加,激光熔覆层的摩擦因数变化很小,其值在0.65~0.83,具有很好的摩擦稳定性,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逐渐增大,但不同载荷下涂层的磨损机理不同,在100N的较低载荷下,涂层以磨粒磨损和刮擦磨损为主,随载荷增加到200、300N时,磨损失重的主要原因是切削磨损和磨粒磨损,当载荷超过400N时,涂层的磨损形式则以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剥落磨损的复合磨损形式体现.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中CuCrMo-4Cr9Si2摩擦副在300 ̄500℃温度区间、无润滑条件下接触载荷对磨损的影响,从中找出载荷、温度与磨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将一种铜钼球墨铸铁经正火及经633K等温淬火后,研究了激光表面硬化对它们的组织与滑员性能的影响。滑动磨损试验方法为在接触应力下与经热处理到HRC62-64的GCr15钢对磨。结果显示对于等温淬火球铁,激光硬化层中马氏体片的尺寸与基体奥氏体-贝氏体中的铁素体板条尺寸相近,认为这是一种组织遗传现象,研究结果还表明奥贝球铁的耐磨性优于珠光体球铁,而激光表面硬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基体铸铁的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0.
AZ91镁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2000型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在低、高转速干滑动摩擦条件及不同载荷(50、100、150、200 N)下 AZ91铸造镁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结合分析镁合金试样的表面温度、磨损表面形貌、磨屑的物相组成特点,探讨了载荷和转速对镁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AZ91镁合金的磨损量随着载荷与磨损行程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载荷较小时,材料的磨损机制以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随载荷与速度的增加,磨损机制逐渐发生转变;在高速及较大载荷(150、200 N)下,镁合金表面的温度显著提高,其磨损机制已转化为以剥落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1.
Ni,Si,Mn和Ti对高强度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合金化方法,并借助金相、SEM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Ni/Si,Mn/NiSi和Ti对纯铜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Ni和Si均有提高合金组织稳定性的作用,但Mn,Ni和Si的加入不能有效地阻碍合金组织在高温下的长大.Ti,Ni和Si的加入还大幅度提高了合金强度.含w(Ni)=6%和w(Si)=1.42%的铜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了907MPa,同时,合金的导电性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了强度和导电性的良好匹配.然而:Mn,Ni和si的加入没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反而使导电性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高温销盘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温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该试验机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该试验机能在1000℃范围内对各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摩擦磨损特性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以WC-(5,7,9)Ni硬质合金与SiC陶瓷材料为摩擦副,在MMU-10型屏显式材料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该摩擦副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不同压强、不同滑动速度时的摩擦磨损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压强一定时,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WC-Ni/SiC摩擦副的摩擦因数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当滑动速度一定时,随着试验压强P的增加,摩擦因数逐渐减小;摩擦因数还随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硬质合金的磨损量随材料的硬度降低而增大;当滑动速度0.95 m/s时,摩擦副材料的磨损机制与合金成分和试验压强P有关,当p=0.015 MPa时,WC-5Ni/SiC为粘着磨损,WC-7Ni/SiC和WC-9Ni/SiC表现为粘着和磨粒磨损综合作用机制;当p=0.60 MPa时,3种摩擦副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4.
稀土对锌—铝—铜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n-Al-Cu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研究其对合金中各相的形成过程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可以细化晶粒,其中以稀土加入量0.06%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张春松 《科技资讯》2012,(15):108-109
镍基合金材料在600℃以上高温中具有高强度,抗氧化性及耐腐蚀性的优良性能,常常用于航空,核电等重要领域。在对其切削加工时,一般采用冷风切削技术。也就是在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等类似工件材料切削时,使用-30℃-60℃的低温冷风喷射到切削区,同时使用微量的植物油代替润滑剂,达到控制高速切削时切削区温度的目的,从而有效减小刀具刃的磨损,进而减少表面粗糙度。本文阐述通过设置不同的切削实验条件,对高温合金材料进行高速切削,分析不同条件下刀具刃磨损情况,并就刀具磨损的深浅程度对加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铜合金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受磨损、腐蚀的作用而发生失效.对这些失效的部件进行性能恢复,尤其是原位的恢复,相对更换新件来说,效益是非常可观的.采用电火花堆焊设备,以铜合金为基材,以相同成分的铜合金圆棒为电极材料进行堆焊,可获得冶金结合的界面.采用扫描电镜对堆焊层的成分和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根据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分析了堆焊过程中的缺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金属摩擦副滑动磨损机理及固体润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铜合金电接触材料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制的一种铜基电接触材料(Cu-Ni-X)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固溶和时效处理对此材料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合金电接触材料在1160℃×8h固溶处理,可获得单相固溶体,硬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再经500℃×4h时效处理,有新相析出,硬度上升,使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均得到提高,可满足其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体磨损的塑性变形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形接近圆形的标准石英砂磨料颗粒及不同硬度金属材料开展三体磨料磨损试验,结果,材料主要以塑变疲劳磨损方式磨损,滑动磨料对塑变疲劳磨损的贡献要大于滚动磨料;三体磨料磨损系统中第二体材料对材料磨损性能有影响,随着第二体材料硬度的增加,磨损量在一定的硬度范围出现峰值,这说明在三体磨损中,切削磨损和塑变疲劳磨损可以相互转换,其中塑劳磨损有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奥贝球铁的无润滑滑动磨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铜钼奥贝球铁在按触应力下与GCr15钢对磨时的无润滑滑动磨损。结果表明当载荷小于98N时,奥贝球铁比GCr15耐磨。磨损过程中的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是这种材料具有良好耐磨性的重要原因。观察到了轻微磨损向剧烈磨损的转化。轻微磨损的机制是氧化磨损与分层机制;而脱层与分层机制则为造成剧烈磨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