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体系建设重要的一环,需要与之对应的战略框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和科学实践。基于此,通过文献梳理,讨论了生态文明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凸显了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属性。在明确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形成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工业文明社会理念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此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政府在新时期职能如何定位,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其核心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而开展的全部生态实践,其价值在于实践层面。基于此,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主体、客体和操作工具方面进行辨析,有助于加强认识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互动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5.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6.
公民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在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挺进的历史进程中,公民环境教育被赋予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践行环境伦理,培植生态文化,造就"绿色"旅游消费者和"绿色"公民的历史责任。而现阶段公民环境教育面临的诸多机制问题又妨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公民环境教育要不辱使命,就必须在如下子机制建议方面完成机制的系统再造,实现质的飞跃:政策法规调控约束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系统规划机制,公民环境行为的监控和奖惩机制,环境教育主体的联动参与机制,公民环境教育的科研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目前正处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较长时期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生态的破坏,以及人口众多的国情等都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6,(2):70-73
我国不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宏微观战略,取得了可喜成就,但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层面和主体的困境与问题。为此,需充分认识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前提;在体制建设方面多方发力,各主体协同推进;在机制建设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教育、评价和激励等机制,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更优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0.
杨叶凤 《科技信息》2007,(35):312-312
人类必须转变伦理价值观、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治理生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体系是划定草原保护红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草原保护红线不被逾越的重要保障。在阐释构建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管理机制、创新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技术手段、畅通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发布途径的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思路,并具体设计了含有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从提高认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和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构建草原保护红线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无线通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和微处理器DSP技术,提出了基于 GPRS 的草原生态远程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论证了一种基于DSP微处理器和GPRS网络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的系统,从而实现远程数据和图像的实时监测功能.本系统的核心内容是通过TMS320LF2407A DSP控制图像、温度、湿度、风速等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送到GPRS DTU(GPRS Data Transmission Unit),最终通过GPRS、Internet网络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收到数据存储,并恢复出原图像.  相似文献   

13.
研究牲畜品种结构变化对草原退化的影响,建立相应的保护草原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建立有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品种牲畜结构下过度放牧对草原退化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计了限制牧民(农民)过度放牧及促使其调整牲畜品种结构的最优惩罚额,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牲畜品种结构及保护草原资料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原则,通过建立草原保护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促进牧民(农民)优化牲畜品种结构,转变过度放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人们多维度的努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工自然的“内容”越发丰富、涉及的领域越发广泛,其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越发深刻。当前人工自然呈现生态性存在的特征,产业生态、产品生态和标准是人工自然生态的结构内容。人工自然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在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史实上“肇始于”人类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根源于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畸形化存在与发展——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产业生态失衡、产品生态失衡、标准违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的锁定和打压使我国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和谐人工自然生态、削弱因人工自然的不当生产消费所致的人对生态环境的过度扰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对生态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如何有效遏制其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的思考,重新思考定位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并做出建立绿色科技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的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分析牧民的放牧行为并予以指导,有助于缓解或避免由于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地退化。利用牧草生长-消费模型,引入贴现影响,分析了牧民接手草地后的承包前期和中期放牧行为。结果显示,在承包前期,无论草地产权制度多么完善,当初始牧草生物量较高时,牧民总会采用最大放牧强度,使牧草生物量迅速下降至经济最佳牧草生物量水平。在承包中期,牧民会降低放牧强度,使牧草生物量维持在经济最佳牧草生物量水平。承包中期的放牧强度与贴现率正相关,此时的牧草生物量与贴现率负相关。为保障牧草生物量不低于一定的阈值,可以采取向牧民发放生态补偿金的经济措施,以促使牧民降低放牧强度。补偿金额是补偿系数与实际牧草生物量的乘积,补偿系数与贴现率正相关,与牧草生物量阈值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草地鼠害的生态治理与持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草地鼠害生态治理这一以整体效益为目标的系统管理策略,依据草地生态系统原理,运用无公害技术协同调整系统内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态经济结构关系,以期在不断强化草—鼠群落自控功能的基础上获得增益控害的持续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人工草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展人工草地经济的生态原则、人工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措施等问题,从而用于指导人工草地的建设与利用,保证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