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体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包括了维护身体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完整性和有限制自由支配身体的排他性权利。对于胎儿已戚人形的身体,应由其出生后获得权利能力的自然人来追溯行使身体权;对‘于尸体则认为是身体权客体的延续利益,不应再尊有身体权。对于侵害身体权的赔偿应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主,财产损害赔偿为辅,以达到维护民亨主体人格尊严,保障其人格利益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
身体健康权包括了身体权和健康权两个权利,当受害人受到侵权而成为植物人或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时,不因为其丧失感知能力而失去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并且受害人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也应该得到精神损害赔偿。因此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受害人生命权受到侵害权后其亲属可以提出包括经济损失赔偿在内的三种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3.
身体健康权包括了身体权和健康权两个权利,当受害人受到侵权而成为植物人或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时,不因为其丧失感知能力而失去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并且受害人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也应该得到精神损害赔偿。因此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受害人生命权受到侵害权后其亲属可以提出包括经济损失赔偿在内的三种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首例将”贞操”作为侵权赔偿的形式提出的一起强奸案的附带民事诉讼引出了”贞操权”这一概念以及是否应当将贞操权作为一种人格权利来加以民法上保护的争议.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贞操权不宜作为一种权利.将其归结为特定主体之间双方的义务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格要素的商业化利用日益普遍,人格权具有财产利益已是广大学者共识。人格权与财产权的二元划分也正得到学者们的重新审视。肯定人格权同时包含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赋予人格权更多的主动性权能,并借鉴相关的域外立法经验,建立我国的人格权保护制度,这是保护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民事损害赔偿在我国立法中的适用早有明确规定,在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日益复杂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活动也愈加频繁,导致的精神利益受损范围和程度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法律中也就日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7.
机会利益是指期待取得具体权利、法益或具体权利、法益丧失的可能性。两大法系对“机会利益”这一法律现象研究甚少。机会利益应该成为损害赔偿的客体,它有特定的民事责任赔偿方式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人体器官权进行分析,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分析了人体器官权的权利证成和权利限度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对人体器官权的几个基本法学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旨在系统阐述该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指出尚存问题与不足,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有关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衣仁翠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08-112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贞操权仍然是夫妻关系的核心,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从贞操权的历史沿革看,其在新时代具有不同的意义,贞操权与性自主权及其配偶权的关系说明,贞操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犯罪行为致被害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不能提起赔偿诉讼请求.笔者认为这不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应当予以修正,并以人格权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给予被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构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防卫意识是人的一种本能,正当防卫是始终关注“人”的一项保障权利,也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作为一种积极的法律行为,正当防卫高度体现了目的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主观上的防卫意图与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社会政治评价与法律评价的统一。鉴于我国目前治安状况的严峻形势,新刑法确立了新型的“特殊防卫权”,赋予人们更宽泛的防卫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新的防卫权是无限度的。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1):52-56
人格与人格权的历史发展,不仅表明了人格从不平等到平等的观念转变,而且反映出人格的多重含义。对人格的理解经历了以身份为基础的人格、作为主体资格的平等人格、以人自身人格为内容的人格权演变。近现代民法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积极保障人的独立人格,推动着人格权制度独立地成为民法典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人格权侵权行为也越演越烈,给受害人带来了严重损害。本文认为,在现有的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损害赔偿原则指导下,司法实践中,旨在惩罚侵权者并抚慰受害者的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普遍偏低,且各地标准差别很大。本文主张,为遏制越来越多的网络人格权侵权行为,应大幅度提高精神损害赔偿金数额,并通过形成判例类型指导或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原则性标准的形式来适当统一,并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的网络侵权者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执行大额度精神损害赔偿金。 相似文献
15.
精神慰藉权,是指老年人享有的获得尊重、安心和亲情慰藉等方面的精神愉悦的权利。老年人精神慰藉权的实现.既是家庭和子女的义务,也是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并出台相关措施,依法保护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权。 相似文献
16.
刘灵芝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2):163-166
探讨了公民养老权的涵义,以及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公民养老权实现的必要性。提出中国应完善公民养老权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多种形式养老模式,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平等保护公民养老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商标与商号是用以区别商事主体和商品来源的识别标记,它不仅承载着商事主体享有的商业信誉、商品的质量承诺,而且还具有宣传和促销功能.本来,商标权与商号权是由不同的法律来调整,似乎不应发生冲突,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加剧,使得企业在商标权与商号权方面的冲突时有发生,而且愈演愈烈,如何完善商标、商号立法,加强双方相互之间的协商,积极寻求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权利冲突及法律保护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熊敏瑞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7,29(2):73-77
形象本与人格因素和角色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商品化现象日益突出,人格因素和角色因素的某些特征使其被“第二次开发利用了”,商品化权就是将能够创造大众消费需求的人物或动物角色、形象、著名作品的名称或片段、广为人知的标志或它们的结合等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权利,其是人格向财产的扩张,由此借鉴了民法中民事权利的基本原理,对商品化、商品化权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商品化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指出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商品化权适用不同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玉林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8):64-65
在版权法领域中,我国版权法理和版权立法对版权的保护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于版权的相关权利——出版者权的关注不太充分.作为出版者,势必要适应各项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完善出版者权司法保护的各项工作.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出版者权的保护也应该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对出版者进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