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高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表现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力的性质、水平、规模和结构;现代科学技术成了促进经济结构变革的动力源泉;高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成了推动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生产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和主导力量。江泽民总书记早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目前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鲜明措施。朱镕基总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分析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变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洪 《榆林科技》2008,(1):27-2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和决定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和主要途径。支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公共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也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端人才密集等特点.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放眼世界考察当今时代特征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科学技术不仅通过生产过程实现了对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变革,而且通过变革宏观产业结构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的巨大牵引作用,科教兴国战略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赢得未来的逻辑必然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施监湘 《吉安师专学报》2000,21(3):91-93,9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放眼世界考察当今时代特征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科学技术不仅通过生产过程实现了对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变革,而且通过宏观产业结构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对综合国力的巨大牵引作用,科教兴国战略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赢得未来的逻辑必然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1世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论述经济发展战略时,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  相似文献   

10.
全球范围内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为特征的原始创新异常活跃,提供了现代技术革命约90%的成果,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为整个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正在演化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革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