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3,(10):81
《维纳斯的诞生》画面内容取材于这样一个希腊神话:在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神谱》中记载,天空之神乌拉诺斯和大地之神盖娅的儿子克洛诺斯,在与残暴的父亲战斗中,将其身体斩下一段抛进大海。这部分肢体长期漂流,变成一个雪白的泡沫,而中间诞生了一位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的少女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艺术鉴赏     
彼得·勃鲁盖尔(1525-1569年)出生于安特卫普东部的一个农民家庭,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善于思想,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称他为"滑稽的勃鲁盖尔"。他是油画家、版画家,画师辈出的勃鲁盖尔家族奠基人。其画构图独特,作品多源于《圣经》和尼德兰谚语,以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人类进行讽刺和揭露;其作品在传统题材表层之下,既有表面意义,又有其深味。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被公认为佛兰德斯绘画的三大巨匠之一,他不仅发展了凡·埃克和博斯的艺术成就,而且成了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斯艺术的先导。【彼得·勃鲁盖尔的主要作品】《巴比伦塔》《运十字架的基督》《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等作品《巴比伦塔》是1563年勃鲁盖尔38岁时,移居布鲁塞尔后的杰作。这种题材属于他的一类作品,即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4,(24):F0003-F0003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这幅作品是受卡梅里诺公爵吉多贝多·德拉·罗沃里的委托而画,可能是为了庆祝他在1534年时的婚礼。  相似文献   

4.
16世纪是德意志文艺复兴光辉绽放最为热烈的时期。在当时,裸体绘画是最大胆的题材,克拉纳赫的著名画作《亚当和夏娃》正是先驱之一。克拉纳赫(1472-1553),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兼木刻家,他的许多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亚当与夏娃》、《维纳斯与小爱神》等。他的一生与欧洲政治历史紧密相关,他的每幅画都是历史的缩影与见证。可惜的是,中晚年时期的克拉纳赫靠经商致富并担任市长,一直依附于贵族阶级。为满足官方要求,画着肖像、维纳斯等贵族生活写照,其作品在1543年以后便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5.
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六期高级读书班将于2009年7月27-8月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期读书班的主题是“宗教哲学”,所读原著为列维纳斯的《整体与无限》(Levinas’s Totality and Infinity),该书是列维纳斯的重要代表作,在当代宗教哲学中具有深远影响。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姚新中教授、Paul Janz博士和来自英国爱克塞特大学的Pamela Anderson博士将分别就该书内容进行集中讲座,  相似文献   

6.
艺术鉴赏     
《荒野中的圣约翰》约1490年板油彩42cm×28cm柏林国家美术馆藏海特亨·托特·辛特·扬斯(1460-1495年),出生于莱登。扬斯虽曾是扬·凡·艾克的弟子乌瓦特的学生,但在艺术上受波茨和古斯的影响更多此。扬斯的作品中,充满着一种北方特有的朴素和幻想的情趣,在极为自然简朴的空间中,隐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他所塑造的各类宗教人物,大  相似文献   

7.
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描写了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在书中,郭靖随蒙古军队出征,黄蓉暗中协助他用《武穆遗书》屡次化险为夷,最终帮蒙古大军攻破花  相似文献   

8.
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描写了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在书中,郭靖随蒙古军队出征,黄蓉暗中协助他用《武穆遗书》屡次化险为夷,最终帮蒙古大军攻破花剌子模都城撒麻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郭靖用所得赏赐做交换,救了城中百姓性命。小说刻画出了一个光辉的大侠形象,也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蒙古大军西征图。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金庸大师的虚构?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5,(13):62-63
据《福布斯》网站报道,2004年,全球范围内光顾游乐场的总人数达到了3.28亿人次,总花费达到了200亿美元之多。而且,这个数字还有望在2008年的时候增长25%,达到247亿美元。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浏览一下2005年的世界10大主题公园吧。奥尔顿塔名称:奥尔顿塔(Alton Towers)位置:英国斯  相似文献   

10.
《春》     
《春》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且此画是最早以宏伟的气势赞颂女性的美与优雅的画,日后也成为世界名画之一。《春》从绘画技法来讲,由于没有采用当时已在法兰德尔流行的油画技法,而是采用传统的蛋清画法,画面上华丽的装饰效果反而更加强烈。由于蛋清干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因此在这幅画上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效果。此外,波提切利在这幅画的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画面的情节是在一个优美静雅的树林中展开的,美丽端庄的维纳斯位居中央。画面的后景中央,  相似文献   

11.
管理定律     
帕金森定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  相似文献   

12.
《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是明末耶稣会士翻译的两部西方解剖学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西方解剖学译著。以往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这两部著作是古罗马盖仑体系之下的旧学说,没有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以维萨留斯为代表的新的解剖学成果。文章分析了两部译著的文本内吝,认为这两部书都不是完整的解剖学著作,二者合起来才构成一部完整的西方解剖学著作。通过与维萨留斯《人体构造》进行比较,认为《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不但在内容上吸收了维萨留斯及其以后的解剖学新成果,而且二者的合编在篇章结构、体例方面也与《人体构造》有一致性,是维萨留斯体系的解剖学译著,基本反映了16世纪西方解剖学的概貌。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5,(21):42-43
帕金森定律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与时间》是斯蒂格勒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后期批判数字技术与“人类世”的思想基础。《技术与时间》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具有亲缘性。用“技术”取代“存在”彰显了斯蒂格勒的哲学旨趣,即把基础存在论奠基于技术存在论。首先,斯蒂格勒接受“在世存在”的主张,并将它解释为“在自身之外存在”;其次,与海德格尔通过“向死存在”回到本真性不同,斯蒂格勒拒绝本真性概念,主张技术构成此在;再次,这意味着此在是可被构成的,因而是未完成的,“亏欠”与爱比米修斯神话共同为此提供了根据;最后,技术构成此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代具性存在”,此在必须与技术共在,并通过技术而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这份《旅乌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预防埃博拉知识问答》,由中国驻乌干达使馆组织中国援乌公共卫生专家组和中国援乌医疗队编写,内容详尽,指导性强,可供国人参考。据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网站消息,2019年6月11日,乌干达卫生部发布埃博拉疫情。为了帮助旅乌华人华侨及中资企业进一步认识埃博拉,及时采取恰当的预防与防范措施,切实保障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大家关心的问题,中国驻乌干达使馆组织中国援乌公共卫生专家组和中国援乌医疗队,编写了《旅乌华  相似文献   

16.
尼尔斯·玻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智者”;他毕其一生,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为了发掘和继承这份文明宝藏,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起,由玻尔生前的得意门生L.罗森菲耳德发起并担任主编,编辑出版了《尼耳斯·玻尔集》(Niels Bohr Collected Works)。这部巨著的第一卷出版于1972年,整个计划出11卷,但到目前为止只出到第八卷。《尼耳斯·玻尔集》第一卷中译本于198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约40万字,内容主要是收  相似文献   

17.
艺术鉴赏     
《科学大观园》2010,(10):F0003-F0003
希罗尼穆斯·博斯(1450—1516年),生于北布拉班特的斯海尔托亨博斯,卒于同地,出生在艺术世家,自幼受到民间艺术与家庭的熏陶。成年后即加入圣母兄弟会,并为这个会的礼拜堂绘制壁画。1506年完成《最后审判》。作品还有三叶式祭坛画《干草车》、《人间欢乐园》、《圣安东尼的诱惑》等。他巧妙而滑稽地将写实与浪漫的表现方式结合起来,同时还吸收了意大利、德国艺术中的精华,并从传统的哥特式雕塑中、中世纪动物故事插图、色彩抄本和中世纪的宝石古钱币中吸收有意思的形象,同时还借用占星术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艺术创造和影响是超越时空的,他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始祖。”  相似文献   

18.
“在遥远的东南半岛/有几个小小的村落/有一群中国人在那里生活/流落的中华儿女/在别人的土地上的日子难过/饱受战争的折磨/关心她,美斯乐/看我们该做些什么/帮助她,美斯乐/看我们能做些什么”——《美斯乐》歌词  相似文献   

19.
艺术鉴赏     
《科学大观园》2012,(10):81
《岩间圣母》1508年油画189.5cm×119.5cm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岩间圣母》是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礼拜堂作的祭坛画。是达·芬奇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城市米兰时,受到米兰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委托在大教堂的礼拜堂中创作了这幅《岩间圣母》。该作品取材于圣经,讲的是东方博士预言希律王的儿子夭折,圣母玛利亚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就带着耶稣和施洗者约翰逃到了埃及的故事。圣母玛利亚被安排在了画面的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  相似文献   

20.
正1622-1625年布油画295cm×394cm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玛丽被介全绍给亨利四世》是《玛丽·德·美第奇的一生》的第四幅。在《玛丽被介绍给亨利四世》中,婚姻之神赫拉和爱神丘比特将画布上的玛丽公主展现给未来的国王和她以后的丈夫。与此同时,朱庇特和朱诺坐在云端俯视着亨利。他们作为和睦婚姻的榜样,也见证了本次婚姻的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