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离心泵原密封结构存在的问题,指出用油阻密封代替填料密封能解决填料密封存在的缺陷,介绍了螺旋油阻密封在离心泵上的应用,并对其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聚合釜采用填料密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原聚合釜密封为填料密封改为机械密封,可以有效预防泄漏,防止事故发生,并可降低投资,节省检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3.
螺旋槽干式气体端面密封的刚度和泄漏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式气体端面密封(DGS)是一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适用于大多数气体密封场合,了解密封特性尤其是气膜刚度和泄漏量对正确设计密封非常重要。针对螺旋槽气体端面密封结构,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密封端面的气膜压力分布及密封的气膜刚度和泄漏量等特性参数,分析了密封面的槽深比、螺旋角和槽长坝长比等两两变化时对密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槽深比取2.0~2.5,螺旋角取15°,槽长、坝长比取1.5~2.0,槽台宽比取1.0,槽数取12~18时,可在确保密封泄漏量低的同时具有较大气膜刚度。  相似文献   

4.
炼厂是机械密封应用密集区域,非平衡式机械密封是炼厂设备中最常采用的机械密封形式.然而当非平衡式机械密封在较高压力场合下应用时,发现其密封效果较差.以兰州石化公司426泵房2号泵为例,分析了非平衡式机械密封在较高压力场合下故障频发的原因,并将该场合下非平衡式机械密封和平衡式机械密封的密封原理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最终得出通过改变机械密封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设备机封在较高压力场合下故障频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磁流体密封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探讨了磁流体密封组件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基本计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传统迷官密封在恶劣工况环境下存在的碰磨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迷官密封结构.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浮起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密封径向间隙压力分布不均匀.对于气体密封,由压差引起的流体静力效应是本研究所用条件的主导因素,而不是流体动力效应.该模型还分析了偏心率、槽宽及入口段节流长度对自适应迷宫密封浮起力和泄漏率的影响.实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某煤化工厂空分增压机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推力轴承瓦温度偏高等问题,提出了对增压机级间密封进行整体蜂窝技术改造的方案。通过对级间密封结构优化前后叶轮端面轴向受力变化的理论分析及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得出级间密封的失效是引起转子轴向力变大的主要原因,并对增压机级间密封进行了蜂窝技术改造。改进后的级间密封结构使得增压机级间串气量减小,叶轮两侧高压气体压力差有所降低,各级压缩效率得到提高,解决了推力轴承瓦温度偏高和气体出口压力不足等问题。蜂窝密封技术在空分增压机级间密封上的成功应用,为解决高速离心压缩机轴向力过大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案和改进措施,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气门导管新型密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机气门导管的漏油和磨损问题,提出了一种气门导管仅加工密封槽但不安装密封圈的新型密封结构,从理论上对该新型密封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部件和整机试验,证明此新型密封结构既能减少进入进,排气道的机油量,又能减轻轻气门杆和气门导管的磨损。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和监控关系泵用机械密封的突然失效,研制了备用机械密封及提警系统,该系统是在主密封后面安装一个非接触式备用机械密封,主密封与备用密封间有一个辅助密封腔,与压力报警装置相连,当主密封失效时,辅助密封腔内压力上升,驱动备用密封的两端面立即贴合进入工作状态,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阻止危险介质向大气泄漏保证主机连续运转,此系统比传统的双端面密封及串联密封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给出了非接触式备用机械密封的  相似文献   

10.
按照密封机理和密封结构分析,液压系统中的密封有被动密封、主动密封和隔离密封等。文中对这几种密封模式进行分析,对密封件和密封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邢锐坤 《广东科技》2012,21(13):95-95
通过凤凰水电厂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主轴密封漏水严重的问题,分析对比了间隙式不接触密封缺点和活塞式密封的优点。采用了活塞式主轴密封代替原来的间隙式不接触密封,解决了困扰发电厂的难题,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磁流体回转轴密封的原理、结构及性能。阐述了温度对其耐久性和耐压状况的影响,并且就轴转速与密封耐压、动力损失和轴转矩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外,还论述了磁流体密封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减速机常见的密封方式,以及目前这种密封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其密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蔡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7):92-92,94
葛洲坝电厂机组主轴密封采用双层平板式密封结构,其在机组运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在运行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在有着丰富经验的检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采取了多种处理办法,最终解决了多种结构上的缺陷,使主轴密封在机组稳定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磁流体密封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磁流体在转轴密封中的应用作了探讨.阐明了磁流体密封的原理,根据磁学理论进行了磁回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磁流体密封的试验装置.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密封间隙,以确定磁流体密封能力与密封间隙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了轴旋转和静止时磁流体密封能力变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磁流体的密封能力随密封级数的增加而提高,随密封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密封间隙在0.05~0.20mm时,效果较好,同时密封级数有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波度端面机械密封精密加工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由波度密封衍生变化而来的阶梯收敛槽机械密封结构,采用CFD数值模拟,考虑液膜空化效应,对其密封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槽深、槽数、槽区开口及密封压力的增加,液膜承载力和泄漏量都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加,承载力增大,泄漏量减小;随着膜厚的增加,承载力减小,泄漏量增大.在小膜厚,高转速及较低密封压力的工况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液膜空化现象,流体泄漏量降低;较小的槽深会增强流体剪切作用,空化效应增强,泄漏量降低,实现减小泄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油管柱密封完整性问题,开展了基于88.90 mm×6.45 mm 110SS材料油管一种气密封特殊螺纹密封完整性分析的管柱三轴设计系数研究,研究中采用了API RP 5C5—2017国际标准螺纹性能试验评价方法,进行了高温和室温环境下A系全包络线载荷密封实验评价。基于气密封能判据,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VME(冯米塞斯等效应力)全包络线载荷2次循环工况的密封能和密封能倍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了危险载荷点。结果表明,通过API标准密封完整性实验评价的气密封特殊螺纹连接,需采用有限元进一步分析包络线载荷循环密封能及密封能倍数的变化规律,确定这种螺纹连接安全适用范围;同时开展了3种VME全包络线载荷2次循环后密封适用性分析,确定了高温和室温两种环境下螺纹安全适用包络线载荷范围及合理的三轴安全系数,并完成了1口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油管柱安全分析和现场应用。提出的研究方法为管柱三轴设计安全系数的确定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磨损状态是决定机械密封寿命和性能的关键。作者对机械密封端面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指导和改进机械密封的设计及对密封失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泵用机械密封失效形式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工业对泵的泄漏问题越来越关注。机械密封作为泵的主要密封形式,为使其长期稳定的运转不泄露,我们必须了解其常见的失效形式及成因。在查找相关资料及在工作中的经验基础上就此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科技咨询导报》2008,(26):110-110
本文对聚合物混合罐侧搅拌密封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干气密封的原理、特点,提出了对原有侧搅拌机械密封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原有机械密封故障率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