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未来的空间任务,锂离子蓄电池因其卓越的重量比能量、体积比能量以及循环寿命而比传统的镉镍蓄电池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而锂离子蓄电池组能否通过空间飞行器轨道的环境特点,对6ICP30锂离子蓄电池组进行了热真空、高低温交变、辐照等试验,部分验证了锂离子蓄电池在空间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锂离子电池生热模型和材料热物性参数,建立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热行为热模型。进行了单体电池不同倍率放电及充放电循环下的瞬态热行为数值仿真。结合电池充放电过程温升曲线测试,验证了锂离子电池数值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体电池最高温度位于正极柱,最低温度位于壳体顶部。随着电池放电倍率的增大,电池温度升高,单体温差增大。电池外壳材质对热模型传热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锂离子电池电极连接部位温升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于未来的空间任务,锂离子蓄电池因其优秀的质量比能量、体积比能量以及循环寿命而比传统的贮能电源,如镉镍蓄电池和氢镍蓄电池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开了矩形锂离子蓄电池,包括6、12、30和50Ah四种型号。6、12、30和50Ah锂离子蓄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分别达到106,113,134和130Wh/kg,而体积比能量分别达到232,258,335和308Wh/L.在0.5C放电倍率、100%DOD的测试条件下,循环寿命大于200次,并且具有良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低温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马晓玲 《科技资讯》2012,(17):240-240
锂离子电池和传统的蓄电池比较起来,不但能量更高,放电能力更强,循环寿命更长,而且其储能效率能够超过90%,以上特点决定了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存储电源等方面极具发展前景。本文对对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快速离子循环型锂电池的特点。分析了锂电池结构,即通过强制循环电解液,进行快速离子交换(强制交换)的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结构。通过强制循环电解液,所述电池可以获得极高的充电、放电速率,极高的热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杨红 《创新科技》2002,(7):43-43
<正> 国内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通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由此也极大地推动了新型绿色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进程。作为通信使用的电池,以下新型绿色电池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1.贮氢材料及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2.锂离子嵌入材料及液态电解质锂篱子蓄电池 3.聚合物电解质锂蓄电池或锂离子蓄电池 4.锌空气电池和PEM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7.
对一款商用镍钴铝(LiNi0.8Co0.15Al0.05O2, NCA)/石墨锂电池进行固定节点老化实验,结合差分电压分析方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方法辨识出全生命周期内的老化模式,通过观察微观形貌对老化机理进行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该锂电池容量衰减过程存在2个阶段:第1阶段容量衰减较慢,该阶段的老化模式主要以负极活性材料损失和锂离子损失为主;第2阶段容量衰减剧烈,这是由于负极表面发生了析锂,直接消耗大量可循环锂造成锂离子损失增加,之后金属锂与电解液反应形成钝化层,增加电极在脱嵌锂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使得电极活性材料损失增加. 析锂副反应造成了容量“跳水”现象,后续钝化层的形成导致的活性材料损失加剧和析锂副反应的持续发生则是老化第2阶段容量快速衰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质现象的锂电池机理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各类蓄电池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传质现象的锂电池简化机理模型.采用COMSOL v3.5软件针对型号为IHR 18650的锰酸锂离子电池进行仿真研究,并通过放电实验对简化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简化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锂离子电池的外部特性.文中进一步对不同充/放电电流条件下的锂离子浓度和电势分布情况、设计参数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锂离子浓度和电势分布随电池充/放过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评价其在电动车辆上的使用性能,对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了性能测试.基于实验结果,给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下降速率和温升特性曲线.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各单体电池间的一致性对电池组性能和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对电池的使用规范提出了建议.分析表明:锂离子动力电池适合于电动车辆使用,但电池单体间的一致性还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轿车锂离子电池组的管理中需要检测大量的电池单体电压.为降低对电池组单体电压的采样循环时间,增强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实时性,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时并联采样方式的电池管理系统,它能够可靠地实现对动力电池运行时状态参数的监测,提高电池 SOC 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蓄电池在备用电源中是重要的储能设备,直接关系到整个备用电源系统的可靠运行,因此及时可靠地对蓄电池组进行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蓄电池电压和温度的分布式监测系统,给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在蓄电池组中为每个单体电池配置一个监测单元,分析了单元的结构和功能,以MC9S08QG8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单体监测单元,并且通过485总线可与上位机实现通讯。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蓄电池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对评估单体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的容量、循环特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快速检测开路状态下锂离子电池存储电量自发消耗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开路电压法,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锂离子电池的电压降,即自放电K值,表征其自放电程度,设计了锂离子电池自放电K值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两者之间采用Type-C方式连接,可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自放电率检测。本文以三元锂离子电池为测试对象,对其进行14天的静置实验,检测静置过程中的自放电K值。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缩短了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检测时间,而且可准确检测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在锂离子电池20%、40%、60%、80%、100%五种荷电状态,20℃、50℃、-20℃、-40℃四种温度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自放电K值检测。依据K值测试结果,可分析荷电状态和自放电环境温度对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电源,在电力、交通运输、通讯等领域应用广泛,因此对蓄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设计了采用CANopen协议的蓄电池状态监测模块,实现了对蓄电池组中每块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和剩余电量等参数进行测量的硬件电路,并介绍了采用CANopen协议的程序流程,有效解决了串联蓄电池组中单体电压的测量问题,提高了蓄电池组的供电可靠性.同时CANopen协议使得该模块可以方便地加入到分布式CAN控制网络中,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和剩余使用使命(RUL)是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状态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充电电压上升片段的锂离子电池状态联合估计方法,实现对电池预测起点(SP)到寿命终点(EOL)的较长运行周期内SOC、SOH和RUL的联合估计.该框架在充电阶段进行SOH和RUL估计,在放电阶段进行SOC估计.首先提取电池恒流充电电压曲线片段的上升时间作为健康特征(HF),以HF作为输入,循环容量作为输出,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电池老化模型,对当前健康状态进行估计;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对该电压区段进行非线性拟合,用拟合参数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SOC估计;用高斯过程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对电池的健康特征序列进行建模,通过循环次数外推预测健康特征的变化趋势,并结合LSSVM老化模型,对RUL进行预测并给出置信区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要闻速览     
《科技潮》2011,(9):7-9
国际International索尼将上市配备长寿命锂离子蓄电模块的商用蓄电池日本索尼公司将于2011年9月上市配备寿命超过10年、具有快速充电性能的锂离子蓄电模块的商用蓄电池。利用交流100V的电源进行充电,最多可存储2.4kwh  相似文献   

16.
王继强 《科技资讯》2014,12(19):105-105
主要针对煤矿井下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充电机的设计,满足防爆要求的同时,实现与BMS之间的CAN总线通讯,根据BMS给定的电池状态,改变充电模式。充电机的输出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精度满足锂离子蓄电池充电的需求。同时对充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提供各种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抑制负极板的硫酸盐化,常在铅酸蓄电池的负极材料中加入添加剂,以延长铅酸蓄电池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的循环寿命. 本文通过在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中添加一定量的5种不同炭材料,经和膏、固化等步骤制成不同炭材料掺杂的负极板并组装成蓄电池,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的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利用BET、SEM测试对这5种炭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炭材料对铅酸蓄电池的作用效果不同. 高比表面积、结构疏松多孔且含有大量微孔的多级孔炭材料可以在几乎不影响电池容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铅酸蓄电池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的循环寿命. 实验结论能够更好的指导铅酸蓄电池炭材料的开发和选用.  相似文献   

18.
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温度是影响其电池剩余电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准确、可靠地测得动力蓄电池的各单体电池温度,采用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蓄电池的单体电池进行多点测温设计.DS18B20作为单总线器件,在一条数据线上可以挂接多个元件,大大节省了单片机的端口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三元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估计,由于构建模型复杂,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影响较大,导致预测精度达不到理想效果,但荷电状态的估计精度对于电池管理系统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不断提高估计精度是业内的研究重点.根据已有的相关向量机算法提出了3种改进算法,即循环相关向量机、自回归相关向量机和自回归循环相关向量机,分别对3 600组大样本训练数据进行学习建模,并对另外3 600组大样本数据进行荷电状态的估计,通过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比表明,提出的基于自回归循环相关向量机的三元锂离子电池SOC的估计,具有稀疏性好、拟合与泛化能力强和运行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对锂离子电池室温及45 ℃循环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水分含量超过0.023 5%时,池在室温(200循环容量衰减至83.4%)、45 ℃循环(100次容量衰减至84.1%以下)性能显著衰减. XRD和ICP测试结果表明,水分含量高的电池正极LiCoO2在循环过程中有明显的溶解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