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抑制循环波动性对内燃机故障诊断结果的影响,引入D-S证据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内燃机振动时频图像、局部非负矩阵分解、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内燃机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采用平滑伪魏格纳分布(SPWVD)方法对8种不同气门状态的缸盖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振动时频图像,然后用局部非负矩阵分解(LNMF)方法提取时频图像的特征参数并组成训练集和测试集,用得到的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再把测试集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将输出的结果转化为基本概率赋值,用Deng加权平均证据合成规则对同种状态下不同图像的证据进行合成,并利用合成后的结果进行诊断分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振动时频图像和D-S证据理论的内燃机故障诊断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内燃机循环波动性对诊断结果的影响,能够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气门故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用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对DCT电控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将两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DCT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柴油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证据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故障诊断中,但基本概率分配是证据理论的重要一步.运用典型样本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柴油机供油系统的3种故障进行诊断,避免了D-S证据理论应用中基本概率赋值难以分配的问题,减少了方法的主观性.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判别出柴油机故障类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船舶动力装置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模糊神经网络(Fuzzy Neural Network,FNN)与Dempster-Fhafer(D-S)证据理论,研制开发了船舶动力装置数字化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由信号采集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和分析系统组成,主要对主推进机组、柴油发电机组、辅机进行监测.采用压力示功图法和瞬时转速法对主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且并行构建热力性能参数和瞬时转速2个子模糊神经网络,再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主机状态信息融合判断,最后得到故障诊断结果.试验表明,该系统的实时性、测量精度满足要求,而且运用FNN与D-S证据理论进行故障诊断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只利用单一参数对复杂系统进行诊断具有信息不完备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A和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PCA对信息融合的多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利用证据理论实现对非精确信息的正确推理,解决了信息融合数据的组合爆炸问题,从而得到精确的诊断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火电机组的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中,实现了对控制系统中主要参数的故障检测,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网络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各自在处理不确定性信息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优化的BP网络与D-S证据相结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一方面利用GA-BP网络获取D-S证据理论所需的基本概率赋值,另一方面通过D-S证据理论对GA-BP网络的输出进行融合。将此方法应用于高压电器设备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传统BP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同时具有更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电机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领域中,由于电机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目前大多数故障诊断依然是基于单参数进行,如振动、温度及电流等所能携带的故障特征进行诊断,所以不确定性因素及不确定信息也充斥其间,从而致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分析了传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弊端,并介绍了多信息源数据融合诊断系统的结构及其在故障诊断应用中的优势,并通过实例分析,采用3个独立传感器对轴承故障信号采集,并通过经验模态方法对信号处理得到故障特征向量,最后应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进行故障识别。每使用一次D-S证据理论的合成,均会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说明多信息源数据融合故障诊断系统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地评估机场容量,考虑评估中证据冲突时D-S证据理论的完备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组合方法,并引入到动态容量评估中。该方法不改变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引入证据可信度的概念。基于证据间存在的相容性及排斥性,把证据分为可信部分和不可信部分并分别进行数据处理,运用D-S证据理论融合数据。由此建立基于处理冲突证据的D-S改进算法机场动态容量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在国内某机场的动态容量预测过程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容量评估过程中的冲突证据,优化后的可信度提高了0.166 9,降低了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空中交通管理决策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D-S证据理论是一种处理数据不确定性的经典方法,但是,在数据所受干扰很大的情况下,其所得融合结果常常与常识相悖。基于对D-S证据理论完备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组合方法,该方法引入证据可信度概念,利用证据之间的相容性和互斥性,将证据分为可信部分和不可信部分分别进行处理,最后用D-S证据理论融合信息。相较于其他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D-S融合规则的前提下,解决了D-S理论在证据高度冲突情况下无法使用的问题,提高了D-S证据理论融合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D-S证据推理及算法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S证据理论在多源信息数据融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该理论的实现算法也逐渐为人关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D-S证据推理的基本理论,然后以一具体示例描述了D-S算法的推理过程,最后基于微软最新推出的.NET平台,利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D-S证据推理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