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它们以各自丰富多彩的资源维护着整个地球的正常运转。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他如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降解工业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又被誉为"地球之肾"。  相似文献   

2.
我国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它不仅为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所谓湿地,是指水位在大部分时间接近或超过土壤表面,水体流动或静止,适宜生物生存,具有较强生态调控功能的区域。主要包括天然或者人工的各种类型的湖泊、水库、沼泽、滩涂、塘、湿草甸等。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包含森林、河流、草原和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不同生态功能。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人为干扰,祁连山河流湿地生态退化严重,对于该区域河流湿地生态修复已迫在眉睫。本文综合概述了祁连山河流湿地资源现状、退化原因,提出了对应的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建议,未来应当整合部门职能、健全保护体系、落实恢复措施,促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管理决策相结合,及时掌握祁连山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情况,以期为祁连山河流湿地恢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陈计伟  王聪  张饮江 《科技信息》2011,(15):J0054-J0055,J0060
森林、海洋和湿地这三大生态系统中,湿地系统因其对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大功效为人们不断的研究利用。湿地系统在维持环境生态平衡、保持动植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环境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资源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中具有重大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面积较大,但由于湿地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了湿地资源的破坏、锐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湿地资源的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保护求持续发展,以发展促湿地生态保护的战略,加强对黑河流域湿地资源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菲 《科技信息》2011,(18):I0340-I0340
湿地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与人类息息相关,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和“地球之肾”,它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是动植物的重要基因库,并为无数依赖湿地的动植物提供水、主要食物和栖息地,也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生态系统,同时其面积的消长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客观、也更直观地表达半干旱区湿地变化与局地气候的关系,采用实证和统计研究方法,选择湿地变化较为显著的松嫩平原半干旱区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在1985~2010年间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湿地面积及分布格局变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面积和格局变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5~9月最高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上,湿地面积增加,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和降水量下降幅度变小,湿地面积减少,最高气温上升幅度和降水量下降幅度变大.最高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与湿地格局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的湿地、草地和林地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以湿地的贡献率最显著,因此湿地的冷湿效应是调节局地气候、缓解气候暖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原湿地保护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气候、环境调节的功能作用,也是区域综合经济多元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所以加快高原区的湿地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丽江拉市海湿地是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湿地植物较为丰富的保护区。在分析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现状的反差基础上,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跟上发展进程,既能达到保护湿地、利用湿地的目的;也能满足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9.
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修建高等级公路,逐步提高公路网的密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独特功能,保护湿地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以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桂林-阳朔段为例,介绍了桂阳高速公路和会仙岩溶湿地的基本概况,从遥感的角度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公路运营期间合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湿地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湿地重要的生态功能。简要阐述了湿地在蓄水、调控径流、净化和过滤、调节气候以及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方面的功能,分析了影响湿地功能的自然、社会因素,介绍了湿地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湿地功能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科技信息》2011,(1):I0353-I0355
养马岛是山东省著名的近海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泰马岛前海地区水浅滩阔,有四条河流在此区入海,是河口、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相对丰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牟平区滨海地区城市化必然以湿地减少为代价,而湿地生态系统是滨海地区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提供了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生态基础。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方式,保留和保护足够的水面。要使城市化的结果是人们生存和生活舒适,就需要作出相应的生态努力——要按“湿地城市”的概念建设“滨海新城”,对养马岛湿地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湿地是水、土、适生植被相互作用构成的,内部长期被水所控制的自然综合体。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减轻污染,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等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证明,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具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康学凯 《甘肃科技》2012,28(3):30-31,136
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湿地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原因,该湿地大面积干涸和萎缩,湿地功能急剧退化.加强玛曲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不仅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需,更是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GIS技术的引入,为湿地资源信息集成管理和湿地信息提取与综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ArcEngine和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玛曲湿地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信息,提高当地的湿地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一种广义的定义,是国际公认的,即: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被视为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之一。湿地的过滤作用是指湿地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的功能,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复杂界面的过滤过程和生存于其间的多样性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既有物理的作用、也有化学和生物的作用。物理作用主要是湿地的过滤、沉积和吸附作用;化学作用主要是吸附于湿地孔隙中的有机微生物提供酸性环境,转化和降解水中的重金属;生物作用包括微生物作用和植物作用,前者是指湿地土壤和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人口增长衍生而出的是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张,湿地生态景观板块在城市的扩张与卫星城市的挤压下渐渐从航拍图中消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舒适的景观生态已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蒸发。湿地景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直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材料。同时还能调节气候,净化水源,控制洪水等。有上述功能的湿地景观是现代人们越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该文将当前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湿地景观丧失、湿地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下降以及湿地水文和局地气候改变等方面,主要分析了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案和中国湿地资源基本特征和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崇明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核算,一方面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崇明县湿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基于上海市第2次(2011—2013年)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将崇明县湿地划分为3类10型;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结合崇明县实际,将崇明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4大类共13项,并估算了崇明县湿地的价值。【结果】崇明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4.13亿元。在各湿地类型中,近海与海岸湿地的服务功能价值最大为51.53亿元,其次是人工湿地的服务功能价值为24.74亿元,沼泽湿地的服务价值最小仅为2.61亿元; 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调节服务价值(48.25亿元)>支持服务价值(43.81亿元)>供给服务价值(22.57亿元)>文化服务价值(9.50亿元)。【结论】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是崇明县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功能,因此,在坚持优先保护的原则下,合理高效利用湿地资源,可提高该县湿地服务总价值量。  相似文献   

19.
向海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沼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特别丰富,湿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十分优越。但受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影响,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资源承载力十分有限。本文从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入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环境存在的面积萎缩、土壤沙化、生物减少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湿地自由水面巨大的水汽蒸发及其茂密植被的水汽蒸腾使得湿地具有增湿调温的重要生态功能。位于干旱区的湿地,其调节气候生态服务功能尤为明显。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先计算出研究区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干重),结合该地区植物生产的蒸腾系数,测算出该区域生态系统年水汽蒸腾量为8498.78×104m3;艾比湖的水汽蒸发以维持557.5km2的湖面为基准,年蒸发量约为6×108m3。围绕水汽蒸发是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功能的主要物质因素,参照Costanza的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实际辅以一定的修正指标,求得艾比湖湿地调节气候生态服务的年价值为97788.86×104元,占其总生态服务价值的31.9%,高居研究区各项生态价值之首。充分说明,湿地增湿调温的生态服务在极端干旱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