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6年是大熊猫"丰收年",全世界动物园和养殖场共繁殖大熊猫9只,其中日本1只,中国8只.但是1987年却是个"歉收年",仅墨西哥繁殖成活1只,中国得了个"0".  相似文献   

2.
作为具有1000万年历史的"活化石,大熊猫现已成为国际社会携手保护濒危珍稀动物活动的象征。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科技界,这是一场关于如何适当地应用技术手段来增加这一种群数量的争论之焦点。目前在我国,有1000只左右的大熊猫在野外生活,还有近百只大熊猫在29家动物园和繁育基地圈养。最近的一场争论是由一份关于通过体外受精以获取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大熊猫"5年(1995~  相似文献   

3.
1992年,我国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共有10只雌性大熊猫产仔,共产13仔.到12月15日尚存活11仔,这是历年来最佳繁殖成绩.繁殖胎数及产仔总数虽然低于1986年的12胎17仔,但育活数量却高于1986年的9仔(国内8仔,国外1仔).幼仔成活率为83%以上,打破大熊猫繁殖史上的最高记录.1992年侨居国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没有配种、繁殖的报告.重庆动物园育成1仔重庆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新星"3月8日发情求偶达到高潮,与上海动物园雄兽"川川"自然交配3次.经过近130天的妊娠期,于7月18日产下  相似文献   

4.
正象征中国的大熊猫从很早以前就开始担任"动物外交官"。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作为我国的"友谊使者",大熊猫憨态可掬,走到哪儿都为人们万般宠爱。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中国的"熊猫外交"起源于公元685年唐朝的武则天向日本皇室赠送的一对熊猫。报道称,1957年-1982年间,中国先后向9个国家赠送了23只熊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向  相似文献   

5.
正熊猫深受人们喜爱,它们刚刚从灭绝的边缘被拯救回来。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多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增加大熊猫的数量。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保护工作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努力重建竹林的行动。竹子在大熊猫的饮食中占到大约99%的比例。没有竹子,大熊猫很可能会饿死。大熊猫每天要吃12千克到38千克的竹子才能维持它们的需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的负责人克雷格·希尔顿·泰勒表示:"这些都和恢复栖息地有关。这能让熊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在保育大熊猫的工作上取得巨大的进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中国的大熊猫不再属于濒危物种,但中国国家林业局表示降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为时过早。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近日在夏威夷宣布,中国大熊猫的保护等级已经从濒危物种红色名单的"濒危"下降一级为"易危",这意味着对大熊猫生存的威胁虽然依旧很高,但各种指标显示大熊猫绝种的危险已经降低,保护工作也已见成效。专家们并不认为大熊猫安全无虞,但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评鉴可看出,中国在保育大熊猫的工  相似文献   

7.
自1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成功繁殖大熊猫以来,国内外12家动物园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共繁殖大熊猫74胎,产仔109只,但存活半岁以上的仅37只.平均每胎出生1.52只,比野外高;但死亡率达66%,比野外也高.1987至89年,人功繁殖大熊猫连续三年成绩不理想,出现滑坡现象.于是在我们面前严峻的问题是:人工繁殖大熊猫困难的症结在哪里?我们的主攻方面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使专业工作者焦虑,也为全世界关心大熊猫的各方面人士所瞩目.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1993年,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共产6胎7仔,到12月15日存活5仔。如果5只幼仔在今后的哺乳期不遇意外,有望顺利成长。据此,1993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繁殖成活率为71.4%,产仔数及成活率都低于1992年(产13仔,育成11仔)。本年存活的5仔均出生在国内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据悉,侨居海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1993年没有配种、孕育和产仔的报告。成都动物园的“庆庆”产双胎育成两仔1984年9月出生在成都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庆庆”,1989年产第一胎后,又于1990年和  相似文献   

9.
成都动物园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动物种类繁多,常年保持在250种3000只左右,位居全国四大动物园之列.特别是靠近大熊猫的产区,所以园内饲养的大熊猫数量常在十只以上,成了动物园的"主景",真可谓得天独厚了.园中的大熊猫数量虽多,但并非全靠大自然的恩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20,(2)
正大熊猫憨态可掬,长相萌萌哒,广受人们喜爱。生活在我国秦岭地区的大熊猫,历经百万年繁衍至今。那么,这里的大熊猫与四川的大熊猫有什么区别?它们面临哪些生存威胁?结合最新的景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它们呢?  相似文献   

11.
陈雨旸 《科学世界》2011,(10):65-65
一说起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相信许多人会立刻想到大熊猫。很少有人会留意我国其他濒危的物种,白头叶猴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人类的近亲,隔一片甘蔗田与人类相望的动物朋友,目前仅有800多只,数量还不及大熊猫。我们这次就深入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去观察了解这些稀有的灵长类动物,衷心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并爱护它们。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工作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通过无线电发来的讯号,时刻和五一棚周围的几只大熊猫保持着联系.宁宁、珍珍和龙龙,最近又增加了威威,都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在穿过竹林时,大吃大嚼……当你看到它们那“不紧不慢”、“懒懒散散”.“悠闲自得”的样子时,你想过吗?这个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前景!人类必须同时间赛跑,否则不可能把它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永存的物种是没有的古生物学家对于大熊猫的起源问题,还存在着不同意见,但是比较多的推测是:它们的祖先是生活于150万年以前(上新世)的一种具有较长尾巴  相似文献   

13.
卧龙,六年不见了.再见时,倍感亲切,山还是那么绿,水还是那么清,但人的变化可大啦.当年带领我跟踪大熊猫的胡锦矗教授,现在已回到南充师范大学执教去了,和我坐在篝火边纵论天下熊猫的夏勒博士,现在正转战在西北的山区研究雪豹.当时五一棚"棚长"周守德同志,现在是保护区管理局的副局长;而现在带着我们跟踪大熊猫的第六任"棚长",是刚从四川大学调来的一位大学生.负责接待我的邱贤猛还告诉我他的一段往事:六年前正当研究生学习结业的前夕,母亲千方百计要留他在成都工作,但他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大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珍珍,你好》,便毅然来到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除了派往英国学习一年以外,他就一直和大熊猫朝夕相处,做大熊猫的保健医生,还为饲养场的大熊猫首次产仔"兰天"贡献了力量.现在他又在研究微量元素和大熊猫繁殖的关系等课题,为挽救大熊猫闯出新路.这使我感到欣慰:没想到我的一篇文章竟动员了一位研究生来到深山僻野,把保护野生动物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世界》2011,(7):94-94
白头叶猴隶属哺乳纲灵长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800只,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它们以树叶为主食,终生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拥有许多的悬崖峭壁,因而白头叶猴练就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攀岩本领。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喜爱的珍贵稀有动物,前几年大熊猫分布区的竹林大面积开花枯死,引起了国内外热爱它的朋友焦虑和关注.由于进行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抢救,现在它们基本上摆脱了饥饿的威胁.然而,大熊猫的生活是否就安定合美了呢?在此我向朋友们谈谈几个使大熊猫最为困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圈养大熊猫生物学特性和个体能力两方面研究了放归个体的特点对其放归后存活的影响,指出了建立类似野生大熊猫生长和行为发育所需环境条件的饲养管理系统是大熊猫放归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放归大熊猫的饲养管理中相应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的动物,对它的发展史的探讨有理论意义,因此,写了这篇短文,供讨论时参考.一、大熊猫的祖先大熊猫的祖先,在第三纪时,至今尚无所知.从一定的牙齿来看,与它有关的,可能有鬣熊、印度熊等,但在我国都是发现在北方的;而且它们的齿形,也都与大熊猫的不同,看来它们也不是它的直接祖先.就我们现在已知的化石来看,最早的大熊猫是更新世初期的大熊猫的小种.它已经是大熊猫属.从牙齿的性质来观察,它跟现代的大熊猫来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体形较小而已.一般的古生物,它最初发  相似文献   

18.
正大熊猫是全球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伞/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不仅能"伞护"同区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促进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还可进一步"伞护"生态系统,长期维持一个或几个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完整性。据2015年我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于6个山系30余个小种群,其中18个小种群的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0只,大熊猫栖息地呈现碎片化与基因孤岛化趋势。2016年4月,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启动。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8年10月29日,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11,(11):94
用我们的行动,拯救白头叶猴!白头叶猴隶属哺乳纲灵长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800只,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它们以树叶为主食,终生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拥有许多的悬崖峭壁,因而白头叶猴练就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攀岩本领。  相似文献   

20.
1引言1.1国内外、福建省结核病流行现状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活动性结核患者数约1500万,每年新发结核患者达800~1000万,有18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199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