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特征融合的人脸人耳多生物身份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头旋转时单一人脸识别率较差的问题,基于人脸与人耳位置上的关联性,提出人脸人耳多生物特征级融合的身份鉴别方法以克服姿态带来的影响.首先采用传统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及其变形分别提取出图像的局部和全局特征,然后将这2种互补的特征进行多模态加权串联融合,并采用基于非线性核函数的主元分析法(KPCA)降维.在USTB图像库上的实验表明,2种独立成分特征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多生物识别大大优于单一生物识别,且提出的核非线性降维方法进一步改善了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2.
图像模糊信息融合算法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图像模糊信息融合算法的性能评价问题,采用信息融合技术,可把图像的模糊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进一步提高基于模糊技术的图像模式识别的准确率,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利用模糊熵来评价模糊信息融合算法的性能,以指导对融合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提高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指纹模板形变的保护方法中存在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一参数形变的指纹细节点模板形变方法.该方法采用统一变换参数进行细节点位置的特征变换,减小变换误差.而细节点方向角的变换,采用Lee的方法,从细节点邻域方向图中提取变换参数,保证变换的不可逆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综合性能(识别性能与模板保护性能)优于Lee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字符识别算法能够直接影响字符识别的精度和速度.把特征加权模板匹配算法和基于模糊原理的判别准则结合起来,设计一个字符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标准模板匹配算法进行改进,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模糊理论作为判断标准来进行字符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这两方面来看,所提字符识别算法能够充分区分开字符笔画和非笔画部分对字符识别的影响大小,可以有效提升识别率和鲁棒性,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将遗传模糊系统引入分类器融合,并且提出了一种快速的遗传模糊系统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对传统的产生初始群体的方法和交叉操作进行了改进.本文方法在从ELENA数据集和UCI数据集中选择的3个大样本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与当前有代表性的分类器融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缩短训练时间以后仍然能够得到模糊规则数少,分类精度高的分类器融合系统. 相似文献
6.
稳态热环境人体热感觉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稳态热环境人体热感觉模糊综合评判算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人的活动强度、着衣量和热环境参数(空气干球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综合作用的影响,且回避了传统模糊评判算法中构造模糊隶属函数的困难,具有可学习的能力。数值实验结果同预测平均投票指标吻合很好。该方法直接从人体调节热负荷与新陈代谢率这两个特征变量得到人体在环境中的热感觉,因此,不同于传统的以生理热反应(如皮温和发汗率)为基础的热感觉导出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KCCA的特征融合方法及人耳人脸多模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人耳和人脸特殊的生理位置关系,本文从非打扰识别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人耳人脸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首先仅采集侧面人脸图像,然后将核方法引入到典型相关分析(CCA)中,提出基于核CCA的特征融合方法,抽取两组特征矢量的非线性典型相关特征构成有效鉴别特征矢量用于识别,并应用其提取人耳人脸的关联特征进行个体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KCCA特征融合方法的有效性;此外,与单一的人耳或侧面人脸特征体识别比较,基于人耳和人脸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性能得到提高,这为非打扰生物特征识别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字符识别算法的设计作为光学字符识别的最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字符识别的精度和速度。运用特征加权模板匹配算法并结合基于模糊原理的判别准则,设计了一个字符识别算法。该算法从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模板匹配法入手,对标准模板匹配算法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理论作为判断标准来进行字符识别。所提算法能够充分区分开字符笔画和非笔画部分对字符识别的影响大小,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识别率和鲁棒性。从实验结果来看,该算法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信息多级融合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故障诊断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多级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在传统模糊信息融合故障诊断的基础上,将各级诊断数据重新融合后再进行系统的综合故障诊断.对船舶主动力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准确有效,在局部传感器误检的情况下仍作出了准确的故障诊断,可为提高大型系统故障诊断的可靠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Vague集的模糊信息融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分析模糊信息融合局限性,并介绍Vague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模糊信息融合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数学描述、数据组织、结果评价等概念及算法实现过程.并以传感器一目标模型为例,演示和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及评价过程.从结果看,基于Vague集方法进行模糊信息融合是简易、高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Gabor变换在提取表情特征时,冗余较大、特征维数较高的不足,结合ASM自动特征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Gabor特征和ASM形状特征相融合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 实验表明,两种特征的融合,可有效地利用特征点的局部纹理信息和脸部器官的整体形状信息,达到了更好的面部表情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仲崇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34(5):497-501
给出了一种有监督的两类模式识别模型,该模型允许选取模糊特征,其学习或训练方法是模拟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实现的,它是Cora-3模式识别方法的一种拓广。因此可作为较复杂的智能系统或专家系统的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方向线素特征的手写体汉字识别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方向线素特征在手写体汉字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该特征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在普通方向线素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思想,提出了汉字的模糊方向线素特征,给出了形式化描述,应用该特征实现了一个非特定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经对含有37550个汉字(10套国标一级汉字)的未学习样张的测试,识别率由85.5%提高到89.7%,十选正确率达到98.4%,在同等测试条件下,比单纯使用方向线素特征识别率提高了四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分析了PCA分析的主元特征向量仅仅表示了图像的整体信息,不能表示图像的微小变化,而非零最小特征向量仅仅反映了图像的细微变化,将主元特征向量和非零最小特征向量进行有机的结合,并用于人脸统计识别. 试验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方法比PCA的人脸识别方法优越,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脸姿态表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储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6):856-859
在模块2D PC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伪模块2D PCA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不仅保留了模块2D PCA方法在特征抽取之前无需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图像向量、能快速降低鉴别特征的维数、可以完全避免使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等优点,而且在降维的同时尽可能保持了原样本的变化信息,使得降维后的同类数据样本尽可能保持相似.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伪模块2D PCA在识别性能上优于模块2D PCA. 相似文献
16.
小波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友谊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5):652-657
人脸识别是一个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的前沿课题。小波神经网络是在小波分析研究获得突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前馈性网络,避免了BP网络等结构设计上的盲目性,网络训练过程从根本上避免了局部最优等非线性优化问题,有较强的函数学习能力和推广能力。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多分辨特性和神经网络的鲁棒性和记忆性,同时结合了加速网络收敛速度的小波神经网络步长调整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有高的检测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特征层融合模式识别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一种特征层融合模式识别的方法,定义"融合特征"和"特征融合系数"实现模式的特征融合。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最佳的"特征融合系数",从而提高模式识别的正确性,降低分类决策的模糊性。特征层融合的交通标志形状识别实验和数字字符识别实验均表明:该方法具有以上两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决策层融合作为识别系统最末端的融合层次,具有信息量不足的缺点,对于各模态分类性能差异较大的系统,识别率低且可靠性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距离信息的决策层融合方法,应用于包含虹膜、手掌静脉和手指静脉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以置信度作为权重,通过权重来探索不同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的性能差异,实现了有效特征信息的提取,并且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权重因子与特征距离信息和模态分类性能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模态的决策偏好通过置信度转化为定量表征,不仅使各模态权重因子的求解更具科学性,而且提高了识别系统在复杂情境下的自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方法的识别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优于其他决策层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外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AAM)提取人脸五官特征点,进而获得人脸区域的全局纹理特征;然后对人脸区域中的若干个局部子块进行加权局部二元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的特征组合;接着分别对这两类特征进行最近邻法则匹配;最后,采用基于模糊综合的原理对这两大类特征进行数据融合,给出最终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能够很好地结合人脸图像全局和局部的互补信息,识别效果优于各单一模块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