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至十五条列举了该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等11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呈现出新的形态,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对反向假冒、比较广告、新型混淆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等具有不正当竞争性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将这些行为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内加以规范,以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通常作为兜底条款起补充作用,对于王跃文案,该法有两项可供选择的具体规定,而法院的判决适用了一般条款,属于法律适用错误.适用一般条款应遵循如下步骤:首先,应对法律规定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逐一审查,在确定本案不属于任何法律规定的具体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才能适用一般条款:其次,在适用一般条款时,应比照具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范目的和类似行为进行认定,积极运用个别类推和整体类推等方法填补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三种商业混同行为.商业混同行为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危害极大.然而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如不正当模仿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以及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混同行为等却因为法无明文规定而得不到有力的规制.建议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新类型的商业混同行为的规定,以完善竞争立法.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8条规定的是质物间接占有的情况下如何成立质权以及如何防止债务人与占有人妨害质权的内容。本文要关注的是这一法条的后半部分,即如何防止债务人与占有人妨害质权。按照该条规定,质权成立后,占有人按照债务人的指示处分质物的,该处分行为无效。从这条规定的本意来看,是想通过法律直接规定处分行为无效来否定债务人和占有人的处分行为,使法律关系恢复到处分行为发生前的状态,使质权人仍然可以通过间接占有的方式占有质物从而维持质权的存在。但法律规定此种行为无效似乎忽视了该处分行为的受让人,而该受让人可以依据善意取得制度而获得质物之所有权,这必将导致与本条规定完全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立法宗旨之一的同时实质上并未将消费者利益保护具体化。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会给消费者利益带来隐性损害,《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必要加强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其对策是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层面,论述了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的理论依据,简要分析该法关于保护未注册商标的规定,最后着重就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的若干立法构想,以期能对未注册保护的理论研究以及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杨雷 《科技信息》2011,(21):I0403-I0404
本文以腾讯和360公司之间的纷争为题材,在分析其竞争关系的基础上,依法对360隐私保护器、360发布扣扣保镖和腾讯宣布在装有360的电脑上停运QQ软件三大事件各自的性质进行法律分析。腾讯的行为构成商业诋毁和采用非法技术手段的不正当竞争行为,360的行为构成附不合理条件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虽然《侵权责任法》对网络侵权加以规定,但其规定是非常简单的,比起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对该法第三十六条的适用会遇到不少难题。笔者在解读《侵权责任法》关于网络侵权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缺陷,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以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相互攻击抹黑对方为索引,引出网络公关行为侵权事实,及其解决方法,最后提出笔者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该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由于当时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多见.而且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社会生活状况、立法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不能很好地予以规制,在层出不穷的新型的有违于竞争原则的但又界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效力明显的减损了,其效力已经脱离了其立法主旨.  相似文献   

10.
侵权法立法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在人们行为自由和权利保护之间实现利益平衡。过错归责、自己责任和构成要件等是侵权法一般利益衡量的利益平衡机制。无过错归责、规定过错和因果关系推定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特殊利益衡量的利益平衡机制。侵权责任法第87条以分配正义理论,侧重被害人救济,扩大对人们行为自由的限制,但是它突破了既有侵权法理论对分配正义理论的适用模式,导致其所规定的责任承担没有侵权法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谈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由于当时我国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多见.而且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社会生活状况、立法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调整范围、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许多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出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这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不能很好地予以规制,在层出不穷的新型的有违于竞争原则的但又界于合法和违法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效力明显的减损了,其效力已经脱离了其立法主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正当竞争又有了新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具有其自身特点,对其治理应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敏 《科技信息》2008,(11):177-177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于1993年,至今已有15年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行规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距离,暴露出许多问题,执法工作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它的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反向仿冒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的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的行为。对反向仿冒的法律规制在国外早已出现,不同国家基于对反向仿冒性质的不同认识,分别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范。新《商标法》将反向仿冒作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明确予以禁止,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反向仿冒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配合作用,才能有效规制反向仿冒。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以竞争关系的存在为基础,若仅以直接竞争关系为前提,那么不利于经营者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但是如果不顾及竞争关系,那么市场秩序将会遭到破坏。因此对竞争关系做出客观的界定是必要的,在承认直接竞争关系的前提下,部分间接竞争关系也可以作为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高枕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5):9-10,13
反向仿冒是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的行为。对反向仿冒的法律规制在国外早已出现,不同国家基于对反向仿冒性质的不同认识,分别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范。新《商标法》将反向仿冒作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明确予以禁止,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但反向仿冒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配合作用,才能有效规制反向仿冒。  相似文献   

17.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学界已有诸多论述,但往往是谁包含谁的论述居多.如果从财产权利立法的局限性入手,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向立法、义务立法,则对知识产权保护有独到之处;在权利外部,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因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配合,才能有效地防止知识产权的跑冒滴漏,才能在权利人与竞争者、社会公众之间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反淡化的规定存在着很多不足,商标"淡化"的概念和保护对象不明确,法律救济措施不利等,都要求必须尽快完善其在商标反淡化方面的立法,以便更好地维护驰名商标在公众心中的声誉与形象。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企业的价格权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比较了“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与国际倾销的区别。认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是经营者自主行使其价格权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正当性,法律不应予以禁止。  相似文献   

20.
上诉机构在中国稀土案中判决中国无权引用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为《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1.3段辩护,理由是该段落虽然与GATT第8条存在文本关联,但是该款并不对出口税施加限制。上诉机构的裁决虽然从法律解释技术和方法来看无可厚非,但是在此案中相关文本阙如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僵硬的文本主义解释方法,不利于维护WTO法律制度权利与义务的完整和统一,剥夺发展中国家能够采取的有限的公共政策措施之一也凸显了判决的公平性与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