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的香气特征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比较八仙、鸭屎香、乌叶三种香型单丛茶的鲜叶与成茶的香气成分,发现鲜叶与成茶的差异明显,不同香型的成茶之间香气特征差异明显大于鲜叶之间的差异。鲜叶主要含有叶醇、芳樟醇等青香、木香成分,醇类所占比例大,八仙的芝兰香特征与鲜叶含有较多其他香型鲜叶不具备的花香成分有一定关系;成茶含有较多的体现花果香味的橙花叔醇等萜烯类物质和茶吡咯等烘烤香味成分,各香型的共有特征成分橙花叔醇与芳樟醇的含量比例关系在成茶中体现,鲜叶中没体现,鸭屎香的杏仁香特征成分也在成茶中出现。研究还表明季节、海拔影响香气成分,但不改变整体香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香型的香型形成影响因素,特别是加工过程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了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红花大金元的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axanthin epoxidase,ZE)ZE基因在盛花期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利用烟草脆裂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抑制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ZE基因的表达,在该基因沉默后,Real-time PCR检测其上游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烟草中质体色素(β-胡萝卜素、紫黄质、新黄质、叶黄质、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ZE基因在盛花期的第10位叶片、第15位叶片和花萼中表达量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在ZE基因沉默后,其上游的基因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ζ-胡萝卜素脱氢酶(ZDS)、类胡萝卜素异构酶(CRTISO)、番茄红素β-环化酶(β-LCY)、胡萝卜素β-环羟化酶(β-OHase)和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的表达量降低;烟草中质体色素的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说明:ZE基因作为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下游的基因在该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以影响烟草中质体色素的含量,与烟草的光合生理过程也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黑莓高硬度品种‘Arapaho’和低硬度品种‘Boysen’果实发育成熟期木质素合成肉桂醇脱氢酶(CAD)基因表达,及其与CAD酶活性及总木质素含量的关系。【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黑莓果肉,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18个RuCADs基因成员的表达,利用比色法测定CAD酶活性,利用滴定法测定总木质素含量。【结果】在黑莓的18个RuCAD基因成员中,有8个CADs基因成员在2个品种发育早、中期果肉中表达量较高; 其中RuCAD16仅在‘Boysen’的早、中期果肉中表达,而在‘Arapaho’中不表达。‘Arapaho’和‘Boysen’果肉CAD酶活性均在着色前即花后9 d和花后21 d时最高,着色后呈下降趋势。‘Arapaho’和‘Boysen’果肉木质素分别在花后24 d和花后27 d含量较高。【结论】‘Arapaho’和‘Boysen’果实着色后,RuCADs基因成员表达呈多样化,且硬度与RuCAD酶及木质素含量关系表现出一定差异; 而在果实发育后期,RuCADs基因表达量降低。CAD酶活性降低及木质素含量下降,与黑莓成熟果实硬度下降具一致性,推测木质素合成与成熟果实硬度形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红阳猕猴桃在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变化,及脂氧合酶基因(Lipoxygenase,LOX,EC1.13.11.12)表达量的差异对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测定白利糖度(Brix)表征红阳猕猴桃在成熟过程中的不同成熟度;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红阳猕猴桃在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LOX基因家族6个成员(AcLox1、AcLox2、AcLox3、AcLox4、AcLox5,AcLox6)的表达量并初步分析其与红阳猕猴桃香气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主要香气成分酯类的含量显著增加,醇类和醛类成分的含量显著减少;AcLox1和AcLox5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AcLox2、AcLox3、AcLox4、AcLox6的表达量则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福鼎大白茶、黔茶1号、黔茶8号茶树鲜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3种不同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其中福鼎大白茶44种,黔茶1号35种,黔茶8号50种,共有香气成分17种,占全部香气物质的百分比达到90%以上.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青叶醇、乙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和己醛在3个茶树品种(品系)鲜叶中含量较为丰富,共同作用形成茶树鲜叶清香;芳樟醇、香叶醇、4-戊烯醛、青叶醛、壬醛、乙酸叶醇酯、水杨酸甲酯等物质在3个茶树品种(品系)间含量差异较大,可作为关键香气物质进行茶树品种的鉴定区分.3个茶树品种(品系)的萜烯指数为福鼎大白茶(0.73)、黔茶8号(0.65)、黔茶1号(0.89),黔茶1号萜烯指数接近野生大树茶,说明筛选出黔茶1号的湄潭苔茶群体品种是较为原始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6.
将含有PSA-L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研究报告基因表达量,证明出脱落酸(ABA)影响了报告基因的表达.在有ABA存在的时候,启动子驱动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β-1,3-半乳糖苷转移酶(beta-1,3-galactosyltransferase,β-1,3-GalT)是植物中特有的酶,作为蛋白质糖基化修饰通路中的重要酶,它可以催化β-1,3键将半乳糖苷转移至糖核心.本研究将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作为材料,对其基因组中β-1,3-GalT同源基因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共得到12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均包含保守结构域PF00337和PF01762.将本氏烟12个β-1,3-GalT基因与栽培烟草(Nicotiana tabacu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的β-1,3-GalT基因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它们分化为2个主要枝(I和II),每个主要枝又进一步分化为2个亚枝.多数基因在根中表达量均较高,然而仅有6个基因在叶片中高表达.采用qRT-PCR,测定在叶片中高表达的6个β-1,3-GalT基因在农杆菌侵染情形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处于II枝上的基因表达均受到农杆菌侵染的显著诱导,而处于I枝上的基因无论对农杆菌侵染还是对照重悬液的注射,均表现一定程度的表达量的升高,暗示创伤胁迫可能使相应的基因表达升高,从而促进β-1,3-GalT酶进行糖基化修饰反应.  相似文献   

8.
SDRP和SDE法提取乌龙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减压水蒸汽蒸馏法(SDRP)和常压水蒸汽蒸馏并同时萃取法(SDE)提取乌龙茶中的香气成分, 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两种香精油的香气成分组成比例有很大差异.SDE法提取的香精油中脂肪醛、脂肪醇、萜烯醇类、酯类、α-法尼烯和β-紫罗酮等收量较SDRP法高,而沸点较高,或在热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或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如有机酸类、内酯类、芳香族醇类和吲哚等,采用SDRP法可得到较高的收量.SDRP法得到的香精油可较好地反映原样品的香气特征,适于样品中原有香气(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而SDE法提取得到的香精油有焦熟香气,与原样品的香气特征有较大差异,但适用于加热香气(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香菇新808为材料,利用苯酚-硫酸法和qPCR技术分析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多糖含量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并测定其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硝酸铵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以麦麸处理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酶活性更高,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也明显提高.其中蔗糖和麦麸处理下的UGP基因表达量、酶活性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最高.香菇菌丝UGP基因表达量、酶活性以及胞内多糖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10.
SDRP和SDE法提取乌龙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减压水蒸汽蒸馏法(SDRP)和常压水蒸汽蒸馏并同时萃取法(SDE)提取乌龙茶中的香气成分,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香精油的香气成分组成比例有很大差异。SDE法提取的香精油中脂肪醛、脂肪醇、萜烯醇类、酯类、α-法尼烯和β-紫罗酮等收量较SDRP法高,而沸点较高,或在热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或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如有机酸类、内酯类、芳香族醇类和吲哚等,采用SDRP法可得到较高的收量。SDRP法得到的香精油可较好地反映原样品的香气特征,适于样品中原有香气(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而SDE法提取得到的香精油有焦熟香气,与原样品的香气特征有较大差异,但适用于加热香气(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肉桂中酚类物质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糖消化酶活性,以台湾土肉桂、清化肉桂、云野肉桂和西江肉桂4个品种肉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游离态和结合态黄酮含量以及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粗提物抗氧化能力和体外抑制糖消化酶活性,并对肉桂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游离态和结合态黄酮含量与其体外抑制糖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UHPLC-MS/MS法对4个品种肉桂游离态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肉桂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8.99~71.62mg/g和46.49~58.05mg/g,游离态多酚和黄酮含量明显高于结合态多酚和黄酮含量;品种对肉桂的抗氧化活性和糖消化酶抑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台湾土肉桂的抗氧化活性和糖消化酶抑制活性都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游离态和结合态黄酮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蔗糖酶的IC50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进一步通过UHPLC-MS/MS发现,原花青素类、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芦丁可能是肉桂抑制糖消化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对不同品种肉桂生物活性差异的研究能够为肉桂的品种筛选、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挥发性香气是非常重要的食味品质。本文研究了红阳猕猴桃在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变化,并进一步研究红阳猕猴桃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EC1.13.11.12)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对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测定白利糖度(Brix)表征红阳猕猴桃在成熟过程中的不同成熟度;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对红阳猕猴桃在不同成熟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测定LOX基因家族6个成员(AcLox1、AcLox2、AcLox3、AcLox4、AcLox5,AcLox6)的表达量并初步分析其与红阳猕猴桃香气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Brix分别为6.5、10,13和16)红阳猕猴桃的香气有明显差异,主要的香气成分随成熟度的增加呈现明显变化。酯类成分的含量显著增加,醇类和醛类成分的含量显著减少;随着成熟度的增加,LOX基因家族中AcLox1和AcLox5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AcLox2、AcLox3、AcLox4、AcLox6的表达量则呈现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为猕猴桃的香气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思路,为猕猴桃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利用TCMSP、PubMed及TCMID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瑞香狼毒主要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获得瑞香狼毒治疗疾病靶点,运用OMIM、GeneCards及PharmGKB数据库获取RA主要作用靶点,通过对化学成分靶点与疾病基因进行交集整合,筛选瑞香狼毒治疗RA的潜在治疗靶点.使用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潜在治疗靶点用DAVID软件分析预测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并通过动物实验对主要生物学过程进行验证.采用ELISA检测瑞香狼毒对RA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该研究共筛选出瑞香狼毒60个活性成分,5 017个与RA潜在治疗靶点及380个交集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瑞香狼毒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表达以发挥抗RA作用.该研究揭示了网络药理学预测并指导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证实瑞香狼毒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以发挥抗RA作用,为瑞香狼毒治疗RA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U)是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的重要酸性水解酶。βGU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几乎可以水解任何含β-葡萄糖醛酸苷结构的底物。其活性与pH值相关,在酸性环境下(pH值为4左右)活性最佳。由于该酶在广泛种类的恶性肿瘤中高度表达,及肿瘤酸性微环境对其活性的催化作用,因而在靶向性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中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综述了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基于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近况。  相似文献   

15.
丝状真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外切几丁质酶具有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根据里氏木霉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一个编号为21725的外切几丁质酶nagl基因序列,根据检索结果,从里氏木霉QM9414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1.9kb的基因片段.构建了以cbhl为启动子和终止子的重组质粒pCbhNag,与含有pyr4基因的质粒pSKpyr4共转化里氏木霉pyr4缺陷株RutC30△U3.共得到99个转化子,初筛得到5株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较高的转化子,其中N3菌株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可达26.65 U/mL,而出发菌株的胞外几丁质酶几乎无酶活.成功实现了里氏木霉几丁质酶的克隆及同源表达.  相似文献   

16.
用5种不同培养基发酵制备的黑曲霉粗酶液处理乌龙茶水溶液,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处理前后挥发性成分含量和香气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共鉴定出2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10种、醛类4种、醇类5种、烯烃类6种和其他类化合物3种,其中正己醛、橙花叔醇、p-伞花烃、反式-β-罗勒烯、α-法呢烯和吲哚是乌龙茶水溶液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察氏粗酶处理组和果胶粗酶处理组中,正己醛含量明显增加;麦麸粗酶处理组和柚皮粗酶处理组中,苯乙醇、橙花叔醇和α-法呢烯含量明显增加;麦麸粗酶处理组中新增加了苯甲醛、顺式-3-己烯醇和橙花醇;果胶粗酶处理组和柚皮粗酶处理组中新增加了顺式-3-己烯醇和橙花醇。香气活力值(odour activity value,OAV)表明,察氏粗酶处理组、果胶粗酶处理组、麦麸粗酶处理组和柚皮粗酶处理组中,苯乙醛(甜香)和橙花叔醇(花香)的OAV均显著增加,增强了乌龙茶水溶液的甜香和花香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对比长白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MSCs)在体外衰老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和抗氧化损伤能力,分别利用贴壁筛选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BMSCs和AMSCs,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EdU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基因表达,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的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TUNEL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分离的BMSCs和AMSCs均高表达CD44和CD90,不表达CD45和CD34.与AMSCs相比,P8代BMSCs增殖能力强,OCT4和Ki67表达高,β-gal阳性细胞数少,成骨分化能力高.但在成脂分化能力方面,AMSCs强于BMSCs.进一步发现H2O2处理P8代细胞时,AMSCs比BMSCs对氧化损伤更敏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究其原因可能与抗氧化损伤基因表达的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并给予小剂量链尿佐菌素(STZ),诱导产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T2DM).将T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K高剂量组(10.5 mg/kg)和CK低剂量组(5.25 mg/kg),并分别给予灌胃,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及给药组喂高脂饲料.药物干预7周后,采集大鼠血清与肾组织,测定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 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TC、TG、LDL-C、血清BUN、UA、Scr、MDA含量、TGF-β1蛋白表达量升高,HDL-C、GSH含量降低,SOD,GSH-PX活力降低(P0.05);给药后,CK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TC、TG、LDL-C、BUN、UA、Scr、MDA含量降低,TGF-β1蛋白表达量降低,HDL-C、GSH含量升高,SOD、GSH-PX活力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CK能通过增强大鼠肾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促进肾组织结构恢复,抑制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减少TGF-β1对肾组织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鳜鱼和鲢鱼不同组织微管蛋白表达差异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blotting和酶联免疫反应技术(ELISA),对三种微管蛋白(α,β,γ-tubulin)在鳜、鲢两种鱼的脑、心、脾、肾四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鳜鱼α-tubulin的表达在心、脑、脾、肾中逐渐减弱;β-tubulin含量的递减顺序为脑、心、肾、脾;而脾、肾、脑、心中γ-tubulin的表达量依次减小.鲢鱼中三种微管蛋白的表达依次为:肾、脑、心、脾(α-tubulin);肾、脾、心、脑(β-tubulin),肾、脾、脑、心(γ-tubulin).两种鱼之间不同组织中的三种微管蛋白在量上的差异也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说明微管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种属和组织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与其组织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胸腺素β4(Thymosinβ4,Tβ4)能够促进毛发生长.旨在构建CAG启动子指导的全身性过表达Tβ4小鼠(CTP小鼠)和角蛋白14(Keratin14,Krt14)启动子指导的表皮特异性过表达Tβ4小鼠(KTP小鼠),比较两种转基因小鼠模型的Tβ4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Tβ4对毛发生长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首先构建CAG启动子指导的全身性过表达载体pODsRed-CTP,然后用pODsRed-CTP和Krt14启动子指导的pODsRed-KTP表达载体,通过原核注射技术制作转Tβ4基因小鼠.PCR鉴定得到CTP小鼠2只,阳性率1.6%;KTP小鼠4只,阳性率8%.通过Real-time PCR检测Tβ4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结果显示Tβ4在CTP小鼠皮肤中mRNA水平表达量是对照小鼠的1.24和1.13倍,在KTP小鼠皮肤中mRNA水平表达量分别是对照小鼠的4.22、1.84、4.60和2.74倍.Western blotting检测Tβ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发现CTP小鼠皮肤中Tβ4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而KTP小鼠皮肤中Tβ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CTP小鼠相比,KTP小鼠更适合作为Tβ4过表达小鼠模型,深入研究Tβ4对毛发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