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设G=(X,Y;E)为二分图,其中|X|=|Y|=n.证明了:若n≥((a+b)2)/(b)-(a+b)/(b)且δ(G)≥(an)/(a+b),或δ(G)>a+b+n-2bn+1,则G有[a,b]-因子.并且将说明,条件δ(G)≥(a)/(a+b)n为最好的;而当b<n≤4b且bn+1为整数时,δ(G)>a+b+n-2bn+1也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2.
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整系数线性方程组a11x1+…+a1lx1b1,a21x2+'…+a2lx1= b2,ak1x1+…+sk1x1,有整数解当且仅当对任何1≤i1<…<ih≤k及1≤ji<…<jh.≤l诸行列式(j= 1, …,l )的最大公因数整除我们还证明了,k>l时含未知数x1,…,x1的k个线性同余式有公解当且仅当其中任何l+1个同余式有公解.  相似文献   

3.
证明了a=4时,Gvozdjak猜想成立.即路Pn存在一个(a,b;n)-优美标号,当且仅当整数a,b,n满足:(1)b-a与n(n+1)/2有相同的奇偶性;(2)0<|b-a|≤(n+1)/2;(3)n/2≤a+b≤3n/2.在a=4时,成立.  相似文献   

4.
Gvozdjak提出如下猜想:Pn存在一个(a,b;n)-优美标号,当且仅当整数a,b,n满足:1)b-a与n(n+1)/2有相同的奇偶性;2)0|b-a|≤(n+1)/2≤a+b≤3n/2.该猜想的解决推动了Oberwolfach问题的解决.证明了当a=1,2时该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5.
基于TIN(不规则三角网)重构原理,借助图像处理及逆向工程技术自主开发裂解连杆断裂结合面三维重构软件,再现断裂结合面形貌并计算其真实表面积,据此规范裂解连杆断裂结合面面积缺损许可范围,并计算和分析裂解连杆断裂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S及轮廓线粗糙度RL.结果表明,裂解加工某轿车C70S6连杆断裂面相对机加工平面面积增加了130%以上,在不降低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其颗粒脱落极限尺寸许可值可较经验值大大提高;RS与RL存在线性关系,建立了二者间的数学模型,简化了裂解连杆断裂结合面真实面积的计算过程,方便裂解连杆面积缺损控制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分数(g,f,n)-临界图与韧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满足条件1≤a≤b和b≥(1+√(4n+5))/2的正整数a,b,n,证明了当图的韧度满足t(G)≥(b-1)(b+n+1)/a时,图G是分数(g,f,n)-临界图。  相似文献   

7.
设A,B为z的有穷子集,|A|=k,|B|=l.记 S(A,B)={a+ba∈A,b∈B,a≠b}. 当k≠l时,|S(A,B)|≥k+l-2.本文给出了4≤k<l时|S(A,B)|达到下界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设图G是一个简单图,图G的补图记为G.如果G的谱完全由整数组成,就称G是整谱图.讨论了当u1=a+b且a-1>b时,aKa U(3B+2)Kb,b不是整谱图;当u1=a+b且a≤b时,aKa UBKb,b(a=1,B=1,a=3或2,b=6)是整谱图.  相似文献   

9.
设G是一个n阶图,a和b是整数使得1≤a<b.设H是G的具有m条边的匹配,δ(G)是最小度.证明了若δ(G)≥a+1,n≥2(a+b)(a+b-1)/b,并且对G的任意两个不相邻的点x和y都有|NG(x)U NG(y)|≥an/(a+b)+2,则G有[a,b]-因子F使得E(H)nE(F)=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特殊二次系统(Ⅲ)n=0的极限环的惟一性问题,首先证明当a(b+2l)≤0,且d[l-a(b+2l)]≥0时该系统无极限环,再让d从零变为d[l-a(b+2l)]<0,文中就a≤0,b+2l≥0,b+2l≤0这两种情形,在适当附加条件下证明了这时极限环最多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宽厚板厂辊式淬火装备,对比分析了控温淬火和常规淬火工艺对不同厚度Q960E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两种淬火工艺下钢板淬火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20,30和40mm 厚Q960E钢板控温淬火至终冷表面温度40℃,可节约淬火装备用水量40%以上,淬后钢板表面质量优异,钢板平直度≤3mm/m.与常规辊式淬火组织明显不同,控温淬火后,钢板发生余热自回火,其近表面、1/4厚度和1/2厚度位置处均为自回火马氏体组织.Q960E钢板控温淬火后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平均维氏硬度≥420,略高于常规辊式淬火,钢板屈服强度>980MPa,抗拉强度>1000MPa,伸长率>14%,钢板塑性良好,-40℃ 冲击功>44J.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振动结晶器内弯月面坯壳受力研究现状,归纳了坯壳初始裂纹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描述伴随结晶器振动的弯月面坯壳受力模型,阐述振动周期内初凝坯壳力学状态.分析表明,振动特定时段内,结晶器振动引起施加于弯月面处初凝坯壳上的机械应力为148.4 k Pa,而该温度下坯壳高温临界断裂强度仅为119.1 k Pa,结晶器振动产生的机械应力超过临界断裂强度时极易引发初始裂纹的形成.当结晶器振动速度大于1.61 m·min~(-1)时弯月面处坯壳初始裂纹开始形成,且产生于钢水自由液面以下2.15~5.4 mm位置范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某型动车组车轮在实际线路发生的辋裂损伤,在全面失效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车轮辋裂失效机理;以车轮材料裂纹扩展试验数据为基础,结合Franc3D仿真分析软件对车轮内部缺陷进行裂纹扩展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车轮内部缺陷尺寸及分布均对车轮滚动接触疲劳寿命产生影响,缺陷尺寸越大,分布位置距车轮最大应力区越近,车轮疲劳寿命越短.该车轮的损伤容限为3mm,与标准中失效判据3mm一致,给出了目前我国铁路车轮辋裂失效探伤标准(3mm横孔当量大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滚刀轴承接触应力分布出现"边缘效应"现象,在滚子修形过程中确定合适的修形参数尤为重要.以突变冲击的滚刀动态载荷为基础,通过对滚刀系统的弯-轴-摆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滚刀轴承的载荷谱.然后基于滚刀轴承的滚子最大载荷,使用Ansys软件对滚刀轴承滚子进行修形设计以获取最佳的修形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边滚刀轴承滚子最大载荷较中心滚刀和正滚刀增大了87%和20%.采用修形凸度量为0.029 mm和接触比为0.6的最佳修形参数修形的滚子消除了滚子滚道接触边缘的应力集中,改善滚子的接触应力分布,平均接触应力下降了17.26%,提高了滚刀轴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某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可靠性,对其转向内拉杆球绞及螺纹连接部位强度进行了研究。在ADAMS/CAR中搭建虚拟试验台,得到转向拉杆受到的最大转向力;将简化后的转向拉杆连接部位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生成有限元模型,分别建立螺纹和球绞连接摩擦接触,通过仿真得到应力分布,实现球绞连接和螺纹连接的模拟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转向拉杆连接位置的工作应力均小于许用应力,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加载速率对锚杆及其锚固效应意义重大.对金属锚杆杆体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室内拉伸实验,并用PFC2D颗粒流软件模拟加载速率对锚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杆体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有效检测锚杆杆体强度的加载速率应在0.5 mm/s左右;拉拔荷载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大,且锚固体的破坏拉拔荷载与加载速率为线性关系,有效测试拉拔力的加载速率为10 mm/s;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破坏形态最终会向锚杆拔出及产生大范围破碎区转变;根据加载速率对锚固强度的影响,可将其分为弱影响范围(v< 10 mm/s)、中等影响范围(10 <v< 100 mm/s)和强影响范围(v>100 mm/s),强影响范围内加载速率对轴应力及剪应力大小有着明显影响,易造成锚固段上部应力严重集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温拉伸、摆锤冲击、光学及扫描电镜研究了QT(淬火+回火)工艺对实验钢晶界比例、晶粒尺寸、碳化物析出情况及强韧性的影响,并对其变体的分布及组合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强度逐渐降低,塑性逐渐提高;450T和500T钢断口为准解理型断裂,贝氏体板条间析出的碳化物及较低比例的大角度晶界使得冲击韧性较差;而600T和650T钢断口为韧窝断裂,组织中大角度晶界的比例增加,有效地阻碍了裂纹的扩展.变体分析表明,450T钢变体组合方式介于Bain group和CP(close packed)group之间,而600T钢变体之间呈现较明显的CP组合方式,同一CP group内的变体取向差较大,偏折了裂纹传播路径,提高了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预制组合板和钢梁连接节点的承载和变形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和钢梁整体预制的法兰板-螺栓连接节点.使用ABAQUS分别建立了现浇、预制节点模型,对比了两者在同等条件下的受力性能,并分析了栓钉数、组合板的厚度和长度、螺栓数和法兰板厚度对预制节点模型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节点的受力性能与现浇节点相似,设计预制节点时应采用96个栓钉、8个螺栓,以及200mm厚、5.1~6.6m长的组合板及10mm厚的法兰板.  相似文献   

19.
在对火山岩圆球形孔隙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模拟了火山岩单轴压缩过程,研究了孔径及孔隙率对火山岩岩石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径从0.1 mm增加到0.3 mm,极限应变的降低百分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加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弹性模量的降低百分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加逐渐增加,并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在恒定孔隙率下,孔径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随孔径的增大,破坏模式由剪切破坏逐渐向劈裂破坏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