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科技创新在师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及“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的石河子市,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实现“十一五”经济和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四个园区”、“六个基地”,必须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真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发展潜力,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决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创造了科技发展与市场经济直接接轨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在这种压力和动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即,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明确任务、深化改革、加速发展。一、“九五”新产品计划的主要任务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新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异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民族八省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余期望系数、恩格尔系数为主要指标,采用2000年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八省区之间和八省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异程度进行分析,结合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和产业结构以及相关的政策和实际情况,给出造成我国民族八省区城乡收入差异的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资源省区,受原有的物质技术基础、传统的地区分工关系,以及我国地区布局政策和价格机制的制约,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加工省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向东部地区双重倾斜,资源省区与加工省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加速扩大。今后十年,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资源省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对改善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后劲,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将经济增长的不同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与科技创新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利用2000—2016年我国31省的面板数据,并用C-D函数对RD投入对区域经济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衡量科技创新的4个指标与GDP及人均GDP做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得出:科技创新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马存孝 《科技信息》2009,(36):I0067-I0067,I0070
科技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的驱动器。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能力更是薄弱,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把科技创新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合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科技创新战略模式。根据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民族地区当前的科技创新模式主要是依靠技术引进与推广和一定程度的技术综合能力,因此是"引进+模仿+综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2009年至2019年数据,测算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显著落后且差距逐年拉大,呈现出两极分化和低水平集聚态;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低于中东部地区,但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中东部地区。基于此提出加强金融优先或强化发展,着力促成金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进一步协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国科技进步县、科技创新百强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91.9亿元、全县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年均增长24.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7件……"十三五"以来,肥西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为重点,积极推动县域科技创新,不断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何静静 《今日科技》2022,(10):66-68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立足科技管理视角,以金华市为例,分析了金华孵化器建设“十三五”时期主要做法及成效,并通过研究国内先进地区扶持政策,结合金华市代表性孵化器优秀案例,提出“十四五”时期金华市孵化器建设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科技创新指数对人均GDP水平和GDP增长的作用,对影响科技创新指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指数对人均GDP与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的推动作用;人均政府支出、市场化指数对科技创新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而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在统计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十三五"时期马鞍山科技创新回顾 "十三五"时期,马鞍山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条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较弱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的资金供给、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滞后的社会事业等构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合理的对策思路有:走生态发展道路,增强生态环境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升资金供给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能力;注重科教,鼓励科技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红 《临沧科技》2007,(1):12-14
“十五”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省、市科技厅、局的关心支持下,凤庆科技工作围绕“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凤庆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GDP达12.7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1%,年均递增10%;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7882万元,比“九五”末增长26.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26元.比“九五”末增长624元,增88.88%,年均递增13.56%。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十五”期间,太原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率先发展、结构调整,整合科技资源、加速成果转化,“1133”“112233”科技工程发挥巨大作用。制造业信息化、清洁能源行动、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和知识产权5项国家试点示范取得重大突破。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县(市)科技工作年活动蓬勃开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屡创新高,科技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布滞后效应,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2—2011年我国27个省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规律、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缓慢,多数省区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影响,西部高于东中部地区;全国和中部地区绝对/3收敛和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东西部地区仅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高级职称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经费投入对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晓平 《安徽科技》2005,(10):21-22
长三角地区以占我国1%的土地面积、不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20%的GDP,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经济圈之一,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接轨长三角是安徽省实施东向战略的核心,也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全省发展的脊梁和排头兵的马鞍山市实现率先崛起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马鞍山市科技部门应抢抓安徽省全面实施东向战略的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动,借势而为,思想观念向东转,科技资源向东借,科技产业向东接,科技服务体系向东融,加速科技率先融入长三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以科技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占全国总人口8.49 %的少数民族和占全国总面积64.3 %的民族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诸多原因,民族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导致发展方式粗放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带动、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提升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并使其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已成为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现实需求。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此很少有专门系统的研究,已有的成果也仅限于对其意义的一般性论述。因此,对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现状、发展前景和趋势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深入探讨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影响和内在机制,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战略,就成为摆在学界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大连民族学院张瑾燕等研究并撰写的学术专著《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战略研究》,近日已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成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专著,从而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一、总体思路 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 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 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技高 峰”的方针,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目标,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着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深 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自身发展以 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我国的科技 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 二、重点工作 1.着手制定全国科技发展“十五” 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根据党的十 五大确立的“科教兴国”战略总体部署, 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 标和需求,着手组织制定全国科技发展 “十五”计划和今后15年规划。重点以 邓小平经济科技理论及社会主义现代 化三步走的战略为指导,抓住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9.
生态效率作为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能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探讨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时空动态及产业结构转型对其驱动影响,可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采用非期待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地级市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将产业结构转型分解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转型、科技创新、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呈上升态势,下游地区生态效率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对生态效率表现出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表现出负向影响.黄河流域应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应注重城镇化向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方向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2月24日,科学技术部发布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调查结果。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的各项科普工作稳步推进;全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整体处于稳中有升态势,多个统计指标数据实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