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桥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向下的挠度,为使桥梁最终线形与设计线形一致,需要对桥梁线形进行合理控制,而桥梁线形控制主要通过对预拱度的合理设置来实现。通过对桥梁挠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是合理设置预拱度的关键,为新建桥梁预拱度设置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浇筑法施工的应力和线形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方法是:先计算桥梁结构理想状态,后根据实测结果进行参数识别,修正计算模型;并及时监测桥梁在悬臂施工各个工况下的挠度和应力,根据实测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给出合理的预拱度.这一方法应用于某大桥的施工监控实践,使桥梁施工质量受控,成桥后的结构线形和内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吉回照 《科技信息》2009,(28):I0256-I0258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建设越来越多,悬臂施工的连续梁应用也越来越广。在桥梁悬臂施工中,确保桥梁成桥的线形状态符合桥梁设计线形的要求。是保证桥梁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桥梁运营的安全以及桥梁外观线形优美的关键。本文基于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某悬臂施工连续箱梁线形控制为工程实例,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进而讨论了桥梁悬臂施工各阶段须设置的预拱度,为确保桥梁线形的合理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及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挂篮悬臂施工已经成为现代大跨度桥梁建造的主要施工方法。结合某桥的一些实际施工情况,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在使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时,如何控制好每个施工阶段的挠度,设置好各个梁段在施工中的预拱度,使得桥梁最终达到理想线形。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预拱度的求解问题进行研究时,探讨了正装计算与倒装计算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找出和施工控制预拱度有关因素的前提下,得到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分阶段施工的特征。再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动态因素,建立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桥梁博士,采用正装和倒装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施工阶段的挠度,最终找到每个悬浇段的预拱度,给相关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悬臂施工的大跨度桥梁预拱度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桥梁是否正常合龙与成桥线形美观.根据悬臂施工的特点,把预拱度分施工预拱度和使用预拱度,提出了按正弦曲线分配考虑使用预拱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沙湾特大矮塔斜拉桥,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交通建设需求量逐渐增加,连续桥梁正在向更宽、更高的方向发展,而横截面的增加会导致桥梁表面出现变形,桥梁线形不顺,降低桥梁表面质量,令合龙几乎无法进行。为此,提出一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悬臂挂篮施工线形控制方法,将正装计算法和倒装计算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结构分析。给出成桥预拱度设置过程和立模标高的确定过程。选用一种可靠度很高的水准仪对挠度进行监测。将厦沙高速云龙谷大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悬臂挂篮施工进行线形控制,将3#墩和4#墩大里程方向顶板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得出以下结论:所提施工线行控制方法敏感参数取值和真实值相同,混凝土浇筑后标高、张拉后标高和设计值之差均在允许范围内,起拱度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8.
当前交通建设需求量逐渐增加,连续桥梁正在向更宽、更高的方向发展,而横截面的增加会导致桥梁表面出现变形,桥梁线形不顺,降低桥梁表面质量,令合龙几乎无法进行。为此,提出一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悬臂挂篮施工线形控制方法,将正装计算法和倒装计算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结构分析。给出成桥预拱度设置过程和立模标高的确定过程。选用一种可靠度很高的水准仪对挠度进行监测。将厦沙高速云龙谷大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悬臂挂篮施工进行线形控制,将3#墩和4#墩大里程方向顶板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得出以下结论:所提施工线行控制方法敏感参数取值和真实值相同,混凝土浇筑后标高、张拉后标高和设计值之差均在允许范围内,起拱度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松原龙华松花江大桥悬浇预拱度计算,其中有钢束预加力,施工与运营阶段荷载,关于浇注梁段的自重、汽车荷载、铺装层等施工与运营阶段,以及相应的悬浇挠度,为悬臂浇注控制提供预拱度。  相似文献   

10.
张文斐 《甘肃科技》2010,26(10):109-110,135
对采用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为确保合拢精度,成桥线形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挠度进行预测。研究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中的应用,借助MATLAB中的工具箱建立径向基核函数模型,对施工过程悬臂端预拱度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应用于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