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木霉菌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4  
杨合同  唐文华 《山东科学》1999,12(4):7-15,20
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防治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木霉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杀伤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作用机制多种多样。除了从自然界分离筛选之外,木霉菌的诱变育种改良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及基因操作已有效地应用于木霉菌的改造。木霉菌的大量生产技术以及蓖剂的制备技术也有较大发展,已经有10多种商品化制剂。木霉菌的筛选技术是需要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其发展则离不开对生态学和作用机制的详细了解。  相似文献   

2.
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同翅目:木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我国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它们是:肖个木虱属Triozidus gen.n.,五加肖个木虱Triozidus acantho panaicis(属模式种)、白桦肖个木虱T.betulus、杭州肖个木虱T.hangzhouicus、黄盾肖个木虱T.flaviscutatus和棒突肖个木虱T.fustiformis spp.n.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断裂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以吐木休克断裂带为界将研究区划分为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在对吐木休克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该断裂带是沿着断层传播褶皱或断层转折褶皱轴面形成的右行逆冲走滑断裂带,对早期构造主要起破坏作用,它控制了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吐木休克断裂带的出现与印藏碰撞垢远距离效应有关,其形成开始于老第三纪,至今仍处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4.
对象牙色工艺木扇等样品的试制与产品的批量生产系统性、以及产品性能和废水环境检测等现代技术对传统制扇技术改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石斑木的扇坯进行漂白处理并制成高档精致的象牙色工艺木扇(又称“玉檀扇”)是可行的;研制的象牙色木扇产品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要求,漂白脱水后的木扇变形小、成本低、正品率高,并达到环保要求;拓宽了高档工艺木扇的材料来源,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改善了工艺木扇的性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在疫木中迅速定殖扩展且能抑制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的木腐真菌,在抑制松材线虫生长的同时快速降解疫木的木材成分,从而实现疫木中松材线虫在被媒介昆虫传带前就被大幅减少或不能正常进入蛹室,即在侵染循环的疫木环节即被阻断的目标,为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将2 000条松材线虫接种至培养成熟的不同木腐真菌菌落上,通过室内平板试验测定不同木腐真菌对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其次,将黑松木块接种至筛选获得具有抑制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作用的木腐真菌菌落上,探究其对黑松木材的降解作用。以此筛选出能明显影响松材线虫生长繁殖且具有分解木材能力的优良木腐真菌;最后将筛选获得的优良木腐真菌经大量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繁殖后接种至田间当年染松材线虫病60 cm长的伐倒松木木段上,分别于接种后的120和150 d用电钻钻孔取木样,后将木段劈开,收集天牛蛀道周围的木样,分离并统计木样内松材线虫数量,比较接种前后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的变化,分析木腐真菌对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的影响。【结果】在室内培养茯苓菌的平板上松材线虫不能成活,在黄孢原毛平革菌、B18、C11和D16菌落上松材线虫的生长和繁殖也明显受到抑制。以接种茯苓菌后木材的质量损失率最大(7.30%),其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也最强,分解率分别为19.21% 和29.65%;分解木质素能力最强的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分解率达到31.59%。在田间接种试验中,接种同种木腐真菌,以接种液体培养菌丝的效果优于接种固体培养菌丝的。不同木腐真菌中,以接种茯苓后减少疫木内的松材线虫数量显著优于接种其他木腐真菌处理的。接种茯苓液体培养菌丝和固体培养菌丝150 d后,均可最大程度减少疫木内松材线虫数量,减少率分别为74.51% 和65.78%。接种茯苓液体培养菌丝后天牛蛀道的松材线虫数量较接种前减少了65.45%。【结论】茯苓在室内外分解松木和减少疫木内松材线虫两方面效果均最佳;同种木腐真菌,以接种液体培养菌丝的效果优于接种固体培养菌丝的。研究表明,采用不利于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的木腐真菌进行松材线虫病的疫木除治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豆兴远 《甘肃科技》2008,24(5):153-154
通过在舟曲林区沙滩苗圃、茶岗苗圃进行楤木(Aralia chinensis L)种子育苗和插根育苗试验,均取得了成功,为建立楤木基地提供了育苗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了木虱总科Psylloiea个木虱科Triozidae的一新亚科、一新属及一新种,即裂个木虱亚科Carsitriinae、裂个木虱属Carsitria和赵氏裂个木虱Carsitria zhaoi。  相似文献   

8.
木蝴蝶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园林观赏植物和中药植物。在调查研究攀枝花市野生木蝴蝶的分布、生境和生物学习性的基础上,通过繁殖和栽培试验,掌握了攀枝花市人工栽培木蝴蝶的技术方法。本文报道了木蝴蝶的分布与繁殖、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林阳武  郭琼霞 《武夷科学》2006,22(1):172-175
本文通过对木蠢象属的榛梢木蠢象、白松木蠢象和喜马拉雅杉木蠹象3种检疫性: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的区别比较,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实际,提出防范入侵我国的检疫措施,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好我国的松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不同食用菌上分离到57株木霉,按Rifai和Bissett的分类系统共鉴定出6种木霉: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拟康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哈茨木霉(Trichodema harzianum)、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viride)、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和非钩木霉(Trichodema inhamatum)。首次从白灵菇的培养基质上分离到了非钩木霉、康氏木霉和拟康木霉,后两种是食用菌上木霉的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50.87%和26.32%。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轻型木桁架节点分类形式。将齿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加入到齿板连接桁架的计算程序中,运用Fortran90语言编制了可行的齿板连接轻型木桁架的计算程序.该程序对我国木结构技术齿板连接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华盖木     
如果你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一定还记得1986年我国发行的那套“珍稀濒危的木兰科植物”邮票:1个小型张和3枚邮票。其中小型张上的华盖木、大果木莲以其巧妙的构图、精湛的工笔和鲜活的色彩完美地再现了木兰科植物的自然之美,至今它仍然是我国植物题材邮票中的精品之作。20年过去了,能有幸一睹华盖木风采的人至今也是凤毛麟角。其实,就是科学家对它也是知之甚少,更不要说一般公众了。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木蝴蝶中木蝴蝶苷A和木蝴蝶苷B的定量分析法: 采用COSMOSILC18MS Ⅱ(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 以V(甲醇)∶V(ρ(磷酸)=0.2%)=4∶6为流动相进行洗脱, 流速1.0 mL/min, 检测波长278 nm, 柱温25.0 ℃. 结果表明: 木蝴蝶苷A的线性范围为0.050~2.0 μg(r2=0.999 9), 平均回收率为101.14%,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 木蝴蝶苷B的线性范围为0.050~2.0 μg(r2=0.999 9), 平均回收率为100.41%, RSD为2.26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形成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从人类发展进程、工具产生条件和相关历史证据看,史前人类木器时代是客观存在的,在进入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木器时代。木与人类相伴的历史最为久远,人们与木相关的实践活动最为普遍和广泛,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形成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借鉴人类过去的历史,“木”之道可望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兵 《科技资讯》2014,(14):95-95,97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人们生活和商贸活动中主要还在大量使用机械杠杆式衡器和十分落后的木杆秤。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计量人员当台秤、木杆秤出现故障时,能针对不同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就要对台秤、木杆秤的构造、工作原理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具体故障具体分析。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一下台秤、木杆秤的原理及其构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技术对松材线虫病疫木板材进行除害处理并获得成功。通过对相关技术指标的测试,计算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ekle)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matus Hope)致死临界温度及不同厚度、湿度板材的有效处理时间。该项处理技术能够100%杀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板材内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符合国家对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的要求。经安全性和稳定性测试,微波泄漏量低干国家标准,微波输出功率稳定,输送系统运转正常。该项处理技术高效快捷、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先进适用,可用于一定厚度板材的检疫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17.
植病生防木霉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不同植物根际的38株木霉菌菌株(包括哈茨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和绿木霉菌)进行了棉花立枯病盆栽防治试验以及用290条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38株木霉菌都能够降低病害严重度,按照防治效果的高低,38个菌株可以分为6个组。共有59条引物产生多态性扩增条带,根据UFGMA聚类分析,其中9条引物(S1,S42,S60,S122,S146,S147,S171,S180,S181)在防效最高的菌株中产生相近的与其他菌株不同的扩增条带,表明这RAPD技术可以用于本霉菌类生防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木纤维的表面特性,通过测取接触角和计算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木纤维的表面张力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25℃时,杉木、杨木和竹木纤维表面张力分别为46.75、40.01和31.01 mJ/m~2.经高温处理后,杨木纤维和竹木纤维的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了16.39%和14.16%;而且,木纤维表面张力的极性部分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表明高温处理后的木纤维更适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木纤维改性对聚氯乙烯/木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木纤维先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浸泡,再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的两步改性方法,与只用硅烷偶联剂对木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相比,聚氯乙烯(PVC)/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有明显提高,改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发泡木丝板周晓燕关键词木丝,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根据大量资料和预备试验的筛选,确定轻质发泡木丝板的原料为杨木本丝和聚氨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质量轻,保温性能好。附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杨木来源广泛,易于加工;两种材料的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