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色谱特征指纹进行油藏流体、动态地球化学监测技术,不仅可实现混采单层贡献率的大面积、定时在线监测,从而确定地下流体的运动规律和产能变化,并且可进一步分析井间连通性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该技术测试快速、准确、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油藏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 ,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取得成功的关键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对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及断块内油藏流体连通性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是可行的 ;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油藏流体不连通 ;官 1 2 8断块内部 3号小断层两侧油藏流体是连通的 .  相似文献   

3.
油藏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取得成功的关键。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对沈家铺油田枣V油组各断块间及断块内油藏流体连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是可行的;沈家铺油田枣V油组各断块间油藏流体不连通;官128断块内部(3)号小断层两侧油藏流体是连通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在油藏连通性和流动单元划分、合采井单层产量贡献、剩余油分布等方面的应用,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改进思路,展望了该技术新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临盘油田临13断块区沙二下断块油藏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13断块区内的断层可分为4个级序,其中二级断层同生断层且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明显。同时,根据断控制特征以及流体分布特征,可将断块区进一步划分为断块组和自然断块。断块组受二级断层的控制,自然断块受三级断层的控制。根据地层 和上倾方向断层产状的关系,可将自然断块分为同向型,反向型和混合型3类及9个亚类,其中反民块具有较好的圈闭条件,且该断块油藏具有较高的地质储量,混合型次之,同向型最低。  相似文献   

6.
建立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储层研究提供基础地质数据,是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和重要基础。在综合研究港西油田岩心、测试、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为精细研究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奠定基础。通过验证所建模型,解释精度高,可以满足方案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临13断块区内的断层可分为4个级序,其中二级断层多为同生断层,且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明显。同时,根据断层的控制特征以及流体分布特征,可将断块区进一步划分为断块组和自然断块。其中,断块组受二级断层的控制,自然断块受三级断层的控制。根据地层产状和上倾方向断层产状的关系,可将自然断块分为同向型、反向型和混合型3类及9个亚类,其中反向型自然断块具有较好的圈闭条件,且该断块油藏具有较高的地质储量,混合型次之,同向型最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基于Windows平台,利用VB编程开发了色谱数据自动转化采集和数据库建立、单层特征图谱确定、图谱相似程度判定、特征指纹参数自动求取与优选、单层产量贡献计算与可视化表达等功能。结合实例分析,这些功能实现了油藏动态监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和成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胜利油区临盘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动静态参数综合分析表明,几何形态、面积大小是影响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敏感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按照形态精细分类方案;依托典型单元,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特征模型,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面积规模下的分类复杂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解决了以油藏单元分类方法指导复杂断块开发适应性、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油田81油藏规模开发和产建区块西进,储层物性变差,单井试排、试采产量下降明显,为提高单井产量,以提高储层改造体积及改善裂缝导流能力为目标的储层改造势在必行。针对长81油藏储层发育特征,参照华庆油田长6油藏储层工艺改造成果和经验,采用斜井多段压裂、定向射孔和混合水体积压裂等新工艺对储层进行改造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斜井多段压裂技术单井增产13.69%;实施定向射孔技术单井增产19.09%;实施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单井增产效果最显著,可达242%。已开展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实施的储层新工艺改造技术,对提高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里木油田吐孜地区裂缝性储层的特点 ,采用复配的屏蔽暂堵技术对重点勘探井吐孜 3井的钻井液体系进行了实验研究。选取与该井地层构造相似的具有代表性的岩心进行了暂堵评价实验 ,并对暂堵方案进行了优选。室内实验及对现场井浆的分析结果表明 ,钻井液配方中加入复配的暂堵剂后 ,其性能无明显变化。但采用优选的复配暂堵技术后 ,裂缝性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显著提高 ,说明这种暂堵技术能较好地保护裂缝性油气藏的储层。  相似文献   

13.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侏罗系低阻油藏油水层识别方法,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依据。通过对延9油藏地层水矿化度分析、油水层束缚水饱和度计算、重点井矿片导电矿物研究等,分析了演武油田低阻油藏的成因。结果表明该区侏罗系低阻油藏主要受高地层水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岩石较强的亲水性等多重因素控制。结合开发实践,总结了适应本地区低阻油藏识别的电阻率曲线特征、侵入因子与声波时差关系图、视电阻率与自然电位关系图等多种低阻油藏识别方法,应用多种识别方法筛选出潜力建产目标区。在开发过程中,地质规律分析与多种油水层识别方法综合应用,相互验证,才能提高油藏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弹性波法的检测原理及特点,提出利用弹性波技术进行锚杆支护监测。该方法的原理:当锚杆头受到瞬态力激振后,引锚杆头质点振动,并以应力波的形状向锚杆底部传播。在锚杆、混凝土砂浆和围岩所组成的体系中,在锚杆端部发射一定频率的震动作为波源。具有监测周期短,费用低,并可实现三维空间连续、动态监测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详细介绍了目前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现状,对比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异。认为低渗透储层的渗透率在(0. 1~50)×10~(-3)μm~2。结合研究实践,总结了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5个关键问题,即多方法单砂体精细预测和刻画、多信息裂缝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分类、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等。同时指出了低渗透油田精细油藏描述5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微构造描述;储层成岩作用等地质成因分析;对低渗透油田注CO_2及氮气或注聚合物采油等机理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在低油价背景下精细油藏描述加强经济有效性评价,保证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成果在开发调整方案、老油田滚动扩边等生产实践中能够顺利应用;精细油藏描述中为水平井设计及其他工程措施的实施开展的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油田站场智能监控仪 ( JZK- D)的设计及实现 .系统硬件设计基于Intel MCS80 C2 5 1单片机和 ALTERA EPM71 2 8EPLD器件 ,软件设计基于 μC/OS- 实时多任务嵌入式操作系统 .建立了单井计量控制逻辑的状态机模型 ,并用 AHDL语言进行实现了该模型 .该监控仪具有监控功能完备、人机界面良好和网络支持功能强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桥口油田非均质油藏地质特征,以室内实验为基础,对多层水驱油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油层自身物性不同,多层系油藏层间动用程度差异较大.在开发实践中,通过合理地细分开发层系,改善注水结构和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挖掘薄差层潜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层间吸水状况、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增加水驱动用储量,提高了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尕斯库勒E31油藏储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方法,选取平均砂岩厚度、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渗透率、变异系数、孔隙度、油砂体钻遇率6个评价参数,对尕斯库勒E31油藏储层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将该油藏储层划分为3个大类、9个亚类,尕斯库勒E31油藏储层主要为二类油藏储层.  相似文献   

19.
由于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对其沉积环境以及微相类型还没有明确认识,因此为确定该区的有利勘探储层,满足扶杨油层精细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研究。结合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沉积环境以及区域地质背景等,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识别出了2类亚相9个微相。根据岩-电对应关系,建立了微相研究的标准测井相模式,并以该模式为依据对各单层进行沉积微相识别,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注水开发油田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复杂 ,其主要原因是储层间不同微相及不同部位的岩石物理特征有明显差异。对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 7、8砂层组岩心及测井分析资料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注水开发程度的提高 ,三角洲储层表现为强亲水性 ;不同微相及不同部位砂体的毛管压力差异明显 ,这种差异也是造成剩余油分布复杂的重要原因。储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交点平均值较大 ,形态不对称 ,油水两相共渗区跨度较小 ,这进一步印证了储层的强亲水润湿性。该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