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声音而表达人类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时间艺术。我国的音乐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传统音乐又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历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一些近现代作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存在着相对性差距与绝对性差距。清醒地认识到这个事实,在坚持发挥本民族音乐的内在神韵与气质的同时,认真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中更丰富地展示人类灵魂的表现体制,才能为中国音乐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实现民族音乐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3.
西安鼓乐(长安古乐)是脱胎于唐代燕乐并多方面继承唐宋音乐传统,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元明清历代音乐艺术及各地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至今仍存活在我国民间的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传统音乐形式。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与其历史以来生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从西安鼓乐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音乐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西安鼓乐生存环境,对于消费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所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从理论研究与现实保护的视域继续传承西安鼓乐,以期实现西安鼓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会珍 《科技信息》2012,(15):352-352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作为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责无旁贷。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挖掘传统性的资源,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以提高广大青少年一代的民族音乐素养?本文试从民歌和戏曲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在日新月异,我们的本土文化却越来越在社会进步的光环下慢慢退却了,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使多元文化受到强烈地冲击,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应尝试和探索,将本土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融人到高校的音乐素质选修课中,并能传承和弘扬本土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母语文化及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的今天,依托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校本课程,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转化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资源,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新疆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及特征,明确了在此背景下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小农经济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因地态、心态、语态、乐态四者递为反映,使得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以下简称中乐)异彩纷呈——五十六个民族音乐之花万紫千红、斗妍争奇,此本为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唯我中国乐苑独存之瑰宝,是最能激励新时期炎黄子孙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多样的自然环境和博大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可总结为简单的三句话,即:和的精神,虚的意境,线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孙洋萍 《科技资讯》2013,(29):132-132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又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只有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善待自然环境,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更好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如何研究好,处理好环境与人类发展的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人类学的研究中 ,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人类的审美行为与艺术创造 ,就是纠缠于这些联系之中 ,它们在一起结成一个混沌的文化整体 ,我们只有将其放在这样的整体中我们才会真正清楚地认识它们。在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研究中 ,我们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审美和艺术本身 ,而是它们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及大自然之间所发生的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11.
印度音乐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传统,可谓是当今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中最有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宝藏"之一。因为印度历史上遭遇多次外来的侵略,所以印度音乐熔铸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印度音乐的音乐文化组成部分一一音乐观念、音乐活动、音乐曲目以及音乐物质文化等四大点作简要的阐述,揭示其民族音乐发展的规律以及它对于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城市音乐文化以自身具有一定地域的特性,以声乐为载体,通过职业化、组织化的方式实现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该文通过分析城市音乐文化的特性,探究城市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通过保护和发展城市音乐文化使得我们的民族音乐得以良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3.
增强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度是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根本举措。高师音乐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以音乐基本乐科的哲学思想为依据,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视唱练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问题予以改革,改变长期以来以"西洋音感"为音感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扩大音乐文化视野,熟悉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语言结构、音调特征,引入相关学科的内容,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比重,使视唱练耳课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将是绿色技术时代,这一理念已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层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住宅建筑作为人居空间环境的创造,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及其生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鉴赏课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是地方高校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凸显教育教学特色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呈现出不良趋势,为此,应从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提高审美眼光,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几个层面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由此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品性、优雅气质和获得至善至真的美的性情,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多样的自然环境和博大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可总结为简单的三句话,即:和的精神,虚的意境,线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伏春迎 《科技资讯》2010,(6):183-183
中国钢琴作品不仅表现了钢琴原体的艺术魅力,而且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品质。在高校教学研究中,应将中国钢琴作品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树立民族音乐主体意识,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让学生在领略西方优秀音乐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族民间音乐在整个少数民族音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朝鲜族民间音乐中的曲式、调式、旋律、节拍、节奏等特点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朝鲜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对朝鲜族民间音乐的社会价值、文化继承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四”在社会政治观念上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音乐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具有“礼乐之邦”美称的泱泱大国,当时面对西方音乐洪流的冲击。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们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产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生死存亡的深刻忧患,迫使他们不得不思考中国民族音乐的出路何在。因此,他们从整体上提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化和自然界相互依存,决定了只有结合古环境来研究古文化,才能认识古文化,才能认识人类迁徙的真正原因。环境考古学主要研究古文化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关系。我国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只要我们抓住考古学和环境科学向新阶段迈进的契机,我国环境考古学必将迅速发展,并一定会在认识古人类历史、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