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淀粉加工区选用高淀粉型的脱毒徐薯18、脱毒豫薯7号、脱毒梅营1号等品种,城郊食用区选用食味好的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34、脱毒西农431等品种,晚栽早收茬选用周科短蔓8号、苏薯8号、双万等早熟超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 豫棉三号(原商丘64)系商丘地区农科所和郑州市农科所协作,共同育成的适合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育成后,经过河南省棉花品种区试,和河南省棉花生产示范及大面积示范,均表现早熟、优质,是当前理想的棉花新品种。1988年4月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三号,现省内外推广面积100余万亩,深受各地棉农的欢迎。一、选育经过豫棉三号是用商邱17作母本,珂310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三次海南加代和两次单株选择育成。1982年冬到海南加代的编号为823-2,表现开花吐絮较其它品系早且集中,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洁白  相似文献   

3.
鹤麦1号     
《河南科技》2007,(8):6-6
特征特性 鹤麦1号为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0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3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抗寒性较好;分蘖中等.大分蘖多。成穗率偏低;株型紧凑.拔节后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半披,茎秆有蜡质,植株偏高,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成熟相对较晚,落黄一般;穗长方型,穗大.小穗排列稀;籽粒半角质,黑胚率低。  相似文献   

4.
王炜 《河南科技》2000,(8):13-14
豫棉 19号 豫棉 19号由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培育, 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级审定。 形态特 征 植 ;株塔型, 株高 70-90cm,主茎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果枝节位6-7节,果枝下长上短,第一节间较长,果枝属Ⅱ型。叶片大小中等,色深,较厚,叶功能期长达90天以上。赘芽少,好管理。中下部成铃集中,霜前花率高达90%以上。铃卵圆,4-5室,壳薄、絮畅,铃重5g左右,衣分40-42%,绒长30-31mm,籽指9-109,饱满,发芽率高。 二、主要特征 1中早熟适播期长:生育期春播 (4月 20日)122天…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淀粉抗线虫红薯新品种平薯3号,是平顶山市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优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7.
彩色甘薯     
《河南科技》2004,(6):8-8
1.五彩甘薯--京变.该品种是由京薯1号杂交变异的品种,叶顶色为褐色,叶片较大,形状为心脏形,茎为褐色、短蔓(1米左右)产量中等,具有耐湿、耐肥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07,(11):37-37
李国栋朋友咨询:我们这里马铃薯病毒病危害严重。请问,如何鉴别真假脱毒马铃薯种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任伟 《河南科技》2004,(5):10-10
GS豫棉1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夏播棉新品种。在河南商丘地区表现突出。该品种栽培中须把握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 予麦18号小麦,原名矮早781,是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于1987年用郑州761与偃师4号杂交,经连年选育而成的高中产兼用的小麦新品种。1990年10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予麦18号。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对该品种有个系统的了解,加速繁殖推广,尽快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现把该品种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要点等作以下介绍,供本年度种植予麦18的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豫花9502     
《河南科技》2008,(5):6-6
审定编号 豫审花2007002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豫花11号×豫花15号 特征特性 “豫花9502”疏枝直立,全生育期115天左右。该品种叶片椭圆形,浓绿色,主茎高45.4厘米;连续开花,总分枝6-10条,结果枝5-7条,单株结果数10-20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微锐,网纹细略深,缩缢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豫玉1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竖叶大穗型新玉米杂交种,在各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已显示出巨大的增产潜力。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1997年我们进行了豫玉18高产的形态及生理特点研究,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正> 小麦新品种豫麦13号(郑州891),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经受过不同年份各种因素的考验。该品种产量较稳,增产显著,特别是1990和1991年在重发白粉病的情况下,各地反映其亩穗数较多,穗粒数和粒重较稳,早熟,熟相好,亩产多在300-400公斤之间。它不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凡抽穗期喷施粉锈宁防治白粉病的麦田,植株熟相更好,粒重显著提高。我们认为,选育小麦高产稳产品种,提高产量的关键是了解品种各个生育阶段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才能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此,笔者于1987-1991年,连续5年对豫麦13号等小麦品种进  相似文献   

15.
豫麦66号由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采用染色体生物技术培育而成,原名兰考906—4。2000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半冬性、大穗、多粒型。单穗平均60粒以上,千粒重45克左右,白粒、角质,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抗倒伏,耐旱、耐渍、耐盐碱,抗干热风,落黄好。以主茎成穗为主,高产栽培和晚播条件近似独杆。高抗 白 粉病、条锈病、叶锈病,中抗纹枯病、叶枯病和赤霉病,广泛适于黄淮麦区高、中水肥地早、中、晚茬种植。 经测定,该品种品质优良,属强…  相似文献   

16.
新稻18号     
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1 选育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 特征特性新稻18号属常规粳稻,全生育期161天。该品种株高107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上举,叶鞘绿色,分蘖力较强,每亩成穗数24.35万:穗长1514厘米,着粒较密,易脱粒;平均每穗总粒数133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5.0克:成熟落黄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豫玉24号,原名安玉8号,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3年用自选系安246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相配而成的玉米新杂交种,1998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产量表现:该品种1994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杂交种预备区试(直播组),平均亩产5199kg,比对照组豫玉12号增产213%。1995年和1996年平均亩产4588kg,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10%,居首位。1996年参加开封县种子公司夏玉米新品种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819kg,比对照种掖单12号增产195%,居…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用种不当 一是用自留种、陈种;二是盲目引用外地种子。自留种一般品种老化、混杂严重,陈种子发芽率极低,而外地高产品种又不一定适宜本地区栽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选用在本地区审定的,示范推广过程中高产、综合抗性优良的大豆品种,如许豆3号、豫豆22号、郑196、郑92116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技》2009,(9):7-7
审定编号豫审马铃薯2009001 选育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中薯3号&#215;秦芋30 特征特性“洛马铃薯8号”为早熟马铃薯品种,生育期66天;株形扩散,生长势强,平均株高57.22厘米,枝叶繁茂:茎绿色,叶深绿,复叶较大,侧小叶3~4对,二次小叶2对,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技》2008,(8):6-6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6013 选育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 品种来源 豫麦57诱变 特征特性“富麦2008”为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17天,与对照品种“豫麦49”熟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