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关联性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平顶山市城镇化和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作用、多层次旅游网络的构建、政府在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根据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情况,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了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对黔东南2006-2015年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0年间黔东南州旅游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机理,并提出了促进黔东南州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7-63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工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农业现代化是提高生产力的根本举措.三者并非孤立,存在着互动效应,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化加快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现代化提升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水平.在对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互动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江西省1978~2013年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着相悖之处,城镇化的推进抑制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发展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并未实现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相悖原因主要可能来源于江西省独特的省情. 相似文献
5.
6.
7.
旅游业与餐饮业互动机制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和餐饮业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和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提升。在分析旅游业和餐饮业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旅游业与餐饮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饮食文化旅游和旅游餐饮业在完善的支持系统和监控系统环境下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对安徽省旅游业与餐饮业的良性互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孵化器作为区域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互相作用的载体,是区域创新机制中重要的环节。在剖析科技孵化器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融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与环境于一体的区域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横向比较陕西省与其他各省份以及陕西省省内10个地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分析省际与省内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结果 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区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且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仍较低,且区域差异较大.结论 实现优势转化、积极推进工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加快陕西省城镇化进程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重庆从1997年正式直辖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于重庆市城镇化特点,从4个维度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1997-2013年的重庆市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并结合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对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解析.研究表明:研究时段内,重庆市城镇化质量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现阶段重庆市城镇化质量处于完善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发展型消费为主,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弱化,享乐型消费支出逐渐扩大.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几点对策,从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喆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5)
以重庆市为例,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内,利用最新出版的2007年重庆市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得到重庆市旅游业的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以此对重庆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作了全面的定量分析,为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中原城市群的视角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中各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市城镇化水平的排名,找出了中原城市群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弥补不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通过集聚效应、结构效应、投资效应、生态效应等动力共同作用,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拉动,带动乡村旅游在规模、品质、效益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构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模型,对2010—2016年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互动性、协调性强,在年际变化上,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存在显著梯度差异,其中苏南地区两系统互动性最强,其次是苏中地区,最后是苏北地区,三大区域历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其中苏南地区最高,属高度耦合,苏中、苏北地区属中度耦合;江苏省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已经进入高度耦合、良性发展阶段,并且耦合协调等级逐步提高,根据各市变化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优势互动型、持续增长型、波动增长型、滞后发展型四类;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要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就要推动二者深度耦合,各地均衡发展,并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旅游业与交通网络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71-74
在对旅游业和交通网络关系进行简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作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度量指标,采用交通线路长度作为交通网络的度量指标,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与交通网络具有较大的灰色关联度,且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机制。本研究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围绕旅游业和新型城镇化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选取相关指标数据,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协调度模型,对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系统耦合度、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存在一定的协调发展关系,但区域内差异较显著;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的市州数量偏少,处于失调阶段的市州数量过多,整体协调度水平较低,耦合互动关系不够完善优化,协调作用不明显。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促进旅游业升级创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甘肃省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相协调、健康趋势发展,将是甘肃省一项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34-37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民生,而且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老年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针对上述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性,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与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了2001年~2017年间忻州市经济水平、农民收入、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民收入对经济水平、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经济水平对城镇化有微弱的负向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三者任意两者间都存在正向相关性,而且三者的共同作用均会对单个因素产生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2)
农村金融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建立VAR模型,选取江苏省1994年到2015年的农村金融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Eviews6.0分析工具,对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江苏省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发展不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长期处于需求追随的地位。鉴于此,应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模式,增强支农力度;开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支农精准度。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张家界生态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计算出2005~2017年的综合得分,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表明:张家界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耦合度测算表明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呈现拮抗型的耦合状态,根据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可将其分为耦合协调薄弱阶段、耦合协调调整阶段和耦合协调优化阶段;它们存在内在协同机制,保持着互促共荣的协同关系﹒针对二者耦合协调状态还未完全达到良性状况,本文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万盛区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确分析旅游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旅游城市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万盛区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并指出二者的潜在矛盾,得出万盛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与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的结论。最后提出万盛区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即合理布局旅游城镇;准确定位城镇职能;美化城镇旅游环境;乡村旅游高级化,巧妙控制城市用地;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