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在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热力学原理阐明人类生态系统动态过程机理,指出人类生态系统具有5大功能特征:整体效应;区域效应;层次效应;反馈效应;循环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形成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从人类发展进程、工具产生条件和相关历史证据看,史前人类木器时代是客观存在的,在进入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木器时代。木与人类相伴的历史最为久远,人们与木相关的实践活动最为普遍和广泛,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形成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借鉴人类过去的历史,“木”之道可望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生活世界中,设计作为人类的一种创制性活动,呈现为一种人的欲望、技术和智慧的游戏;在这种创制性游戏中,人类根据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规律,来制定游戏的规则,使设计产品,总是按着人类的规定来生成;为人服务,使人成为自由的人,已成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在现代社会里,设计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在人与设计的相互生成中,人类的生活世界变得和谐。  相似文献   

4.
高峰 《创新科技》2010,(2):62-63
<正>起源于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堪称人类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150年来,人类通过世博会这个舞台展示聪明与才智,促进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  相似文献   

5.
人类自从有了比较丰富的思维活动以后,就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起源.由于社会生产力及文化状态的不同,探索的结果也不同.从原始人类到古代先民直至我们现代人,对于人类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解释.原始人类对于自身起源的探索与图腾崇拜分不开;古代先民对人类起源有着各种神话传说;现代人由于世界观与信仰不同,  相似文献   

6.
石之文化     
<正>石头是人类最早的朋友与伴侣,有了这个忠诚的朋友与无言的伴侣,人类才从蛮荒之中一路走来:居于石窟中内,夏避风雨、冬度严寒;运用石具之功,获取猎物,制作用品,诸如此类。于是,人类开始与自然世界结合,产生了第一代生产工具——旧石器与新石器;形成了人类最原始的产业——围捕狩猎,从而促进了人类最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悬着的"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的人类,终于看见了脚下芸芸众生的生存价值,特别是看到了梯脚旁边那些"表亲"呻吟与痛苦的模样。若没有了它们,人类还能"向上"攀爬多高、多久?与"表亲"相比,人类的远祖有太多的"先天不足"。但是,或许正是在强烈的生存欲望引导下,人类远祖的智能才有了特殊发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强调指出,“协调论”是当代正确处理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指导思想,并据此提出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应大体上遵循以下一些规律:1.人类的发展活动(包括人口的繁衍和经济活动等)必须同地理环境的容量相适应;2.人类开发利用和改善自然的活动,必须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3.人类开发利用和改善自然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4.人类确定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结构大体上吻合;5.人类要消除对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必须依靠全面正确地选择能源及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6.人类与地理环境协同创造世界物质文明,既要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又必须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歌AlphaGo与人类围棋高手对弈的结果,震撼了国际棋坛,也在公众舆论中激起了波澜。面对人工智能咄咄逼人的挑战,人们会产生疑问:人类该如何应对?为了澄清这类疑问,本文解析人工智能的基本涵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和人类智慧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人工智能机器的能力界限、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人类与作为人类聪明助手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和谐相处之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研究走向,着重阐述了人工智能理论创新的机会,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继强  郭亚妮 《甘肃科技》2010,26(23):85-88
重新界定了科学管理概念新的内涵;进一步指出科学管理在全球化进程中与时俱进的重要战略意义;人类社会要向更高级的阶段演进,中国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要发起新一轮的制度创新与科学管理革命;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决策与科学管理的关系,真正做到科学管理上的与时俱进;管理者、被管理者与科学管理——人类本身面临着新的革命,进而提出大科学管理的概念;人类不应再自相残杀,而应一致采取应对自然灾害、来自不可预测的其他方面的未知风险的科学管理;因而科学管理应发起新一轮的特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以发表的中国北方史前文化遗迹的14 C年代数据为依据,作为指示人类活动强度的指标,并统一校正为日历年,按照百年分段分区进行统计整理,发现:11.5~8kaBP为第一阶段,中国北方人类活动较弱;第二阶段为8~4kaBP,人类活动持续增强,在4kaBP前后达到顶峰;4~3kaBP人类活动记录有所下降。聚类分析表明,中国北方全新世人类活动可以分为北方亚区、河南和陕西3类,北方亚区人类活动在4kaBP达到鼎盛,随后开始衰落,这一衰落与当时季风强度迅速衰弱有关;季风衰弱后的3.6kaBP河南成为活动中心,这一演变规律与中国早期国家夏商活动中心地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基本主题是人类的存在。昆德拉站在时空的交汇处,在人类宏大的存在哲学命题下,探索生命处于失重状态下的精神世界;同时,在轻与重、灵与肉、偶然和必然的二元理性关照中,通过对人物栩栩如生的刻画,为人类提供了化瞬间为水恒、融无限于一指的历史镜子,照射出人类永远无可奈何的生存窘况。  相似文献   

13.
系统厘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复杂关系及研究进展与研究趋势,对于应对全球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十分重要.本文从土地利用/覆盖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3个方面,总结了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主要由土地利用类型、格局和强度的改变引起;2)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通常用来解决减贫、生态系统健康、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本方面的问题;3)在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方面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主要包括多尺度关联、驱动力分析、不同人群特征及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偏好的关联,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王国栋 《石河子科技》2007,(5):20-20,24
<正>1环境保护在石河子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15.
有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人都认为,应该把部分原始栖息地留给野生动物,让其在天然的环境里繁衍,与人类共同生息;可是人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使地球上其他生物加速的灭绝;请不要忘记这样一个绝对的事实,一旦地球上只剩下人类,那么人类社会的末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城市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污染等生态破坏现象也由城市逐步扩散  相似文献   

17.
 以历史为线索,从设计思路和技术特征两个方面对“深蓝”和AlphaGo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深蓝”依赖人类在国际象棋领域的经验,借助强大的算力与算法实现了对人类的超越;20年后的AlphaGo,虽然最初的版本也是利用人类经验而获得成功的,但是它的不断进化却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人类经验具有局限性。放弃人类经验、完全采用机器自对弈经验的AlphaZero,不但具有最强的围棋对弈能力,而且同时具备国际象棋和日本将棋的最高棋力,3种最强技能集于一身。机器下棋的这一历史线索揭示了在棋类游戏中,囿于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较之于机器在短期内所形成的“经验”已不占优势。在巨大的算力和不断完善的算法的支撑下,借助于机器自身“经验”,机器可以做得比人类更好。未来,“放弃人类经验,依靠自身经验”的机器将有可能在更为复杂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承认宗教在人类历史中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讨了宗教的正面效应。宗教的同化作用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种族融合;宗教的凝聚作用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许多国家和民族利用它战胜外敌,求得生存和发展;宗教在客观上也为人类的艺术和科技的进步起过促进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宗教政策,对宗教和宗教活动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9.
在法律文明发展史上,人类精神总是循着已然的法制构建探索深邃的本质基点,并将这一基点定义为人类理性。从而,出现了应然的人类理性与现实法律的二元模式。在法的实践探悉中,自然法与实在法曾经一度对立;而其后频繁的派系较量与沟通,推动此种对立模式历经嬗变,逐步重构,建立起自然法与实在法的新二元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人地关系认识史上,人类最先把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看成人类一切活动的主宰;随着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入,人类认识到,人是可以战胜自然、利用自然的,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现象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经过深入研究,人们最终找到了既不牺牲未来子孙后代生存需要,又能满足我们这代人需要的生存模式--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