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TI设计的高速ZigBee SoC芯片-CC2430,结合ZigBee协议栈,设计了一个基于国际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投票系统,它能够在一个空间内快速地建立无线投票网络,支持多节点自由地接入或离开,并且能阻止非法身份节点的进入。系统把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设置成通用的投票节点,通过ZigBee网络将这些数据发送到ZigBee网关,网关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用LabView编写了数据统计界面。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由于采用自组织、自愈合的无线网络,因此性能可靠、方便实用,尤其对于没有有线投票系统的会议室。该系统针对实验教学改革,适用于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拓展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智能调光控制系统设计,选用LED灯解决了原有灯具发光效率低的问题;选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方式,设计了回路节点和路由器,解决了有线传输网络扩展性差、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ZigBee转TCPIP通信网关,实现了现场控制和远程监控的结合。该设计在学校部分区域展开实验,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通讯的远程抄表系统,该系统由终端采集节点、网关模块、服务器组成.智能电表作为终端采集节点,主要是通过STM32作为主控芯片来读取计量芯片采集到的电气参数,将数据通过串口传输给CC2530模块,并由CC2530发送给网关模块;网关模块作为ZigBee网络里的协调器收集所有终端数据,再基于LwIP协议把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则能远程控制和监控各个电表的运行状态和测量参数且改变各个电表的开关状态,实现用户电表数据远程采集与开关控制.最后通过在室内环境搭建测试网络,测试本系统的数据采集与组网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智能电表可以将有功误差控制在±2%内,且系统可以在ISM 2.4 GHz频段上完成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与Internet网络协议不兼容的问题,融合ZigBee与WIFI无线技术,设计了一款无线传感器网关,实现异构网络双向通信。基于德州仪器的MSP430作为处理器设计网关的软硬件,实现数据接收、信息处理、交互控制、无线协议转换等功能;使用ZigBee模块与无线终端节点相连,通过WIFI模块实现信息传输。通过家居环境测试,表明网关具有稳定性好、扩展灵活、使用便捷等特点,能满足智能系统无线网络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无线网络传输数据,终端节点实时采集数据信息,手持控制终端实时显示数据,手持控制终端灵活控制监控节点,遇险自动发送报警短信等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低功耗、稳定性好、监控灵活,弥补了传统监测系统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郭洪  张世娟 《河南科学》2012,30(8):1072-1075
为实现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之间的数据交换,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ARM S3C2410处理器的嵌入式ZigBee网关.系统以ARM9处理器芯片S3C2410与ZigBee CC2530芯片为核心,外部扩展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硬件平台.在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6.0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相应应用程序来构建ZigBee嵌入式网关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网关系统实现了Internet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之间数据的交换;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强、易于推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民族特需品保存展示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以ZigBee无线网络为基础,对采集到的特需品所在环境信息进行实时传输和监控,当数据超标时,监控中心发出指令开启终端节点的风机,进行反向控制,并使用GSM发送报警短信.用户也可通过PC机、嵌入式手持终端及手机短信查看并控制整个网络里任意节点的状态.该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网广泛采用的集中式数据传输系统网络规模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多网关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法。将ZigBee网络中大量的上报数据分成多部分分别传送给多个网关,各网关可同时进行数据转换,远程PC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从以太网汇总各网关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为进一步减少网络数据流量,路由对各网关实行动态管理,从多个网关中选择一个相对最优上报网关转发数据,有效地减少路由转发次数和网络延时。对该多网关传输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在减少Zigbee网络节点的前提下,又能实时捕捉用户所需信息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芯片———Zynq的动态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小车作为移动网关,Zigbee作网络节点,用Sim300 GSM模块来实现短信收发功能.远程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家里的信息;并且可以用短信以及Internet与智能家居网关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TD-SCDMA的ZigBee接入网关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ZigBee接入网关,用来完成ZigBee网络和TD-SCDMA网络的连接,可以实现对ZigBee网络的远程控制.给出了该网关的硬件设计方案和主要软件编程思路.该网关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2.
徐辉 《科技信息》2011,(5):231-231,266
健康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运动分为有氧和无氧,有氧运动较无氧运动更易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从人体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述有氧运动对人体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14.
Dads and disomy and diseas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 Little  V Van Heyningen  N Hastie 《Nature》1991,351(6328):609-610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5、5沙尘暴锋面前移速度14~17米/秒 ,最大19.5米/秒 ,瞬时最大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  相似文献   

17.
辽金诗文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从特定侧面体现了佛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渗透溶浸。其表现主要反映在借用佛禅意像、使用佛禅故实和引用佛禅语汇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因高校管理引发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师生的法治观念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师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适应。要改变这些不适应,就要进行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做到规章制度合法、管理行为合法。努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和师德校风建设,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全新便捷的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博客是当今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个体性、公共性、开放性、成本投入少等特点吸引着"90后"大学生广泛关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博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及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在当今信息市场形势下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和经济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 :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者们能在强手如云的信息市场中占领一块阵地也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