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志宏  李东方 《科技信息》2010,(21):J0116-J0116,J0097
断流蓄水池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设施,由于断流蓄水池中的自来水易造成污染及滋生藻类,或因冲洗消毒不当使自来水受到二次污染。因此推广应用稳压褂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既满足供水需求又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天津北大港湿地摇蚊幼虫的群落结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于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分四次对北大港湿地摇蚊幼虫群落进行了季度采样调查.共采集到摇蚊幼虫13种,隶属于3亚科11属.摇蚊幼虫的密度和生物量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毛尖小摇蚊(Microchironomus deribae)以及巴比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barbipes)为该区域的优势种,且具有明显季节性.通过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BI生物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北大港湿地的水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湿地的水质等级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3.
罗宇丰 《科技资讯》2008,(33):64-64
从原理、特点等方面分析了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和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这两种新型管网供水优化系统,解决了二次加压水泵的工作能耗和蓄水池水质二次污染问题,满足了人们在消防、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供水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引洮二期配套供水小岔沟工程20万m~3调蓄水池设计为例,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干管水头、防洪安全以及工程投资情况等进行调蓄水池的选址和布置方案比较,并进行调蓄水池结构设计和池堤边坡稳定计算,为本工程及同类型工程提供设计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二次供水水质评价和智慧化运维管理的需求,对2类主要的二次供水在线监测指标(余氯、浊度)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工作,并对4种主要的二次供水水质影响因子作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提出基于K-means聚类法和熵值法的二次供水在线监测水质评价方法,并将该水质评价方法应用在L市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中。研究结果表明,在线监测水质评价方法为二次供水管理者提供重要参考,可在二次供水水质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易被环境分解的维生素K3、其基本成分β-甲基萘醌(MQ)和同系物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对在给水系统中出现的4龄摇蚊幼虫进行了杀生实验.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MQ和MTB杀灭效果显著,半致死质量浓度低于1.8 mg.L-1,杀灭过程遵循Chick定律.求出了杀灭率和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乘积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采用MQ比较经济,其安全质量浓度低于7 mg.L-1,在80%杀灭率时的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乘积约为17 mg.L-1.h.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二次供水用水现状及供水设施的调查,简要阐述了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并根据实践提出了防止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管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谈二次供水设施接收与统一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梅  许月霞  库丽红 《科技资讯》2009,(20):119-119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二次供水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从供水企业的角度讨论了二次供水接收以及统一管理的办法及原则,为保障二次供水用户权益做一个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二次供水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二次供水采用水箱、水池蓄水二次加压方式,水质普遍超标。同时由于水箱、水池设计不合理及施工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水质二次污染。针对二次供水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可以从完善管网提、高自压供水能力、规范设计、规范施工、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水质消毒管理等方面防止水质污染。只有防止水质因二次供水而受污染,才能保证用户用到水质合格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Chironomus)幼虫在城市重度铅污染河流中广泛分布的原因, 对铅污染河流中的摇蚊幼虫进行实验室培养, 并将其暴露于含有不同Pb2+浓度的水体和沉积物环境中, 以评价摇蚊幼虫的生物铅富集能力以及对Pb2+ 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结果表明, 大量出现于铅污染河道中的摇蚊幼虫具有较强的Pb2+毒性耐受能力, 其48 h 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rntration, LC50) 可达3.8 g/L. 此外, 摇蚊幼虫的铅富集能力随着环境Pb2+ 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其最大富集量出现在水体含铅量为100 mg/L 的条件下, 此时摇蚊虫体内的铅累积量可达3.76 mg/g 虫体. 对铅胁迫条件下的虫体生物酶活性变化研究发现, 相对于500 mg/kg的高浓度底泥铅污染环境, 其他浓度Pb2+条件下的虫体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酶活性均随环境Pb2+ 浓度和污染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出现一个酶活性峰值, 但虫体的SOD 酶活性在500 mg/kg 底泥铅含量条件下表现出剧烈波动. 将铅污染条件下的摇蚊幼虫进行鱼类投喂, 结果显示Pb2+ 可在鱼类体内不同部位累积, 表现出一定的食物链传递效应. 研究结果为摇蚊幼虫的重金属铅污染耐受性及其生物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市民每天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却被忽视,许多城市楼房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触目惊心。媒体上曾报道:某小区自来水竞呈绿色、有的城市楼群蓄水池不注意卫生而成为各种细菌的滋生地、某高层建筑自来水管里流出红虫、某住宅楼顶水箱出现动物尸体……从上述报道可以看出对居民楼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生物扰动影响潜流带污染物的迁移并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威胁。以水丝蚓和摇蚊幼虫为扰动生物,利用21天室内微宇宙模拟实验确定两种生物及其不同密度扰动(0.5,1,1.5条/cm~2)以及组合扰动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铜(Cu)浓度和沉积物-水界面Cu扩散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搬运和摇蚊幼虫的生物灌溉作用都促进上覆水和间隙水中Cu浓度显著提高。水丝蚓的生物搬运导致的向上输送促进了Cu由间隙水向上覆水中释放,而摇蚊幼虫的生物灌溉作用促进Cu由上覆水向间隙水迁移。混合组中摇蚊幼虫影响水丝蚓的向上搬运活动,减弱了Cu向上覆水的运动,有利于水体净化。生物密度对重金属Cu浓度和通量影响显著。水丝蚓扰动对重金属Cu的浓度和再分布的影响都与密度相关。间隙水中重金属浓度受水丝蚓和摇蚊幼虫的密度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潜流带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灰水处理和回收供水的需要,须对沉淀蓄水池的水位进行精确的控制,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一含具有针对性的模糊控制模型,实现具有较好动态品质的蓄水池水位的模糊控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舟山群岛各种水体中所得到的标本,鉴定出摇蚊幼虫25种,分别隶属于20属,4亚科。其中有13种为国内新记录。本文对舟山群岛摇蚊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列出检索表,并对国内首次记录的种类进行了简要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我区城市建设的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二次供水增多,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郭志勇认为,二次供水水质基本上符合卫生要求(1),但国内文献已报导的249起饮用水污染事故中120起是二次洪水污染而引起的,约占48.2%(2)。由于供水管道、水箱、涂料等材料不合格,或者由于设计安装、选址不合理,都可能导致水污染事故,说明二次洪水受污染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解我区二次供水卫生状况,加强对二次洪水的卫生管理,一九九六年六月我们对区内住宅小区10处二次洪水情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探究沉积物-水界面中磷和铁的相关性特征。通过室内培养原位沉积柱,利用微界面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率平衡式间隙水采集技术(HR-Peeper),分3时段(加入摇蚊幼虫后的第7天、第21天和第35天),探究好氧环境中摇蚊幼虫扰动与铁的氧化耦合作用下沉积物-水界面体系中磷形态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摇蚊幼虫扰动增加了沉积物中氧气的渗透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E_h值,在第21天扰动最激烈;扰动降低了3个时段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溶解态磷SRP(最大58%)、溶解态铁Soluble Fe(Ⅱ)(最大44%)的浓度;SRP与Soluble Fe(Ⅱ)在第7天和第21天也高度相关。可见,摇蚊幼虫的扰动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中磷的变化受到了铁的氧化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论二次供水     
贾巧玲  郑和平 《山西科技》2010,(6):36-36,43
介绍了二次供水的含义及造成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与危害,讨论如何对二次供水进行管理,减少二次供水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让人们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8.
二次供水是目前高层供水的惟一选择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正不少同学都会在课余时间读一些课外书。读书时,若是遇到比较关键的词语不懂,就会影响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如《十万个为什么》中有这么一句话:"池塘中的蜉蝣(fu you)或摇蚊等类幼虫是它(指蜻蜓的幼虫水虿(chai))的主要食料。"如果不理解"蜉蝣""摇蚊",那么你就不能确切地知  相似文献   

20.
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根然  宋艳清 《甘肃科技》2007,23(10):184-185,115
从二次供水的方式及供水设施、管理等方面入手,对二次供水贮水设施、输配水管道及建造管理等方面造成的二次供水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