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故事一:王先生是做餐饮生意的小老板,10年来勤俭经商,家财颇丰,不料好景不长,刚过不惑之年就突发急病身亡.在家人悲痛万分料理后事之际,突然闯入一李姓女子,带着两个年幼孩子,声称是她与王先生同居所生.王家顿觉事有蹊跷,似奔继承遗产而来,当然不肯认同.于是,李女士一纸诉讼送上法庭,法院通过亲子鉴定,认定两个孩子之一确系王先生之子,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另一个却与王先生无血缘关系.李女士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承认:另一小孩是为多分财产临时凑数的.  相似文献   

2.
争吵是孩子们平常的事情。有时兄弟姐妹争吵,有时是与自己的同伴争吵。家长们对此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教孩子以拳还拳,以骂还骂,甚至于将别人的孩子揍一顿,有的只怪自己的孩子不好,有的叫自己的孩子不同别的孩子玩。但不论哪种方法,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把孩子间的吵架当成绝对坏事,  相似文献   

3.
祝福短信人人发,可是发的方法大不相同.有人原创,便有人转发,有人甚至一通乱发,结果,乌龙状况一大堆. 乌龙状况一:收到6次自己的原创短信 王先生,某大学副教授,文采斐然、学富五车.过年发短信,王先生不屑于摘抄别人的,于是自创短信一条发给亲朋好友.很快亲朋们陆续回复短信,甚至有人称赞王先生短信很妙.  相似文献   

4.
母亲 W:我的孩子今年刚两岁,但有个坏毛病,就是老爱动手打人,而且是常常无缘无故打别的小朋友,你说他这是怎么回事?智云:2~3岁的孩子,他的意志还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他的行为往往不表现为理性支配,而是表现为情感支配或潜意识支配。一些行为在成年人看来似乎难以理喻,觉得好像是一种"无缘无故"的行为。其实孩子这种行为的背后是情感或潜意识在起作用,并非真是无缘无故。像你孩子的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缘由:一种是盲目模仿,在电视里或者生活中看到一些动手打人的场景觉得有趣  相似文献   

5.
经常休假或辞职,然后独自穿行名山大川,体验风餐露宿的快乐;放弃假日丰厚的加班费,结伴驱车驰骋于荒山大漠;因为周末经常出差,和经理闹翻脸。在转工跳槽时,宁可要低职低薪,甚至主动放弃高职高薪,为的是拥有一份悠闲和快乐的心情……王先生年轻能干,在一家大型日资电子厂做部门主管多年,月薪近万元。但最近却要辞职,并且态度坚决。他的理由是因为工作太忙,长年累月加班加点,身心疲惫到极点,最近到医院体检,发现患了高血压,王先生为此沮丧不已:“健康可是最大的财富呀。”在高薪与身体不可兼得时,王先生只好放弃高薪工作,另外找了个加班少(当…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某市,一名两岁儿童突然夭折,专家诊断为铅中毒致死。奇怪,一个两岁的孩子不接触铅,体内的铅从何而来呢?后来发现,是孩子连续多日饮用了陶壶中的苹果汁导致了铅中毒。为什么陶壶中的苹果汁能引起铅中毒?原来,陶瓷器皿表面都涂有一层釉,彩瓷是在釉上又添加了某些化合物。添加氧化铅会显示奶黄色,添加镉化合物显示红色或黄色,添加锑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教育子女百宝箱》丛书《给孩子需要的爱》20.00《两代斗智亲子双赢》19.00《妙妈妈巧孩子》19.00在人生旅途中,为人父母是一门永远修不完学分的课程。有了孩子的你会有快乐和幸福,也会有彷徨和无助,到底孩子怎么教才好呢?《教育子女百宝箱》系列丛书,带你走到生活在台湾的一个个家庭中,从不同角度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孩子的成长故事,校园和社会的人文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3月的最后一周,美国加州南部的一个9岁女孩和一个10岁男孩被流感击倒。虽然当时已经是流感季末期,他们却都出现了典型的流感症状:突然发烧、咳嗽和极度疲乏。这两名孩子彼此并无关联——他们分别住在两个相邻的县。但巧合的是,他们父母带孩子去的两间诊所都参与了美国疾控中心主办的流感监测计划。该计划跟踪的不仅是美国本土,而且是全球范围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9.
尸骨屑片     
医生们用经过特殊处理的尸骨修补人体。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油灰脸,嘴唇豁裂,两眼间距特别宽,面部骨骼没有长好。另一个孩子生下来没有鼻梁骨,鼻孔奇形怪状地向前突出,一张猪形脸。第三个小伙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颌骨,结果牙齿象要掉出来似的。  相似文献   

10.
孩子去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上学以来,我从来没有给过孩子零花钱。我觉得,给孩子零花钱弊多利少。给孩子零花钱,除了孩子买东西方便以外,起码有以下三个弊端。一是极易强化孩子的金钱意识,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抵抗"金钱拜物教"的潜意识和能力。经常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天天与金钱打交道,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具被命名为"少女"的印加女孩干尸在阿根廷一家博物馆展出,干尸的姿势显示她"冻死在沉睡中"。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死于500多年前,当时她和另外两个更小的孩子在安第斯山山顶举行的一次祭祀仪式中被活活冻死以献给神灵。这三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12.
科里根医生凌晨两点钟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一位妇人带着哭腔从电话那一头说:“我的孩子发烧了,我该怎么办呢?”这位德克萨斯州的小儿科医生马上问那位母亲孩子有多大?体温有多高?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孩子才15个月,肛表体温38.3℃,合口表37.8℃,现在已安静下来睡着了。” 这位母亲害怕孩子的体温继续往上升,想把孩子弄醒了喂药。科里根大夫劝她放心,告诉她孩子的温度并不高,发烧是对病毒、细菌这类入侵者的正常反应。应该让孩子好好睡觉,除非是出现其他症状。 科里根大夫认为,这位母亲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把发烧看成是  相似文献   

13.
吉尔和范洛妮卡是一对同时出生的孪生姐妹。两个婴女出生三个月后,就由两个性格不同的妇女认领为独女。吉尔的养母有才干、爱热闹,在政治上活跃,而喜用体罚管教孩子,几乎从养女开始会行走时,就要她自己照顾自己。范洛妮卡的养母则温和宁静,没有什么社交活动,而对管教孩子也没有坚强的观点。即使有这些差异,但当这一对孪生姐妹在学校相遇时,二人竟具有同样激烈和外向性格的个性,以及优越的智慧。她们真是一颗荚上的两粒豆,  相似文献   

14.
孩子刚刚4个月的蔡女士说,她所在单位允许她每天有两次喂奶时间,每次时间是30 min.但是从单位到家的单程就要这么长时间,来回一趟就要1h,这个规定虽然很好,但是对自己很不适合,因此她现在不得不试着给孩子断奶. 小巫告诉记者,职业妈妈只要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一岁,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方法就是挤出母乳,正确地储存.  相似文献   

15.
玉华 《科学之友》2005,(5):64-64
在美国,幼儿教育专家主张孩子一生下来就独自睡,理由是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父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准备好一张漂亮的婴儿床和一间小屋,从孩子刚生下来起就让小孩单独在小屋睡觉,小孩卧室里的家具都是为小孩特制的,有的还有各种装饰和小孩的玩具。母亲生下孩子,就与孩子彻底分开了(不像中国母亲,与小孩同睡)。孩子能爬能走之后,父母也是让小孩自己爬和自己走。小孩长到两岁时,美国人称之为可怕的两岁。此时的孩子还没启蒙,他们不懂规矩,也正是学习规矩的时候。小孩被周围新奇的世界吸引,不断地探测自己的能力,这时孩子并不明白家长的劝说…  相似文献   

16.
蛇鸟之战     
蛇吃鸟是天经地义的事,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曾目睹一只啄木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与一条蛇战斗3个小时共十几个回合的情景。最后蛇带伤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17.
孤独的永远     
王先生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发现得病的确切时间,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儿女和许多别的人察觉到了他所患的是严重的毛病。不过这位县一中的生物老师知道,那一定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肯定是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后。是的,妻子到死都还不知道丈夫得了古怪毛病。王先生记得,在知道得病之初,不仅他自己,就连他的儿女和所有的亲朋好友,对,还要加上许许多多同他点过头打过招呼的远远近近的街坊邻里们,可以说无一例外地全都认为那不是病。甚而至于,非但不是病,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拥有它的人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当时,王先生真是满怀…  相似文献   

18.
梅辛 《科学之友》2004,(4):72-72
昨夜翻阅书刊,不经意看到这么两则故事:一则是犹太人教孩子的故事,父亲把孩子抱上窗台,让他跳下来,父亲在下面接,如此两次,孩子玩得很开心,要再玩一次。这回他也毫不犹豫地往下跳,父亲却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任凭孩子摔得大哭。然后父亲对他说。“你为什么认为第三次我还会接你呢?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的教育家都认为,家长与孩子聊天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少家长想通过与孩子聊天达到教育目的,却苦于效果不佳。其实,与孩子聊天是一门艺术,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有所讲究。一、聊天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聊天不同于对孩子的批评或行为的指责,不能摆家长架子,必须使孩子感到你是一个大朋友,这一点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年轻的父母亲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相信天赋,他们更相信天赋是可以开发的。于是,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四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希望更是无限。当我们的父母认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