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到英国形式主义美学,20世纪关于艺术形式的诗学研究十分活跃,既有其价值也存在缺陷。以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对贝尔未能回答的意味与形式统一的问题做出较圆满的回答。但由于朗格关于情感的解释过于理性化,不可避免地有趣向于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文学性”与“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语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是“文学性”,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而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研究文学的理论给后起的文学流以深刻的启迪,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批评、文体学与文学教学汤定九20世纪的很多文学理论都以本文为研究对象,强调对文学语言的分析。这些理论滥额于20世纪初的两大文学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文学的本文分析发展为两大主干:结构诗学与文体学。前者的理论构架建筑在列维·...  相似文献   

4.
俄国历史诗学学派自维谢洛夫斯基开创以来逐渐成为俄苏文艺学中最主要、最有价值的科研方向之一,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文艺学中的许多思想和原理,东西方许多常说常新、争论不休的问题都源自维谢洛夫斯基及其历史诗学。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关注俄苏的历史诗学理论,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接受与研究时期。形成了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应用型研究、借鉴型研究三种接受与研究类型。本文就第二、三种类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食指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位具有分野性的诗人,他的创作分开了“失去自我”与“表达自我”的两个时代。他的诗歌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传统性,散发出一种革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紧密结合的气息,体现出狂热激进的思想与理性节制的形式并行不悖的诗学特征。思想情感上的先锋性、反叛性与艺术形式上的传统性、保守性构成了他的诗学悖论。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俄苏历史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状况(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国历史诗学学派自维谢洛夫斯基开创以来逐渐成为俄苏文艺学中最主要、最有价值的科研方向之一,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文艺学中的许多思想和原理,东西方许多常说常新、争论不休的问题都源自维谢洛夫斯基及其历史诗学。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关注俄苏的历史诗学理论,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接受与研究时期,形成了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应用型研究、借鉴型研究三种接受与研究类型。本文就第一种类型进行研究,以期梳理该理论在我国的接受与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其文学自主性理论和其主要的反常化即陌生化方法论对传统的内容优先论、作者中心论及典型方法论无疑是一种颠覆。在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已经出现了类似于“陌生化”理论的一些实践。对形式主义的回顾与对“陌生化”理论的深入剖析,有助于这类文学作品的理性化认识。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首先在方法论上认为形式主义脱离了人类文化总体研究文学,势必削弱文学在人类文化总体中的地位;其次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玄奥的语言、材料和手法、陌生化等都具有虚无主义的倾向;最后,巴赫金通过对形式主义的批判表达了自己的内容—形式观,他创新性地赋予形式动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诗学是从具体文本中建构诗学的一种诗学建构方式,在当前理论语境下,本文诗学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涉及到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这种语境包括:文学终结论的蔓延、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和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脱节。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传媒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其影响力几乎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与诗学事实上的传播学转向,使“主体论文艺学”渐次式微,也使“诗学重构”必然成为媒介时代的诗学策略。随着文化研究的崛起与“泛文学时代”的来临,现代传媒的操纵作用愈益彰显,文学的媒介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工具论文艺学”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媒介诗学”,是当代诗学突围困境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与拓展。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诗都有着各自的起源,而且相互之间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隋唐五代文学中的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隋唐五代诗不仅发展了各种流派,还形成了多样化的体制。本文就其体制的发展衍变及创新作以简要分析,为研究隋唐五代诗歌理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其芳的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何其芳谈论翻译诗歌的言论及其创作所受译诗之影响却很少有人论及。有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何其芳谈论翻译诗歌的学术思想,然后论述了何其芳的创作及其后来的诗歌语言观念受到了译诗的影响,由此给何其芳研究带来新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史曙 《潍坊学院学报》2006,6(3):44-45,71
苏轼认为诗画有相通之处,诗为“有声画”、“无色画”,画为“无声诗”、“有形诗”。但诗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智性模式,诗可以舍弃具体的形象,单纯追求无限流动的意象,但画却必须要借助形象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5.
节奏在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的音节、词汇、韵律等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节奏”这一角度来探讨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的差异,以及英诗节奏对现代汉语格律诗歌的影响,对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汉诗和英诗会有助益。  相似文献   

16.
纳兰性德的词作无论是爱情词、悼亡词,还是边塞词,把个人的愁绪同大自然和宇宙联系起来,缭绕弥漫着一片凝重的、难以掩抑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感意绪,包含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无法改变的人生缺憾所触发起的无可奈何的悲怆凄凉.  相似文献   

17.
何晓坤是滇东诗人群中一个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诗歌创作到1996年左右,这是何晓坤诗歌创作的前期。此后何晓坤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停顿期。2010年秋冬,何晓坤恢复了自己中断多年的诗歌写作,并在短期内创作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朱湘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入手,分析了朱湘诗歌特有的孤清涔冷的风貌。同时,探讨了朱湘如何通过对中西方诗歌的借鉴完成了对新诗形式的改造和建设,确立了自己中国新诗史上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具有人性价值准则意义的艺术哲学,双性同体哲学为双性同体诗语空间的共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要实现共建的目标有两大障碍:一是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性别差异,二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性别等级。对于前者,我们不必在差异中强求平等,而应在互洽互补的整体文化背景下争取人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对于后者,我们应予以拒斥、清洗。这不仅需要女性而且也需要男性的参与。通过对男性诗语的简单考察,我们看见了双性同体诗语共建的曙光。  相似文献   

20.
哀伤诗和游仙诗是现存江淹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哀伤诗抒情深沉真挚,格凋凄婉苍凉。游仙诗则表达出其愤世嫉俗和归隐求仙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