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空间形状特征,运用Belier曲面拟合和ADS技术,在AutoCAD下实现螺旋进气道结构计算机三维造型,为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提供了现代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三维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进气道的设计是个难点,使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也难以对气道流动特性进行精确研究.通过确定螺旋进气道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螺旋进气道的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可以实现螺旋气道的精确造型、以气缸直径102mm的直喷式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为例,使用Pro/E对其进行了三维造型设计,并将三维模型载入Fluent中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计算机构造的三维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螺旋气道,这为研究螺旋气道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进气道稳流试验台上对2种方案的切向进气道和ZH1105W柴油机进气道进行稳流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所获得的无量纲涡流数和流量系数来评价不同气道流通特性的优劣,以确定最终的气道布置方案.实验表明,对比选择后的4105柴油机切向进气道与改进后的ZH1105W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相比,在保证缸内涡流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明显高于ZH1105W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流量增幅高达35%.  相似文献   

4.
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布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具有优良的流通特性和涡流特性的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系统,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研究了进气道的布置对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道布置角度的变化对流量系数影响不大,但对涡流比有较大影响,切向,螺旋气道由置角度的变化对组合涡流的影响,分别表现在小升程范围和中,大升程范围,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影响,组合气道涡流较单独气道开启时有较大降低,螺旋气道的涡流降低幅度远大于切向气道。  相似文献   

5.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nverge对一款车用柴油机进行了气道和缸内流动的数值计算,主要研究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结构设计参数对缸内涡流比的影响.通过修改螺旋进气道的3个主要结构设计参数,研究了其对缸内涡流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单独改变螺旋室高度、涡壳切割量以及螺旋进气道转角3个结构设计参数,使其取值分别为13mm,1.27mm以及0°时,缸内涡流比获得最大值;同时修改多个结构设计参数时,其对涡流比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的作用;通过Converge软件实现了螺旋进气道多结构参数的数值研究,对实际气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进气道性能优化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柴油机进气道性能参数的表达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回归分析,研究了用哪种自变量表达进气道性能参数与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关系最密切。进气道综合性能系数可作为直喷式柴油机进气道性能优化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双进气道柴油机进气道的涡流比和流量系数对进气涡流调节规律的影响.在稳流气道实验台上,对两种典型的双进气道柴油机的切向气道、螺旋气道的进气流动特性和进气涡流调节特性进行试验,采用横挡板遮挡切向气道入口方式调节进气涡流.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涡流比和流量系数之间存在线性折中关系.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可知:在对柴油机的两个进气道进行匹配时,如果要拥有良好的进气涡流可调性,被调进气道流量系数应取较大值,涡流比应取较小值,不调节进气道的涡流比应取较大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表面增加仿生非光滑单元体,运用catia软件和gambit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应用fluent软件和动网格技术对柴油机工作时的瞬态进气过程进行CFD分析;对比分析得出仿生非光滑表面显著提高了进气过程中进气道内气体的流速和质量流率。  相似文献   

9.
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上应用非稳定流动的稳流模拟正交试验法,组合了多变量的气道模型9个,在不同气门升程下,测录了气道的特性曲线,取得了多变量下结构因素对气流特性影响规律,考察了结构因素影响气道内两股气流的分配,为螺旋进气道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进气道是缸盖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因此进气道的设计是柴油机设计中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就气道设计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展开讨论,并且对各类造型曲面进行了比较.并据此设计开发了某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的模型.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建立某RD190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稳态CFD模拟计算模型,对其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气道流量系数和涡流比、柴油机的外特性结果,并采用CFD模拟分析了进气门杆形状对进气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截面比的增加,平均流量系数和平均涡流比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当截面比在0.28~0.30时,进气道平均流量系数相对原方案值变化不大,而平均涡流比最大增加了9.98%.  相似文献   

12.
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流通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缸采用四气门的发动机能进一步降低排放,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介绍了直喷式柴油机的四气门进气系统,分析了该系统在充气效率和燃烧方面的特点,文中作者进行了螺旋气道与不同流通面积的切向气道的组合试验,讨论了四气门进气系统进气道的流通特性及进气道不同进口流通面积对进气流量和涡流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四气门进气系统,是气流通面积增加3%;另外,切向气道和螺旋气道的进气流量直接影响着缸内涡流  相似文献   

13.
在稳流模拟试验台上,利用所研制的四气门柴油机试验缸盖和气门口三维流速测量装置,运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四气门柴油机不同气道布置方案下的进气门出口三维流场,揭示了四气门柴油机两进气道的相互干扰对气门口流场影响的变化规律,。两气道的相互干扰使两进气道相互作用区域,近壁区域的内流速的大小和分布发生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随相互作用区域内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加,切向速度分量影响最大,其速度大小及分布变化较大,切向气道较螺旋气道影响更大,螺旋气道对切向气道的影响随升程的增加而增大,切向气道对螺纹秘气道的影响则随升程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用椭圆Poisson方程作为控制方程的分形耦合对形状复杂的柴油机进气道生成三维贴体网格,用时间推进有限容积法求解Euler方程,对柴油机进气道进行了全三维流动计算,其结果展示了进气道的结构型线对流动的影响,为进气道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椭圆型Poisson 方程作为控制方程的分形耦合法对形状复杂的柴油机进气道生成三维贴体网格,用时间推进有限容积法求解Euler方程,对柴油机进气道进行了全三维流动计算.其结果展示了进气道的结构型线对流动的影响,为进气道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进气道流场的CFD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燃机进气道的传统设计方法是利用稳流实验台反复进行对比实验获得理想的模型数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技术可以对气道的CAD模型进行流场模拟,并进行可视化显示。本文利用CFD技术对某型号385柴油机的进气道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说明CFD技术可以指导内燃机的气道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具有螺旋进气道的内燃机的进气通流能力,利用三维、可压、粘性、湍流流动模型,采用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的半隐算法(SIMPLE),对其流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气道倾斜角、气道位置等进气系统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于螺旋气道结构的复杂性,结构参数对具有螺旋进气道的进气系统的影响十分复杂;气道倾斜角、气道位置对缸内流动的影响是双向的.另外,螺旋气道的总压力损失主要发生在气道部分.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和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测得的四气门柴油机气门口三维流场,分析了进气门出口流场产生的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揭示了四气门柴油机两进气道的相互干扰对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四气门装油机两进气道相互干扰,对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产生较大影响,相互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各气道的自身结构,两气道之间的相互位置及气门开度。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器CAD系统的开发宋永增(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北京100044)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由于机械产品门类多、品种繁杂、设计量大,故用于机械产品设计的比例最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传统设计所不能比拟的,应用CAD技术进行产...  相似文献   

20.
用SIMPLE方法模拟了稳流实验条件下一螺旋进气道-气门-气缸内的三维流场,给出了模拟计算结果,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规律基本相同.分析了流场的流动特性,从而为进气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