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高架桥153-A号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施工技术,为类似桩基工程断桩处理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断桩的处理方法。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断桩的不同成因,分别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出现断桩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几种断桩处理方法,以彻底清除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董庆伟 《科技信息》2007,(23):160-160
在钻孔桩的施工过程中,发生断桩事故是难免的。介绍了空心桩断桩处理、桩外压浆断桩处理、桩内钻孔压浆断桩处理、孔内大口径钻孔断桩处理等断桩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某高速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成功经验,详细介绍断桩的分析过程,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处理方案,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取芯、清淤和压浆等施工工艺,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6.
简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堵塞导管、断桩事故常用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介绍堵管断桩后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置换浮灌层从而达到有效接桩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事故处理的几种方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施工难度、工程费用等优、缺点比较,给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红 《科技信息》2013,(8):406-406
本文简述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万春 《山西科技》2003,(3):59-59,63
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情况下断桩处理和桩基缺陷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盖东辉 《科技信息》2010,(1):264-264
断桩对工程的影响最大,它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影响施工工期,更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发生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展。文章就断桩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骨折发生随机、 相互接触碎骨的边界分割困难、 小碎骨丢失导致碎骨拼接困难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模板引导与数据驱动的三维碎骨修复方法. 首先利用神经网络训练初步提取碎骨外表面, 并计算碎骨与模板外表面特征; 然后基于特征对每个碎骨外表面与骨骼模板进行匹配; 最后根据碎骨与模板间的距离和碎骨表面曲率信息确定断裂边界, 实现碎骨修复拼接.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进行碎骨分割与拼接, 分割精度达98.44%, 拼接平移误差为9.218 mm, 旋转误差为1.298°.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钻导孔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尝试解决预应力管桩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过程中的断桩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在高速公路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干振碎石桩施工技术,分析了干振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土及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处理埋管导致的断桩时常会出现内护筒不能下沉的问题。应用空心“子母”钻对桩基进行扩孔,通过减小内护筒周边的摩擦阻力,可使内护筒顺利下沉到断桩位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嵌岩桩只适用于完整和较完整岩体,且往往被视为端承桩的情况,以贵州两个工程项目的软质较破白云岩嵌岩桩为研究对象,其持力层岩体均较破碎,通过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桩基静载荷试验,分析软质较破碎岩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探讨此类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软质较破碎白云岩嵌岩桩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主要呈缓变型,沉降由桩身压缩控制,嵌岩段桩侧摩阻力发挥较好,荷载分担比例在30%~50%之间。根据经验参数计算及实测对比研究,得出实测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比计算值高出数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静态磁场中的等效磁荷的观点,用等效点磁荷模型推导了钢丝绳断丝缺陷漏磁场数学模型.在平行丝钢丝绳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断丝漏磁场检测信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空间网架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弹塑性工作状态及其特点.采用时程分析法,选用Elcentro地震波,并采用作者等人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多折线模型,导出了单元刚度随时间变化后的弹塑性刚度值.  相似文献   

19.
桩身应变测试是桩基承载性能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轴力、侧摩阻力等荷载传递规律分析的基础.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常规的电阻应变片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两种应变测试方法,对两组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变特性做了完整的测试.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布拉格光栅测得的应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绘制更符合客观实际的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曲线.  相似文献   

20.
级配碎石塑性变形特性及其安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颗粒流理论构建了级配碎石动三轴数值试验方法.通过动三轴室内试验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模拟了级配碎石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规律.通过塑性变形累积方程探讨了级配碎石破坏临界应力与破坏临界应变.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塑性变形数值试验结果与实际安定行为规律吻合;级配碎石的合理破坏临界应变为2.5%,在此临界应变标准下,级配碎石临界应力与围压呈现比例相关关系,比例系数为4.95;提高围压可以显著强化级配碎石的抗塑性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