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电镜实验,观察到水合二氧化硅具有微米-亚微米-纳米三次结构。具有此三次结构的水合二氧化硅透明性好,易被破碎、分散。依据橡胶填充实验,此水合二氧化硅具有优异的橡胶补强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镜实验,观察到水合二氧化硅具有微米-亚微米-纳米三次结构.具有此三次结构的水合二氧化硅透明性好,易被破碎、分散.依据橡胶填充实验,此水合二氧化硅具有优异的橡胶补强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镜实验,观察到水合二氧化硅具有微米-亚微米-纳米三次结构.具有此三次结构的水合二氧化硅透明性好,易被破碎、分散.依据橡胶填充实验,此水合二氧化硅具有优异的橡胶补强性能.  相似文献   

4.
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补强硅橡胶界面-结合橡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表面性质的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硅橡胶混炼胶界面结合橡胶来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补强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界面的作用形式。结果表明结合橡胶以纳米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为骨架,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结构性越高,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结合橡胶体越好,对硅橡胶制品的补强效果越好。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填加质量分数为0.26~0.29时,表面羟基个数在1.1~1.4之间,有效补强体积最大,补强效果也最好。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硅/氧化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合三氯化钌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以钛片为基底,采用热分解氧化法制备了二氧化硅/氧化钌复合膜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极表面形貌,利用循环伏安曲线法研究电极的电容性能·考察了原料配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电极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二氧化硅/氧化钌复合膜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容性能,当水合三氯化钌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2,烧结温度为350℃,烧结时间为1h时单电极的比容量最高可达137mF·cm-2,比文献值提高了近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具有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积分直线的二次系统,得到:此二次系统的拓扑结构有且仅有9种.  相似文献   

7.
以采动区上常用的三开间二层砌体结构砖混房屋为原型,取其前纵墙,缩尺比例为1:2,在专用的抗变形试验台上进行了二次地表曲率变形下砖墙的抗变形实验,得到了二次曲率变形作用下砖墙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曲率变形对砌体结构房屋具有损伤累积作用.在一定的地表曲率作用下,实验模型所对应的砌体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抵抗地表曲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沉淀法白炭黑二次结构为体系,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原始粒径、结构补强以及二次结构与附加压力的关系,给出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干燥过程中白炭黑二次结构的破坏是导致其产品结构塌陷的原因,原始粒子间脖径处承受的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的反作用力是导致二次结构破坏的原因;要获得在橡胶中既具在良好补强性能,又能良好分散的产品,其原始粒子需要结构补强。不同原始粒径,存在不同的补强临界值;通过改变干燥方式及介质等手段可减小结构塌陷,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廉价的硅酸盐为二氧化硅前驱体,以非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混合模板剂合成微米级的介孔二氧化硅,控制非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量可以得到分散性较好的介孔二氧化硅球,并用SEM,XRD以及N2吸附-脱附,对所得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2种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对介孔二氧化硅形貌的影响,并用混合模板机理解释了球形介孔材料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合二氧化硅和镍粉体纳米材料作为抗紫外线整理剂,对棉和涤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镍粉和纳米水合二氧化硅均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整理后棉织物的UPF值分别达到52.35和50.32,UVA透过率仅分别为2.72%和4.09%;涤棉织物的UPF值达到188.12,UVA透过率为4.53%。同时,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度、折皱回复度、抗静电等物理性能均有所提高。避免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过程中,由于加工体系中存在酸性物质所引起的纤维分子降解,导致整理后织物断裂强度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硅橡胶绝热材料热化学烧蚀特征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烧蚀试验发动机对硅橡胶绝热材料进行了燃气速度仅为0.48 m/s,粒子含量极低的热化学烧蚀试验研究。得到了炭化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观测分析了烧蚀后炭化层和热解层表面和侧面的宏观、细观结构特征。将硅橡胶绝热材料的热化学烧蚀特征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烧蚀特征进行了对比,给出了硅橡胶绝热材料烧蚀建模计算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TiCl_4气相氧化的钛白粉颗粒作为实验原料,通过钛白粉表面包覆水合氧化铝膜的包膜剂添加方式的研究,分析了包膜剂添加方式对钛白粉包覆铝膜的机理、过程pH变化、成膜晶型结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和吸油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顺流法、并流法和逆流法三种包膜剂添加方式形成水合氧化铝薄膜的化学反应、沉淀pH、晶型结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和吸油量不同。并流法形成光滑、致密、均匀的勃姆石水合氧化铝薄膜,有利于降低比表面积和吸油量,提高钛白粉的颜料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二氧化硅补强硅橡胶的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是补强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最好填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分散性对硅橡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成100~200nm尺度的二氧化硅聚集体对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未经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m(SiO2):m(生胶)=0.35~0.40时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效果最佳。硅橡胶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形成了以二氧化硅为晶核的微晶区,增加了物理交联点,更易发生结晶。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face between silicon and a high-k oxi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örst CJ  Ashman CR  Schwarz K  Blöchl PE 《Nature》2004,427(6969):53-56
The ability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o continue scal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to ever smaller dimensions (a trend known as Moore's Law) is limited by quantum mechanical effects: as the thickness of conventional silicon dioxide (SiO(2)) gate insulators is reduced to just a few atomic layers, electrons can tunnel directly through the films. Continued device scaling will therefore probably requir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insulator with high-dielectric-constant (high-k) oxides, to increase its thickness, thus preventing tunnelling currents while retaining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an ultrathin SiO(2) film. Ultimately, such insulators will require an atomically defined interface with silicon without an interfacial SiO(2) layer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Following the first reports of epitaxial growth of AO and ABO(3) compounds on silicon, the formation of an atomically abrupt crystalline interface between strontium titanate and silicon was demonstrated. However, the atomic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is interface is questionable because it requires silicon atoms that have coordinations rarely found elsewhere in nature. Here we describ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ilicon and strontium titanate and its atomic structure. Our study shows that atomic control of 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 by altering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face to meet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and its chemistry may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other high-k gate oxides and for controlling their growth.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状况,采用水泥、消石灰、橡胶粉和高分子聚合物对AC-13和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掺配,然后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通过劈裂强度评价其水稳定性能.首先通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性试验方法,确定了水泥和消石灰的最佳改性含量;其次通过沥青三大指标测试方法、弹性恢复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获...  相似文献   

16.
以经预处理的废石英和木炭为原料,在高温下通过碳热还原反应生成高纯SiO气体,Si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高纯的硅和高纯SiO2,将SiO2用HF酸分离出去,经ICP检测获得的硅为太阳能级硅.该新工艺具有低能耗、环保和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超细SiO2颗粒废料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信光纤生产中产生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废料为原料,经水纯化处理后,用硅烷类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的硅羟基吸收峰明显减小,热失重增加,表明其与硅烷类偶联剂发生了化学键合;激光光散射和扫描电字显微镜的测定结果发现,改性后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粒径减小,颗粒分散性大大提高,在电镜照片中无明显的大团聚体,表明超细二氧化硅颗粒表面键合了疏水性有机分子链,疏水性增强,达到了改性目的,为超细二氧化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法.分析了麦秸化学组成的层间差异,探讨了水热处理对麦秸表面基团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外表面被SiO2等无机矿物磺覆盖,羟基浓度低;麦秸内部(包含内表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构成,富含羟基官能团:经过水热处理,麦秸外表层部分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脂肪类物质溶出,热处理时间具育明显的影响:适度NaOH水热处理,可以同时去除碳水化合物、脂肪类物质和SiO2等无机矿物质。  相似文献   

19.
共沉淀法所得大量水合二氧化锰可用水洗碱煮,烘干后直接循环使用。也可由水合二氧化锰制成硫酸锰或高锰酸钾后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