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高校在防范和处置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机制建设方面,有必要引入和构建应急预案措施和制度。通过对江西省某高校学生涉足网络借贷案例库提供的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这一群体参与网络借贷存在多方面的风险点,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这些风险,高校应当在准确识别和科学评估风险的"致灾因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网络借贷事件初步曝光、中度曝光和严重曝光三个阶段分别设计和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2.
制定了港口码头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应急措施调查体系,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为例,分析了港口码头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措施调查的重点内容与关键环节。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查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情况、保护目标的变化与影响,收集项目的环境风险应急设施、应急预案、联防机制以及应急演练等相关资料,分析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系统的有效性,从而验证了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应急措施调查体系的可行性,为港口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措施的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交通运输应急行动的特点,详细剖析了应急预案体系纵横向结构,并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应急预案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市州一级的交通部门的应急相对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川省交通行业应急体系,期望能有效解决"上下不协调、左右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湖南省安监局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为主线,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预案管理为重点,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保障措施,夯实应急管理基础,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了事故预防和抢险救援工作。打造一个平台"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各级各部门以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为目标,以"一案三制"建设为抓手,  相似文献   

5.
在开放性与流动性日趋明显的现代社会,危机的跨域性愈发显著,如何构建灵活高效的跨域风险应对机制,提高我国跨域危机应对能力,成为当前应急管理研究的重点.日本首都圈已经积累了针对跨域风险应对的成熟合作经验,文章从"一案三制"视角出发,通过对中日首都圈跨域危机应对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我国首都圈在跨域危机应对预案、体制、法制、机制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需要从建立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危机应对体系、完善跨区域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整体性跨域危机应对体制、完善跨域危机应对的法律体系、拓展跨域危机应对参与主体5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当前,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态势仍未彻底改变,环境应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要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数量和事件危害,围绕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测、指挥、协调、处置、救援等各环节建立起一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符合实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不失为一个长远之策。本文在研究甘肃省环境安全现状基础上,系统梳理我国"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内容,探讨从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基础能力、应急保障、监测预警四个方面实现提升甘肃省环境风险管控能力,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对策,由此构建出一个科学、完整、实用的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为甘肃省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陆荫 《甘肃科技》2012,28(6):40-41
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甘肃省环境应急监测为例,就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完善预案等方面的体会进行回顾,思考应急管理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从环境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笔者的想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何飞 《科技资讯》2008,(30):124-125
本文结合某拟建电石项目实例,详细分析电石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环境风险识别与分析、事故环境风险预测分析、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卞正茜  陈锦燕  王静  杜浩 《科技信息》2013,(17):463-464,483
本文从档案管理的专业角度简介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安全生产预案、相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预案及应急监测,探索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相关性,突出环保部门参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处理的重要性,将三门学科融合构建城市环境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库,将事故预防、影响、监测和处理处置过程整合、创新成为综合性的成果。突发城市环境事件预案库是"数字化"、"信息化"城市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张建  何珑 《海峡科学》2008,(7):39-40
通过对环境事件全面分析,阐述了环境事件应急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通过对多种危险品的分析和归纳,对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应急预案生成、应急报告生成,建立环境事件应急综合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照"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总结了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从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给出了"金课"建设方案:重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总结提升、课后创新实践三阶段教学模式,及理论学习、实地观摩、模拟演练和综合实践四步教学法,结合课前作业、课堂表现、小组任务、调查报告的重过程多主体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重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些灾害事件不仅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暴露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效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化建设进程。该文首先总结了陕西省近年来制度化建设进程和取得的成效,其次,指出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控中依然存在的三大风险问题,即预警基础薄弱、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应急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制约着陕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并分别构建了制度组织体系、源头管控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五大体系,为自然资源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预防与救援的无缝对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近日发布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据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编制了专项预案和保障预案;许多市(地)、县(市)以及事企业单位也制定了应急预案。至此,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经过70年探索,中国形成了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统筹在应急管理部,它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  相似文献   

15.
液氯泄漏的环境风险评价——以自来水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自来水厂为例,采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风险后果计算等方法对液氯泄漏进行环境风险评价,计算风险值,了解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减少风险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分析,根据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特点与全过程管理的思想,以辽源市拦河闸水源地作为研究实例,运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前台开发技术,对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进行了数字化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对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水源地区域范围内相关污染源等数据的快速查询,而且可以满足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需求,为管理部门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应急预案作为“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制、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历史的观点来看,21世纪以来,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从初步形成向优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分清晰。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在“非典”疫情的影响之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政策引导和组织助推的共同合力作用之下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70年探索,中国形成了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中国应急管理统筹在应急管理部,它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  相似文献   

19.
周良 《科技资讯》2013,(3):148-149
环境应急监测是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针对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应急监测工作分析了当前影响应急监测工作快速化的多种因素,并且从4个方面提出了快速响应和高效监测的对策和建议,指出只有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实行科学可行的应急监测预案和程序,构建科学快速的应急监测组织体系才能够切实提高应急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加油站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其类型,成因,概率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