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论二战后日本小农体制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经农地改革,日本农业确立了小农制经营模式,正是在这种似乎与现代农业要求不适应的体制的基础上,经20余年的发展,日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日本政府对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推动及采取的各种组织保障的措施,弥补了小农体制的天生不足,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地改革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日本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把日本农业从寄生地主制转变为现代的自耕农,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日本农地改革真正地对日本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吗?答案不能轻率。其日本农地改革给日本农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本文拟以从经济视角来探讨一下日本40-50年代的农地改革利弊。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治的现代化是日本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它起步于明治维新,成长于自由民权运动和大正民主运动,但夭折于昭和初期。日本政治现代化可说是历程曲折,道路坎坷。直到战后初期,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下的政党内阁制才确立,日本才真正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以来,日本的近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又高速增长,这一切,都与独特的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日本文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无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汉医的成功,使中国人产生了效仿日本建立现代医疗卫生制度的动机,直接促成了大批留日医学生的涌现。这一留学生群体回国以后,在20世纪初承担起传播西医学的职责,成为中西医学跨文化传通的中介,并在推动中国医学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历史事件既为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又在客现上造就了一批具有废止中医思想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7.
文天植 《科技资讯》2006,(22):104-104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由垄断资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为自身的利益而推进并迅速实现的。由于国情的原因,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在其实现过程中呈现出了独有的特点,而这又决定了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甚至高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日益现代化、都市化。这种状况与日本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使日本在二战后农村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其全面现代化的发展。城乡的均衡发展成为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特点之一,对于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倍受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的关注。17世纪中叶的中国与日本历史发展阶段相似,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考验,也同样有一个“闭关锁国”的阶段。然而日本顺利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入围世界现代化国家之列,而中国却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倍受蹂躏与屈辱。学术界通常将着眼点集中于“明治维新”,以此作为日本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却忽视了两国的“闭关锁国”并不完全相同。本试将目光集中到日本的“闭关锁国”时期,对其重新审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治现代化发端明治维新,但步入真正的民主化轨道则是在二战之后。日本走的是一条不同于欧美源发型现代化国家所走的政治发展道路,它是追赶型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因而在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但受社会制度和阶级的局限,现代日本的民主政治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致使处在世纪之交的日本政治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正在逐步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正处在由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转变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产阶层”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拨出巨款大力发展教育,由此为战后日本的发展培养了全方位的各类人才,也使日本很快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也正处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其政治现代化开始起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则是继明治维新之后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促使明治政府继续完成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立宪君主制,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以适应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产业及高科技曾使得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发达的工业社会,其间,人的观点也在发生变化。通常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分析认为,随着共同体意识的解体,人个自由度得以增大;小家庭的出现把人们从传统家族观念中解放出来;现代产业界对消费的鼓励也造成浪费的合理等等,昔日的价值体系因之而不复存在。然而,有学者通过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分析指出,日本现代化是建立在与此相反的价值意识之上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其政治现代化开始起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则是继明治维新之后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促使明治政府继续完成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立宪君主制,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以适应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5月披露的新外交指针中提出,要与欧美结成“特别的现代化同盟”,引进先进经营方法、科学技术,实现俄经济现代化。新指针并未提及日本。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18 98 -1911年 ,在清末军事现代化改革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 ,在外强的屡次侵侮下 ,清政府的军事观念发生转变 ,然后又经历了仿照德制练兵期 ,最后在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 ,出现了东渡日本考察陆军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两国现代化的社会历史基础,“对西方挑战回应”的态度以及传统文化结构与文化观念嬗变的差别,使中国现代化道路具有日本的现代化道路根本不同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在文化上不能以儒滨复兴为前提,只能以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以民族形式为形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根据,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根据。  相似文献   

20.
管理现代化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关键一环,在整个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首先面临的就是观念的转变。本从树立高等教育管理的市场观念、人本观念、创新观念和法治观念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管理观念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