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循环式远动规约作为数据报文的组帧结构,根据无线数传电台通信信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召调式通信方式,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配电监控系统无线通信协议.该协议可以防止无线杂波干扰信号对数据分析的影响,又可高效地完成接受各子站的数据传输、控制和参数设置任务.通过实际项目运行表明,该协议具有循环式CDT规约和召调式Polling规约的优点,又避免了各自存在的缺点,适合无线远程监控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面向机载武器系统的仿真测试,建立总线通信仿真测试平台,研制ARINC 429总线通信智能模块.针对机载武器系统中基于数据帧的总线通信方式,提出了缓冲区资源自动配置算法及其实现方案.在通信过程中根据各信道数据帧的特征和信道流量统计信息,动态分配信道缓冲,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减少丢帧.  相似文献   

3.
刘勇 《科技信息》2012,(35):I0464-I0464
变电站IED设备接入监控系统通信存在的缺陷始终是困扰运行和维护人员解决起来又比较棘手的问题,尤其是站内主网与IED设备间通过规约转换实现通信的通信网络间出现异常或中断的故障,往往导致站控层数据不能上传至监控主机,无法实现预期对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操作性提出的要求。本文对变电站通信规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对规约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因IP分配受限而造成的电力通信传输延时与信道冲撞等问题,设计了基于IPv6的电力通信网多信道协作路由跨层控制系统(跨层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部分通过IPv6技术建立通信协议栈,并利用数据库、处理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现跨层控制.软件部分利用协议栈生成的信息搭建路由控制系统,并借助多蚁群优化算法寻找电力通信网中多信道协作的最佳通信路径,实现电力通信网多信道协作路由跨层控制.将多蚁群-跨层控制算法与蚁群算法、牛顿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蚁群-跨层控制算法延时保持在0.03 s左右,当任务数量小于100时没有出现节点冲撞现象,吞吐量大于520 MB/s,说明系统具有较优的路由跨层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饶棋  付春燕 《科技信息》2013,(6):293-294
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地铁二号线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接口类型及通信规约,总结了目前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接口通信和网络结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无线网络新技术标准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应用中的优越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有为 《甘肃科技》2013,29(7):98-99
通过介绍甘肃省武罐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了电力监控系统通过隧道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高速公路隧道群区域内供配电设备数据的采集、远程监控、设备保护和控制管理等内容,为甘肃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和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海珍 《科技资讯》2010,(31):55-5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运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负荷进行监控、管理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重点解决了用户则设备的开关仿真和电能表二次电流的产生原理等难点,使模拟的负荷系统更加符合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适应帧长技术重传次数受限的SW-ARQ系统时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实际通信中数据帧的重传次数受限,构建重传次数有限的自适应三模式SW-ARQ系统.系统中采用自适应帧长技术,根据连续收到的应答帧ACK或NAK的个数将信道噪声状况区分为低、高和很高3种状态,并考虑不同状态下发送不同帧长的数据帧,用发送相邻两帧间的时延τ和数据率R表示不同状态下发送一帧的等效时延,建立准确描述系统传输机制和原理的Markov模型及其稳态方程,求得用信道错误率表示的系统各状态的稳态概率和不同状态下分组发送次数的条件概率,进而求得准确的系统时延解析式.最后在MATLAB环境下对系统的时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提供更小的服务时延,尤其是在信道错误率较大的环境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了在VxWorks系统下实现设备和数据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相应机制,并采用有限状态机(FSM)解决了串行数据通信的帧同步.文中重点分析了采用计数器信号量解决多进程同步通信,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本文的方案可以推广到串行设备以外的其它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该文所研究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具有电能计量、分时计量、最大需量计量、监控、监测、事件记录、自检、负荷使用曲线记录等功能,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RS-485实现了主管理机与下层控制器之间的远程通信,并通过锁相环电路采集分析所需要的信号。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FCS的工厂电力监测系统,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及软件设计采用了一种PTS的A/D转换方式,同一般的中断服务程序相比,节省了CPU资源.提出了八次采样去极值滤波法,有效的减少外界信息的干扰.系统可以完成对配电网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并可在主控机上显示电力监测系统的配置和相应的参数.该系统能提高工厂电力监测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计算机与多种电能表的通信和数据采集,构建了一种基于设备语言报文规范(DLMS)的电表负荷监测软件设计方法,介绍了DLMS/COSEM通信协议,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与软件设计方法,介绍了建立对象模型、通信参数配置、建立连接和数据采集等模块设计.软件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DLMS/COSEM通信协议,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绘制负荷曲线,数据归档入库,利于维护和查询,克服了现有电能表通信控制软件兼容性差、互联性差等缺点,并在多功能电表监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沈志祺 《科技信息》2011,(13):503-504,490
数字式微机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变电站自动化测控装置。采用了系统化设计思想,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显示等功能整体设计,在变电站、发电厂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且广泛应用于电力、国防、化工等领域。采用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层分布式结构、开放的CAN总线和RS485网络接口技术实现保护数据在数据总线上交换,配合监控软件组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混合通信方式的分布式电能量采集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设计方法.系统由省电力调通中心节点、市电业局主站及发电厂或变电站节点等3层构成,各层采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实现了电能量数据的分布式采集和分析,保证电能量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同时性.同时,给出系统所采取的可靠性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电力系统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进行研究,介绍了远程监控实现的基本原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工作过程,并开发了一个监控系统。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该系统综合利用了网络通信的Windows Sockets技术、Web数据库技术扣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现连接在广域网上的一个网络设备对另一个监控设备的远程访问扣控制,该系统可以推广到许多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较好地解决坑口电网中各类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信息融合和全方位监控,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问题,结合韩城矿务局煤矿电网的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WorldFIP Bus / Internet新技术的坑口电网监控系统,分析了WorldFIP总线的技术优势,设计出了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图,阐述了系统功能、数据通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层次清晰,通信灵活,组态方便,具有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于环境较差的煤矿小电网实现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大型电气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其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人值班或边远处的大型重要电气设备可以综合应用微机控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工技术等进行远程监控 .以柴油发动机组远程监控系统为例介绍这种监控系统的设计 ,包括系统的硬件结构与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并探讨了其中可靠性设计这个主要技术问题 .巧妙地应用人工智能方法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相似文献   

18.
李玉森 《科技信息》2012,(27):145-146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保护插件,但是现存的电子保护插件测试设备,功能单一,其程序既繁琐又不太准确,因此,研制一种通用的煤矿电子保护插件测试系统有着迫切的社会需要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地震勘探仪器采集的大容量数据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比较数据传输方式,提出了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应用FPGA技术,研制了数据传输系统。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及传输协议。基于以太网供电原理,采用RS-485总线供电方式,实现48V直流能量与数据沿同一线对的叠加传输。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的起始标志,结合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实现位同步时钟恢复与数据帧提取,且检测时钟频率10倍于发送时钟频率。数传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串行编码数据流以20Mb/s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  相似文献   

20.
高可靠、灵活性好的视频监控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扩展,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特殊情况,讨论了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通信策略,设计了基于E1光纤信道的视频广域网,比较了基于轮询和复合包转发方式的通信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视频和报警信息的传输冲突难点,针对电铁专线监控的信道干扰及Internet等公用网监控的带宽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P/UDP/IP协议的视频传输体系结构.通过RTP协议的QoS反馈信息,可对视频源端的编码输出比特率进行动态调节,并给出了比特率调整的带宽控制算法.现场运行表明,基于该通信策略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可靠性好,通道利用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