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胆固醇修饰的氨基酸类有机凝胶因子CH-1和CH-2,并对其去除水中的亚甲基蓝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CH-2粉末能够去除水中的亚甲基蓝,CH-1与低毒的苯甲醇形成的凝胶也可以快速去除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对水中MTBE和BTEX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汽油成分苯系物(BTEX)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炭对BTEX和MTBE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乙苯>邻二甲苯>甲苯>苯>MTBE,其次序与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成反比例关系;椰壳炭是所考察活性炭中吸附性能最好、最稳定的炭型;在选炭的过程中,苯酚值可以有效地表征活性炭对于低浓度BTEX和MTBE的吸附性能.当苯系物与MTBE共同存在时,活性炭对于MTBE的吸附容量明显降低,对于苯系物的吸附容量基本没有改变.共存化合物的初始浓度越高,其竞争吸附效应越明显;相比单一竞争化合物,BTEX的混合共存更显著地降低活性炭对于MTBE的吸附.当BTEX和MTBE共存时,吸附性能较好的BTEX会将已经吸附的MTBE从活性炭上置换下来,导致了出水MTBE浓度突然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甲基叔丁基醚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李 《科技信息》2012,(33):417-417
甲基叔丁基醚(MTBE)为无色但有刺鼻性气味的易燃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无铅汽油添加剂。目前,MTBE已成为地下环境中的长期污染源,严重威胁土壤和地下水的公共安全。现阶段国内针对MTBE的研究较少,本文就该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现状,生物毒性及处理技术方面做一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水源水中存在的天然有机物(NOM)会严重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强化混凝能经济有效地去除水源水中的NOM,但对溶解态消毒副产品(DBP)前驱物的去除率不高。基于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NOM的新方法研究成为了热点。本文论述了吸附、预氧化、磁技术、生物降解4种方法分别与强化混凝联合去除水源水中NOM的研究进展,从技术原理、工艺条件、处理效果、运行经济性等方面对其各自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对比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描述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过程,采用静态间歇实验和动态土柱实验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饱和黏土中的吸附和迁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结果表明,MTBE在不同黏土中的吸附行为均可用线性方程描述,黏粒含量是土壤对MTBE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动态迁移实验中,借用反函数变化思路,提出利用实际渗流速度v确定非保守性物质在介质中纵向弥散系数DL和阻滞系数Rd的方法.与间歇实验相比,动态土柱法得到的Rd较小,仅为1.004,预示受到污染的土壤对MTBE几乎没有任何截留和净化能力.由此确定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为今后MTBE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治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一维土柱模拟装置上采用生物曝气技术去除饱和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通过实验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MTBE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Monod参数:最大利用速率、半饱和常数和生物得率.考察了在不同污染物初始浓度和不同微生物接种量情况下生物曝气对MTBE的去除效果及生物贡献率.实验结果表明:MTBE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和100 mg/L时,降解率分别为23.23%和12.08%,降解量分别为25.74 mg和26.75 mg.对于高污染物浓度,挥发是主要的去除机理.在初始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微生物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污染物总去除量的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决定了所能降解的污染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实用型固定膜催化氧化装置去除水中苯酚研究李田,严煦世通过实用型固定膜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水中苯酚的光催化氧化研究.试验表明,与光分解相比,光催化氧化具有氧化程度高,可实现完全矿化的优点.相近条件下固定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本项...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天津J水厂建立中试试验装置,考察了臭氧预处理工艺在给水处理系统中对有机物去除的工作效能,得出在试验所采用原水水质的条件下,臭氧投加量为1mg/L时,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具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其中以水中UV254所表示的有机物质的去除最为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沸石强化过滤的效果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沸石作为新型滤料进行了强化过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沸石不仅具有去除水中浊度作用,而且还可去除水中氨氮和部分有机物。在试验条件下,沸石对浊度的去除率在65%左右,对CODMn、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在10%、95%以上,对水中常见的3种微污染有机物LAS、三氯甲烷、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7.7%、44.45%、34%,且沸石作为滤料不会增加水中有害金属离子浓度。因此沸石强化过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提高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湖泊磷的富营养化近些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控制和去除湖泊内部富集的磷,可以将钙试剂投加入湖水中使之发生化学沉淀反应,生成磷酸盐沉淀来降低磷的浓度,降低水污染.该法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对设备要求不高的情况.本文就探讨了利用这种化学方法处理了污水中磷的过程,实验结果满足去除湖泊水中磷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治理吉林省长春市南湖水的磷污染寻找了技术出路.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Benzene is a toxic contaminant often detectedin high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allowable limits ingroundwater beneath petro- chemical plants.Theprocesses for removing benzene from groundwaterinclude adsorption by activated carbon,airstripping,chemical oxidation,and biologicaldegradation[1] .Pumping the benzene out of theground and treating itexternally is commonly usedbutis expensive and requires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method of in situ biological degradation isthought to be cost- …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型无铅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基叔戊基醚(TMAE)对正常人肝细胞系L-02的毒性作用,在较高浓度下,MTBE、TAME均对L-02正常人肝细胞的生长有影响,且TAME的毒性作用稍强,另外,用FT-IR法和^1H-NMR法研究了MTBE、TAME与人血红蛋白的体外作用,结果显示,MTBE、TAME与人血红蛋白无明显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某石化公司8万t/a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过程系统仿真平台建立了描述MTBE装置的数学模型,研发了仿集散控制系统和操作评价系统,研发了MTBE装置仿真培训系统软件. 运用安全分析与培训支撑系统,研发组合了实际生产中常见的各工况事故. 操作人员使用该仿真培训系统,学习MTBE工艺流程,模拟学习生产过程的开、停车和事故的处理,评估学员的操作顺序和操作质量,提升员工操作能力. 目前,该石化公司已验收了MTBE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用于员工的培训和工艺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对中国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中锌的含量已严重超过标准限值,这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但目前中国对于锌超标地下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却较少。因此对于地下水锌超标地区,寻找效果较好、适用于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饮用水水质、保护人体健康意义重大。在综述地下水中锌污染现状、饮用水中锌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可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膜法、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等方法用于去除水中锌的特性与差异,并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用于地下水除锌处理尚有不足,反渗透则相对较适用,即前置超滤或纳滤的反渗透工艺可作为地下水处理设施改造的优选方案。明确的工艺取向对锌超标地下水处理与设施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应分离过程模拟 Ⅰ.反应精馏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入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发生平衡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精馏过程模型,减少了迭代变量,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并易于采用普通精馏的计算方法。针对新模型非线性增强的特点,以松弛法得到初值,以Newton-Raphson法为算法主体,分别对含惰性组分和不含惰性组分的MTBE合成(甲基叔丁基醚)反应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6.
变化环境下的地下水水文情势变化直接影响到地表生态的格局与过程,是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的关键因素. 针对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评述了其生态水文研究的主要进展: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识别,变化环境条件下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水文响应,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规律,以及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模拟4个方面. 总体而言,随着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已经从单一关注地下水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过渡到多要素耦合驱动、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阶段,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以及二者与地表生态的交互作用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中. 未来重点研究领域与方向包括: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识别与演变机制研究;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分类及其空间绘图;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规律;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要素与过程综合模拟.上述研究的开展将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切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吴振  王松涛 《山东科学》2022,35(1):120-127
白浪河流域北部平原第四系含水层中含有高浓度的卤水,近年来有南侵的趋势,影响了南部平原区的供水安全,正确认识白浪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对于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前人研究为基础,通过在白浪河流域采取地下水化学样品,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无机离子示踪剂等多种水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