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量热法在298.2K测定了BO(OH)2^-与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焓。根据配位焓确定了BO(OH)2^-与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果糖等多羟基化合物配位反应的配位键数目和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抗坏血酸对Cu~(2+)与TPPS_3配位反应促进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性、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配位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Cu2+与TPPS3可能的配位反应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Cu2+还原为Cu2+,Cu2+与TPPS3生成很不稳定的、对溶解氧非常敏感的Cu(Ⅰ)-TPPS3中间体,此中间体一旦生成立即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Cu2+(Ⅲ)-TPPS3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FeCl3—Al(i—Bu)3—phen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T-IR谱结合UV-Vis,对在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i-Bu)3-phen胶体催化剂及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与phen作用,生成Fe(phen)Cl3,它被Al(i-Bu)3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物,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差示测温技术测定了Fe(CN)3-6/Fe(CN)4-6体系及Ag/AgNO3体系阳极过程的热效应,实验中采用热敏电阻测定电极表面的温度变化,利用电流、电极电位、温差和极化时间等数据,运用热电化学基本方程得出电极反应的焓变值.实验结果表明,由热电化学方法决定的焓变与由相对应的离子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得来的焓变的差值为一恒定值,进一步得出298.15K下标准氢电极反应的绝对熵值为88.4J·K-1·mol-1.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配合物[Tb(C18H20N2O4)(NO3)3],配体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乙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4186(3)nm,b=11848(2)nm,c=14626(3)nm,β=10435(3)°,V=2382(1)nm3,Dx=1872g/cm3,Z=4,μ=30755mm-1,F(000)=1320,R=0047,Rw=0056.Tb(Ⅲ)的配位数为10,配位几何构型为双帽四方反棱柱.所有配位原子都是氧原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差热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ZnCl2与3,5-二甲基吡唑(L)反应的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ZnL2C1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给物中,Zn^2+分别与2分子L中的2个N配位,同时与2个Cl配位,总配位数为4.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C2/c,α=15.040nm(16),6-8.286nm(10),c=23.890nm(3),β=95.592(2)°,Z=8.微量热法测得298.15K下ZnCl2与3,5-二甲基吡唑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及配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焓变分别为(7.397±0.011),(-33.102±0.010),(6.756±0.005)kJ/mol,并求得固相生成反应的焓变.可为对该类配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锌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并表征了α,α,α,β-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Ⅰ)及其锌(Ⅱ)配合物(2)。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配合物2与三种典型的咪唑类配体轴向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研究了其作为主体分子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结果表明,各配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N-甲基咪唑)>K(咪唑)>K(2-甲基咪唑)。根据量化计算结果,讨论了三种咪唑类配体与主体分子配位时的进攻方向,咪唑和氮甲基咪唑从锌卟啉具有三个侧链的方向进攻,而2-甲基咪唑则从锌卟啉具有一个侧链的方向进攻。由轴向配位反应的△rHm^θ、△rSm^θ和△rGm^θ可以确定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焓驱动过程。实验和计算结果均表明:配合物2对咪唑类客体的识别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用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水溶液与Eu2O3的稀硝酸溶液反应,合成了NTO的铕配合物,其单晶结构用X射线分析法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它的结构式为〔Eu(NTO)3(H2O)5〕5H2O。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最终偏离因子R为0.023。晶胞参数如下:a1.8720(2)nm,b0.6548(3),c1.9323(3)nm,β95.33(1)°,V2.3583(5)nm3,Z4,Dc2.026gcm-3,μ27.678cm-1,F(000)1432。铕离子的配位数为8,其配位多面体为畸变的十二面体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酚紫—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测定镧的光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度法研究了镧-邻苯二酚紫(PV)-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显色反应。在硼砂-盐酸缓冲体系中,La ̄(3+)PV-CPB形成配位比为1∶2∶3的蓝色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_(max)=67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3×10 ̄4L·mol ̄(-1)·cm ̄(-1).当La ̄(3+)的浓度在0~20μg/10mL范围内时符合比尔定律。在碱性条件下该显色反应可测定银合金中的微量镧。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3.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17.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18.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