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市场农业是现实国情研究的大项目,产业化是市场农业研究的大课题。要实现两个“转变”和“一个大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推行农业产业化,一可解决现实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加快两个“转变”步伐;二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三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其在劳务和科技带动上创造巨大价值;四使当地富余资源逐步向经济及市场优势转变;五可极大提高农村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冯道 《今日科技》1999,(12):1-2
在我国改革开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江泽民总书记在江浙沪农村考察时提出的“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决策,为我们指明了实现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正确方向,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浙江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率先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我国21世纪发展的基本取向“三个农业”。其一是发展持续农业,其二是发展市场农业;其三是发展科技农业。“三个农业”各有其侧重点,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共同促进的。  相似文献   

4.
1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调整农业结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业内在素质的高低。八十年代以来,我市的农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从八十年代的前中期到九十年代初的两次种植业结构的较大调整,重点解决了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实现了粮、油、果、桑、菜等农产品的协调发展。1995年以来,着力解决高产低效问题,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培植起了水产、畜牧业、  相似文献   

5.
6.
在农业的发展中,总量扩张较快与增长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由来已久,以至不断成为农业再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农业增长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的探索和选择,这不仅是农业跨世纪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基本取向是"三个农业"。其一是发展持续农业;其二是发展市场农业;其三是发展科技农业。"三个农业"各有其侧重点,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共同促进的.  相似文献   

8.
9.
郑涛 《特区科技》1995,(5):17-18
深圳市农副产品的市场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市场的建立、培育比较早,产品价格的放开也先走一步,因此农副产品中,除粮油是84年才放开外,其它产品早就从80年开始全面放开,市场经济活动比较活跃,效果比较明显。据统计,91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31亿元,比上年增24.5%,其中食品类57.81亿元,占67.76%;日用品类18.47亿元,占21.65%;衣着类6.2亿元,占7.27%;文化娱乐类2.83亿元,占3.32%;在总零售中,城乡集市贸易成交36.63亿元,占42.94%。这些数字说明,深圳市农副产品市场调节比重较大,可以说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农  相似文献   

10.
在对日本农协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实际状况作了回顾基础上,探明了农协发展的多项要因,分析了农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课题,并对农协今后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农业技术商品化问题思考@范秀荣@曹建武@王雅鹏...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建设农村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客观需要,也是农村经济、科技发展的历史必然。简述了农村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的内涵,分析了农村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功能,并提出了建设农村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化肥市场的分析,指出了化肥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关税减让2004年降到15.5% 入世后的关税实行上限约束,平均关税水平由2001年的19.9%降至2004年的15.5%.其中肉类、园艺产品、加工食品等86项农产品的关税由现行的30.8%的平均关税下降到14.5%.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面对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正确对策,才能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否则还产生消极影响,阻碍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农产品实现优质、专用、高效的前提。规范农作物种子市场,维护农业用种安全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规范我市农作物种子市场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以加工和销售为龙头,联结基地和农户,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规模型企业。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核心是辐射、带动农业、农民。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苏州市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这些昂起来的“龙头”带动着千千万万的农户走向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到2005年底,苏州市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或利税超50万元的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共有企业33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2家,实现销售收入510亿元,利税总额25.5亿元,出口创汇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7.0%和3.1%,联结农户125.6万户,带动各类种、养基地面积433.7万亩。两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金额和交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9.2%和4.3%。  相似文献   

20.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经济结构、农村市场发育的现状的综合分析,从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角度,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市场化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中部地区农村市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