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爱芳 《科技信息》2010,(24):I0382-I0382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与形成是儒、释、道等多种思想相互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结果。白居易的诗歌与音乐美学思想之间的同异互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白居易的审美理想及其人类理想来看,所谓"儒教饰其身,佛教治其心,道教养其寿。"白居易的审美价值观体现在他对诗歌和音乐的认识中。  相似文献   

2.
以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和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哲学与美学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美育理论核心和美育实施等几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西方美学美育思想尤其是德国美学美育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思维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论家、美学家、哲学家。他的“境界说”将中国古典文学上的境界说与西方美学融铸一体,构建了完整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境界理论,堪称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4.
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所阐发的"大同"思想,不仅在古代社会犹如理想灯塔之光,给予中国人以生命的希望,而且更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仁人志士,现又成为中华民族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传统的“意境”理论相比,王国维更重视诗歌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境界”说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王帆 《科技信息》2011,(29):I0142-I0143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中国山水画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宗旨,注重形式、体裁、情感、意境的表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敬容既深受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熏陶和“五四”新诗精神的洗礼,又深受西方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影响,使她在诗歌创作中善于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意境统一与音节和谐的传统诗美,同西方象征派诗歌注重象征、暗示、意象迭加的艺术手法和哲理思辩自然地结合起来,其思想内容紧扣除旧布新的时代脉搏,成为“九叶诗派”主体倾向的真正代表诗人。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学贯古今,融中西学于一炉,以其影响深远的美术范畴和意境范畴在中国首创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关于王国维的美术范畴,笔者拟另作论述。现在先对王氏的意境范畴作一剖析,以期抛砖引玉。王国维在深入钻研我国古典文学的同时,在《人间词话》一书中系统建立了与其美的形态的分析有一定联系的意境范畴,探讨了艺术美创造过程中艺术家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与客  相似文献   

9.
儒家诗学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资源一直影响并制约着中国文论的发展,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文论的创造性转化是不彻底的。王国维以"本真人格"为汇通"文如其人"说、"赤子之心"的内在依据。同时,他又根据尼采的"血书"论,突破了传统"人格"中国家和人民的内涵而上升到生命人格的高度。他将儒家诗学和西方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对中国儒家诗学的现代转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西方美学中有所谓“未完成美学”的范畴,认为好的艺术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诗人总是期待着欣赏者对于作品的加入,把作品未完成的开放式的存在付与欣赏者,最大可能地调动欣赏者的创造欲望,吸引他们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的有一定规范性的自由活动.在中国古代关于意境类型的论述中,有“含蓄”“空灵”“混沌”的提法,在近代则有“朦胧”的提法,都是谈文学作品要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想象的余地.这与西方的“未完成美学”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他的美学观点主要表现在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美"等方面。王国维以他开放的视野、务实的态度、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开辟了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天地,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美学思想观点与研究方法。王国维的美学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这既与他个人的天分密不可分,也是他较好地继承和融合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人间词话》是一本采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制而又注入了新观念血液的诃论名著与美学论著,作者王国维是我国美学史上与文学批评史上首先引用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来评论我国古代诗诃的美学家与文艺理论家。其“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核心,向为学术界所乐道。但仔细分析,觉得王氏所举的一些诗例词例.似与其理论不甚相符。现略抒管见,请大家批评。  相似文献   

13.
王琴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16-17,25
我们在对"意境说"进行多层次研究的同时,也可以援引西方的现代美学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推进对中国古典文论概念的理解和体系的建构。本文试图以西方现象学文艺理论为工具,对"意境说"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的心力说和王国维的天才观都张扬着个体的主观力量,都具有崇尚自由、超越自我的品格,在对社会人心的关注中,都表现出鲜明的启蒙色彩和人文精神。其不同之处在于,心力说本质上是一种伦理观念的自觉,具有浓厚的道德性。天才观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生命自由意识,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这两者都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人格觉醒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圣托马斯·阿奎那以经院美学独有的系统性、理性、缜密具体性、操作应用性的理论特色创造地总结了西方古代美学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审美理想,是中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已经具有了近代美学的诸多因素,是近代美学的开创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熙载是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观是传统审美观在近代的延续,但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传统美学的理论框架.王国维作为刘熙载之后传统美学的真正变革者则在审美观、审美主体论等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王国维开放的治学心态和对西方美学观念(主要是康德、尼采、席勒)的大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文章从市民社会同自然社会分离,阐述了黑格尔之前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同政治国家的分离,阐述了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市民社会同经济社会的分离,阐述了马克思之后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20.
数十年来,学术界一般认为“移情”这一概念是从西方美学移植过来的,因而往往以西方美学的“移情”概念来规范或比较中国古代文论的移情现象与移情作用。那末我国古代文论到底有否“移情”的概念或“移情说”?本文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资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